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孩子,全都穿着打满了补丁的衣服,扎着一个个总角辫,鼻涕和污秽满脸都是。

    这些孩子都是些五六岁、七八岁的小孩子。

    若放在两千年后,每一个都是家长手里的宝贝、心肝。极尽一切宠爱与保护。

    但在这里,他们像杂草一样生活着。

    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

    甚至,有人骨瘦如柴。

    但这并不可怕,事实上来说,他们的情况比起以前要好多了。

    以前,他们别说营养不良,恐怕连营养不良的机会也没有!

    在元德之前,关中十二岁以下孩童的夭折率高达五成!

    每两个孩子就会有一个根本活不到十二岁!

    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情况以及医疗卫生情况的转好,这个夭折率已经减少了百分之八十。

    但刘彻还是很不满意。

    这里是什么地方?长安城!

    大汉神京,帝国首都,天下中心。

    但百姓,尤其是孩童依然有着饿殍,有着大量的人民生活在极度贫困线之下,他们家徒四壁,家无余财。

    而就在这些百姓之侧,戚里和尚冠里,北阙以及未央宫,却是日日笙歌,歌舞升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就是现实!

    若这个现实不可改变,刘彻心里面或许会好过一些。

    但事实是并非如此。

    自元德以来,刘彻考虑到统治要稳固,就必须扩大中产阶级的盘子。

    是以矢志于增加人民收入和国家收入。

    为此,他颁布了各种政策,给与了各种利好。

    譬如粮食保护价,譬如对工程不再征发徭役,而是改用征收贱更钱的办法。

    更不惜丢掉节操,拿着改造长安九市为幌子,从商人那里敲来了改造费用。

    但可惜……

    百姓,特别是底层百姓的负担,其实并没有减轻多少。

    就拿这次改造长安来说吧。

    本来,刘彻宣布和制定的政策是所有长安居民,皆可以搬迁到新居,且仅需要支付一万钱每户的新居费用。

    假如没钱,可以选择以工代贷。既向内史衙门申请,从少府贷款,而贷款利息为十一,百姓可以选择参与长安改造以及其他国家工程来偿还。

    但问题是,上面的政策,到了下面,总是会走样。

    这次也不例外。

    内史衙门自从田叔卸任后,长期群龙无首,后来刘彻找了齐国人牛儒来担任内史。

    但牛儒是外来者,也没有什么名望,更缺乏威望。

    下面的人,压根就不服他。

    牛内史在长安城被戏称为‘坐堂内史’‘诺诺明府’。

    意思就是这位内史,除了坐在衙门里就只剩下对上面和下面诺诺以待的能力。

    于是,内史衙门,特别是长安城的基层官吏,立刻迎来了春天。

    天子说新居一万钱?好!这个事情,我们自然不可能改变也改变不了。

    但是,你这泥腿子,有了新房子住,是不是应该孝敬、孝敬?感谢感谢?

    不多,给了千八百钱就好了!

    你若不给?

    给你房子,你可敢住?

    甚至有人干脆就拖着,压根不安排百姓入住。

    这架势很明显,就是要割肉,就是要分一杯羹。

    至于老百姓们被迫露宿街头,却是与他们没有半分关系。

    这样玩的,还是有良心的。

    只是稍微鱼肉一下而已,老百姓咬咬牙也能撑过去。

    但问题是,**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了。

    短短半年时间,在长安改造之中衍生出来的各种龌龊之事,数都数不清楚!

    且,明显有了利益集团在操作和掌握。

    根据绣衣卫报告,在这里面甚至有着两千石、列侯家族的参与。

    至于那些大商贾、豪强更是出没期间。

    他们这么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逼迫百姓去借贷。

    不需要解释,正常人都应该能够理解,一旦你开始借贷私人高额贷款,那你这个家就要陷入破产的地步,甚至很可能家破人亡。

    而在这西元前,结果会更糟糕。

    那些商贾、官吏、贵族,不把人民全部变成包身工是不会罢休的!

    没有错!

    他们的目的,就是逼迫人民与他们签订一份苛刻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卖身契约。

    这比过去在民间在农村发生的土地兼并更糟糕,更恶劣。

    乡下的土财主,志只在于土地,只在于让人民变成佃户。

    但这些家伙,却是要将人民和他们的后代,变成自己的奴隶!

    只不过,刘彻严格控制以汉人为奴,任何想要将户籍上的百姓,变成他的奴仆的行为,在现在都可能付出惨重代价!

    所以,这些渣渣从安东学了一招回来。

    万恶的包身工制度,提前了两千年出现!(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节 狂风暴雨(1)

    包身工制度,恶贯满盈,如雷大耳。

    任何上过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可怕的制度陌生。

    与这个制度相比,就算是奴隶制,其实也是温情脉脉,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的。

    至少奴隶主还是将自己的奴隶视作财产和工具的。

    但包身工们对资本家来说,却不过是消耗品。

    就如如今临邛的程郑婴和卓王孙的矿山中的那些奴工一般。

    死了就死了呗!

    老爷们可不会管他们的死活,这批死了,还可以再弄下批。

    反正,又不是自己的财产。

    关中的包身工的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一年前。

    但因为关中农民如今普遍生活不错,至少不会饿肚子。

    所以,豪强地主贵族们无从下口。

    直到半年前,刘彻开始重建长安,让他们想起了在这个长安城里,可还生活着数十万的市民。

    其中至少有一半,属于极困家庭。

    更妙的是,这些人不像农民,有着土地,且还与墨家关系亲密。

    在关中,你动了农民,搞不好,会有吃饱了撑着爱多管闲事的墨者干预。

    这些祖宗现在可是惹不起的!

    每一个墨家的墨者,尤其是墨苑里的墨者,都有着直入未央宫,君前独奏的权力。

    但在长安城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墨家的墨者很少出现在市井闾里(这其实是刘彻对墨家的要求,刘彻是不可能允许墨家将自己的基层组织建设到长安城里来的,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绝对不允许!这个长安城,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主宰者,一个人民的救星,那就是神圣的汉天子!)

    没有了墨家的干预和阻扰,这些渣渣需要摆脱的,不过是法家的干预。

    至于你想指望儒家的君子们来主持公道?

    呵呵,那也得君子们愿意屈尊降贵,来到这些贫民区才行啊!

    至于对付法家?

    只要程序正确,且有着契约在手,倒是不害怕法家的人能搞出什么动静。

    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愣头青要搅局,在官商贵的联手面前,也翻不起浪花来。

    要不是刘彻出于某些考虑,将廷尉衙门也给搬到了这章台街,恐怕他现在看到的情况要遭的多!

    说不定,可能还将看到大批的狗腿子在闾里之中,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这也是刘彻选择来这章台街,而不是去那些可能情况更复杂的闾里的缘故。

    他还真有些担心,有些笨蛋会狗急跳墙。

    但在这里,就无妨了。

    当然,作为皇帝,面对这个事情,其实他是很尴尬的。

    毕竟,他已经在法律意义上,严格禁止蓄汉人为奴。

    虽然在同时,放开了准许贵族、地主大规模蓄夷狄奴的口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反蓄奴,总是伴随着风险和危机。

    史上王莽反蓄奴,反兼并,然后被怼死了。

    这就是前车之鉴!

    这些事情,刘彻心里清清楚楚。

    所以,他才会放纵至今。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出手了。

    原因很简单这里是中国!

    他望着车帘外表面平静的闾里,嘴角溢出一丝冷笑:“真以为,章丘之变不会再现吗?”

    元德三年六月章丘之变,济南王刘辟光人头落地,随之四王谢幕,到元德四年,因为牵连到此案之中被诛杀的官员超过一千人!

    整个齐鲁地区的千石以上官员,有七成不是被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