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所编的乐曲富丽堂皇,大气磅礴。

    而他所创造的蚩尤戏,则多以表现军队出征、战斗和获胜的场景闻名,广受军队喜爱。

    至于那李庆,则是有名的风流人物,擅长创作男女情爱之诗赋。

    而王唤则是宫廷诗赋和乐舞。

    这与他的本职工作密不可分。

    王唤的父亲和祖父,都曾经担任过宫廷侍从。

    他本人更是这长乐宫的黄门侍郎。

    窦太后和薄太后,都特别喜欢这个文采横溢的年轻人,将长乐宫的歌舞、乐师、编曲、排舞之事,统统交给他负责。

    王唤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数年来,创作了许多惊才绝艳的宫廷诗赋和乐舞。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十面埋伏》。

    以编钟、鼓瑟、短笛和长笛,共同演奏出一场音乐的盛宴,配合着歌舞,几乎让人以为穿越时空,来到了亥下战场,目睹汉军十面重围下走投无路的项羽军队狼狈不堪的走入末路。

    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为公卿列侯和士大夫外戚所称赞。

    都说王唤已经是乐律大师,当世绝无仅有的调律者。

    就差将之吹捧成国宝了。

    刘彻也看过几次那场歌舞,凭良心说,这王唤才华卓绝,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乐律大师。

    但问题是……

    与所有文人一样,这王唤创作《十面埋伏》时,屁股却坐在项羽那边。

    尤其是终章之时,那哀怨的乐声和凄凄惨惨的表演,使得旁观者,无不对项羽充满同情,对他与虞姬的生离死别,充满了感慨。

    所以……

    刘彻对此人的态度,也就显而易见了。

    讲道理的话,没有杀了他,禁绝他的所有成果,已经很给面子了。

    想要刘彻对他有什么好感和嘉勉,那就是做梦了。

    如今,刘彻眼前的这场歌舞,自然也同样是王唤的杰作。

    名曰:《广野遗梦》。

    从名字看就知道讲的是什么了?

    广野者,广野君郦食其,也就是如今天下最著名的段子‘高阳酒、徒’的主人公。

    只不过,这王唤对郦食其进行了再加工。

    也就是文人最常惯用的伎俩春秋笔法。

    在他所编的这个歌舞里,郦食其穿着儒服去见高帝,面呈天下大事被刻意的篡改和修改了一些高帝的话语。

    特别是最终,郦食其命丧齐国时的歌词,让刘彻听得有些想砍了这个渣渣的脑袋。

    这句歌词是这么唱的: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再配合前面的故事和唱词,就生生的将郦食其变成了儒生。让其成为了儒家的代表,变成了儒家有功社稷,儒家思想就是好的证据。

    但问题是郦食其几时说过自己是儒生了?

    就算郦食其是儒生,他用的也不是儒术,明显就是纵横家的长短纵横术。

    这王唤却是好不要脸,生生的掰扯着,嫁接着,想要洗白儒家在楚汉之争时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要不是刘彻脾气好,换了康麻子或者十全老人,这王唤全家都得被砍头!

    但即使如此,刘彻也不会坐视这货肆意歪曲。

    所以,等到歌舞唱毕,听完那最后的唱词,刘彻就微笑着拍着手掌,对窦太后和薄太后说道:“善!乐曲编的不错,故事也不错!”

    窦太后和薄太后,到底是女性,也不知道这些歌词之中的弯弯绕,她们只知道好听、好看,见到刘彻也喜欢,于是薄太后道:“皇帝喜欢就好!此乐舞,乃是长乐宫黄门侍郎王唤所作!皇帝既是喜欢,不若赏这王侍郎一些东西……”

    刘彻闻言,笑道:“自然要赏!”

    “王侍郎可在?”刘彻笑眯眯的问道。

    旋即,就有一个中年文官,高兴的出列拜道:“臣,黄门侍郎王唤拜见陛下……”

    “王爱卿,果然是一表人才,乐曲、歌舞和唱词,都是编的不错……”刘彻打量了此人几眼,发现他倒是生得不赖,至少在汉人眼中,属于那种伟岸大丈夫。

    身高七尺五寸以上,体格也很强壮,且面相斯文,留着非常得体的髯须。

    对汉人来说,这样的男子,才是理想之中的美男子。

    至于什么小鲜肉啊之类的生物,只有那些闲得无聊的贵妇才会喜欢。

    “赐布帛十匹,金五铢一百……”刘彻微微笑着。

    王唤闻言,喜不自胜,拜道:“臣幸蒙陛下厚遇,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愿狗马以填沟壑,余愿足矣!”

    这是正常的中低级官员得到皇帝赏赐后的表态,刘彻听了只是一笑,然后道:“不过,朕今日听爱卿这歌舞,总觉得,最后的唱词稍稍有些不足……不如朕给爱卿补上?”

    王唤闻言,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叩首说道:“请陛下赐之!”

    刘彻却是含笑说道:“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捉了酒徒下鼎烹……”

    顿时全场寂静,无人说话。

    王唤更是尴尬无比。

    经刘彻这么一续,王唤辛辛苦苦塑造起来的郦食其的儒生形象和儒生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高大形象,瞬间轰然倒塌。

    你不说你们儒生特牛逼吗?又是忧心天下,又是操劳军国。

    更是心有万里疆土,手握天下兴衰。

    但,一个韩信,让这一切的一切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全部泡汤。

    直接戳破了所有的泡沫与气泡。

    “臣……”王唤汗如雨下,连连叩首,拜道:“死罪!死罪!”

    这时候他就算再笨也知道,自己的小动作和包藏在诗词歌赋以及乐舞之中的动机为天子所察之,且天子很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刘彻却是摆摆手,道:“爱卿不要害怕,也不要恐慌!”

    “我汉家不兴文字狱,也不搞因言杀人之事……朕呢,也不是那种容不下人的人……只是,爱卿以后创作,最好还是尊重一下历史……”

    “广野君,明明是纵横家的大才,何以成为儒生?总不能戴个儒冠,就是儒生了吧?爱卿要知道,曲周候和武遂候可都还在呢!爱卿这样歪曲和篡改其先人的事迹与出身,就不怕曲周候与武遂候之怒吗?”

    其实,曲周候郦寄和武遂候郦逻才不会管王唤的事情呢。

    对他们来说,只要王唤没有丑化和恶化自己先人的形象就可以了。

    管它郦食其究竟是儒生还是纵横家的呢?

    但刘彻这么一定性后,郦寄和郦逻就算是个瞎子也肯定要干涉这事情了。

    你他妈居然敢篡改我先人的出生和经历?打不死你我!

    王唤也是恐惧不已。

    文人最害怕的其实从来都不是皇帝。

    因为皇帝最多责罚他们,却不会因此丧命。甚至说不定还能骗一次廷杖,出个大名呢!

    但贵族列侯们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如今,大复仇主义泛滥,大把的公卿列侯都是信奉着‘君子报仇十万年也不晚’的格言。

    原本,王唤这么玩,毫无风险,曲周候和武遂候吃饱了撑着才会干涉他这个给他们的祖先扬名立万、宣传的人。

    但问题是,现在天子定性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为了对天子表明自己永远跟随圣天子的态度,曲周候和武遂候必定拍案而起。

    他们门下的子侄,更是要群情激愤,杀他这个污蔑和篡改祖先事迹的贼子!

    所以,现在王唤已经是战战兢兢了。

    他连连叩首,拜道:“臣谨奉圣命……”

    但内心深处已经是无比惶恐和不安了。

    当世,列侯们尤其是有着特进元老头衔的列侯们的权势极大。

    曲周候郦寄更是身兼了武苑祭酒,且是武苑三位常任主讲之一。

    数年来,他培养和教育了数以百计的中高级军官,桃李满天下,数不清的军官,都以其为师,认为郦寄对自己有‘传道之恩,授业之恩’。

    任何想挑衅这位老将军的人,都必定会死的很惨很惨!

    刘彻自然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儒家或者说同情儒家的文人士大夫们,想要搞风搞雨,那是他们的问题。指出来,让天下人知道就好了。

    且,刘彻深以为,这些渣渣,是成不了事的。

    至少,他只要在位,他们就忽悠不了人。

    而继承人,只要教育好了,大抵也不会上他们的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