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害怕被人攻仵和非议。

    直到在乡校之中,与褚大斗殴,而被天子知晓,得到了天子支持,他的胆子才稍微大了一些。

    但他依然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

    他宁愿让天下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靠拍马逢迎的幸臣,宁愿被人误解,他只是一个拉皮条的佞臣。

    也不敢大声的告诉别人。

    这是许九的性格缺陷,也是他所处环境带来的影响。

    但伍被就不同了。

    他的胆子,素来很大。

    为了理想,他能深入安东之东的冰原,与野人和生番为伍,观察他们的生活,尝试理解他们的社会。

    为了实验自己的念头,他可以在真番的山区乡村,圈一块地,搞一个社会实验。

    当发现实验失败,他立刻毅然决然的抽身而出,承认自己失败了。

    并且为此推翻了自己过去坚持的一些东西。

    所以,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只要有利的事情,他不拘世俗之见。

    见到许九犹豫,伍被当机立断,说道:“兄长不可再犹豫了!因为安东之事,千头万绪,稍一犹豫就可能坐失良机!”

    “如今已是六月,安东九月就会大雪封山,自安东至长安,即便快马加鞭,一个来回至少也需要两个月,兄长若是犹豫,错过时机,那就只能等待来年夏四月才能上书了……”

    “然,明年夏五月,羽林卫屯垦团和虎贲卫屯垦团都将开始裁撤,改郡县!”

    “这两个屯垦团,足有数万口,良田数十万亩……”

    “他们一裁撤,就立刻会冲击安东的经济!”

    “介时,兄长恐怕要手忙脚乱了……”

    “且夫,即使陛下不同意,都督也没有损失……”

    正是这最后这一句话,成为了压倒许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吾就给陛下上书吧……”

    但他内心却还是有着不自信和恐惧。

    这种不自信和恐惧,促使他不得不决定,在近期就搞一个大新闻。

    因为,他需要政绩来撑腰,也需要政绩来说话。

    没有政绩,哪怕天子认可他的意见,恐怕朝臣们也会非议。

    今日汉室的朝堂,一切都是政绩为王。

    有政绩,说话嗓门就大。

    譬如少府卿刘舍,每次廷议,都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正面质疑丞相、御史大夫。

    靠的是什么?

    政绩!

    人家政绩多,自然说话有底气,连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这样的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作威作福。

    但你要没有政绩……

    就像那大鸿胪公孙昆邪,每次廷议,都是个隐形人。

    假如不注意,甚至你都不会知道他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政绩。

    整个大鸿胪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于是,大鸿胪的编制一年比一年少,权责一年比一年少。

    今年冬十月,大朝议,大鸿胪的排位甚至排在了京辅都尉之后。

    堂堂九卿,居然只能坐在一个比两千石的朝臣身后。

    这简直就是耻辱!

    但公孙昆邪又能如何?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甚至,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同僚,将大鸿胪的经费、编制瓜分。

    而他竟不能发一言!

    自古弱国无外交,同样的道理,弱小的官僚集团,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鱼肉自己,侵夺自己。

    坊间有传闻,大鸿胪未来甚至可能与内史一般被裁撤。

    听到许九点头,伍被心里大喜。

    此番他来见许九,自然不仅仅只带来了问题和麻烦。

    也带来了政绩和资源。

    毕竟,许九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人。

    平壤学苑虽然为了避嫌,不敢公开与许九的密切关系。

    但,却是可以动用人脉和资源,为许九保驾护航。

    为他刷名声,刷政绩。

    这种事情,很简单。

    过去数年,平壤学苑早就玩的很熟练了。

    所以,伍被微微一笑,道:“这安东的第三个隐患,其实就是税赋……”

    ………………………………

    未央宫,宣室殿之中,刘彻与薄世对坐而视。

    刚刚从东宫回来的轻松和喜色消失不见,只有严肃的气氛。

    “臣昧死再拜陛下:陛下问臣,安东隐忧?臣以为,独在税赋……”薄世顿首而拜,对刘彻说出了自己一直担忧的问题。

    他离开安东时,安东局势平稳而迅勐。

    表面的繁荣之下,潜藏着无数隐忧。

    但,作为前都督,很多事情,他不适合说。

    说了那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只能私底下报告和进言,能够公开说的事情,其实就只是一些安东发展过程里必然出现的问题。

    其中,这税赋,问题最大。

    刘彻听着,却是微微一笑。

    安东地区的税赋问题,在新化城建立之时,就已经存在了。

    可以说是他故意造成的结果。

    当初,新化城初立,为了吸引和鼓励移民,刘彻玩了一个类似后世招商的优惠政策。

    也就是所谓的‘三减五免’。

    根据这个诏命,新移民抵达安东之日起,三年免一切田税、口赋、徭役。

    然后接下来五年,享有减免一半的优惠。

    这个政策刺激和吸引了大量无地百姓,前往安东。

    尤其是齐鲁地区,从元德三年到元德六年,至少有三十万百姓,拖家带口,或通过屯垦团模式,或自己前往。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安东的财税,几乎全靠商业以及捕鲸利益所得。

    而安东地区的官僚却与日俱增。

    官员要俸禄要开销,还要维修道路、桥梁,组织百姓开垦。

    更要承担各种任务。

    目前的情况下,安东财政实际上全靠中央拨款。

    这还是护军其实不需要国家掏腰包的情况下护军的军费,基本都是由朝鲜、真番、韩国以及扶余等藩国贡献、摊派。

    而着对这些王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有着汉朝爸爸保护和撑腰,各国都只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军队,甚至真番干脆都取消了军队,只保留官吏和衙役以及部分武装。

    其他的人,统统出口到了安东‘创汇’。

    真番王刘忠汉,得意洋洋,自诩自己聪明才智天下第一。

    但这样的模式,是不能持久的。

    特别是现在,随着安东的人口与垦荒面积不断增加。

    在事实上来说,安东单薄的财政收入,已经难以继续支撑了。

    甚至已经难以支撑安东的继续发展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刘彻并不关心。

    安东,是他的试验田。

    也是他用于观察和实验资本的地方。

    换句话说,其实安东今天的财政困局,是他故意造就的。

    目的就是要逼安东的官僚们将税赋来源和目标,对准商贾和手工业、捕鲸业。

    你们没钱?

    那就去找商人啊!

    这些家伙有钱!

    所以,刘彻只是摆摆手,对薄世道:“赋税之事,朕自有计较……卿谈谈其他事情吧……”

    许九都派了过去了,还加强了李广、王温舒,授予了许九特权。

    许九倘若还转不过脑子,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了。

    大不了,明年把张汤丢去安东。

    以张汤的手段,在安东玩一出安东财税七成取自工商鱼盐之利,轻而易举!

    ………………………………

    “财税?”许九很难理解,怎么安东地方连财税都成了问题了?

    要知道,这些年来,生产技术和耕作技术大进步,由此带来了地方财税的爆炸。

    关中各县,每年的税赋都在增加,涨幅惊人。

    而关东地区,递解长安的钱帛也是越来越多。

    去年田税收入,甚至突破了二十万万。

    在三十税一模式下的汉室,还能得到这么多田税收入,只能说是墨家和农家太bug。

    尤其是一部《新神农》,造就了无数的农业专家和力田。

    伍被不得已,只能跟许九解释:“安东虽富,但府库穷……”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藏富于民了……”

    “陛下诏命,安东移民三减五免之政,新移民三岁免一切田税口赋徭役,之后五年减半……”

    “此外,还有屯垦团、游侠等,从不交税的群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