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亚夫的周氏派系,声势最大,人数最多。

    作为皇帝,刘彻已经不可能再容忍周氏的力量和影响力继续膨胀下去。

    再这样下去,周氏门阀恐怕就要破土而出。

    所以,在卸任丞相之前,周亚夫得先卸任武苑山长。

    周亚夫闻言,深深一拜,道:“陛下爱护臣的心思,臣感激涕零,余生愿为陛下门下牛马走,陛下旦有吩咐,臣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句话,并不是开玩笑的。

    而是发自周亚夫肺腑的话语。

    汉室丞相,看似威风,看似权重,但实则,周亚夫心里明白,丞相之位,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当初,他父亲周勃,一世英雄,晚年差点没能走出廷尉大牢!

    即使是名臣如萧何、陈平,在丞相之位上也是战战兢兢。

    更别提,他周亚夫兼着武苑山长的职务,一个不小心就会引来猜忌。

    这些年,周亚夫每每午夜梦回,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今,天子能够让他推荐武苑山长的继任者,这就表明了天子没有猜忌他的心思,更表达了天子个人的信任之情。

    错非如此,天子是不会让他来推荐武苑山长的继任者的。

    直接点一个大将继任,然后等他周亚夫从丞相位子退下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找个借口收拾他。

    当年他爹在封国里练兵,储备了点兵器,都能被人当成谋反的证据,这个世界上,只要皇帝想整人,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当借口的?

    有了天子的这个态度,他周亚夫的晚年生活等于有了保障。

    “丞相言重了……”刘彻扶起周亚夫,拉着他的手,说道:“丞相朕之肱骨,乱臣之首!数年以来,幸得丞相不离不弃,拾遗补缺,这江山社稷,方能如此稳固……”

    在某种程度上,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周亚夫,就没有今天的大汉帝国。

    特别是,在经了张欧的无能和昏庸之后,刘彻更加清楚周亚夫的能力和为人的珍贵之处。

    “朕闻,乡中有长者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丞相就是朕的镜子!”

    “陛下……”周亚夫听了感动不已,他深深的以为自己能得到这样的评价,真真是余生足矣!

    况且,其实他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当了八年丞相,在他的任期之内,汉室一雪前耻,对外屡战屡胜,不仅仅收复了高阙故土,更将整个幕南地区收入囊中。

    今日的帝国,比起八年先帝去世的时候,扩大了至少一倍。

    南及南海,东及东海,西至临邛,北至大漠,纵横数万里,幅员无数。

    帝国的战旗,插满了几乎所有过去所认为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大汉的铁骑,隆隆而来,万国俯首,千族臣服。

    中央帝国,天、朝上国的基业,已然成型。

    毋庸置疑,他作为辅佐天子,开创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丞相,未来在史书之上的地位,恐怕不比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和辅佐齐恒公的管仲低。

    大丈夫至此,夫复何求?

    “陛下,臣以为,武苑山长,教化育人,责任重大,不可不慎!”周亚夫拜道:“以臣之浅见,当世能胜任武苑山长者,不过三人而已……”

    “丞相请说……”刘彻坐回御座,临襟正坐,抬头而立,做足了pass,这是必定要给周亚夫做的陪衬。

    不然日后,后人翻看史书,看到丞相周亚夫致仕前,他这个皇帝与之商谈国事,结果皇帝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这叫后人怎么评价嘛?

    诛心一点的,恐怕会以为他和周亚夫有矛盾呢!

    “东成候义纵,文武双全,年轻有为,于朝野素有贤名……”周亚夫拜道:“臣以为可以为臣之后,继位山长……”

    无论于私于公,周亚夫都会推荐义纵。

    原因很简单,在私,义纵是周亚夫的女婿,女婿半个儿子,子承父业,理所应当。

    况且,义纵还是皇帝的小舅子,天然适合担任武苑的山长。

    于公呢,义纵的才能,周亚夫很清楚,确实是新一代的汉军将校之中的佼佼者,功勋也足够,完全可以撑起武苑的门面。

    但刘彻却是摇摇头,道:“东成候,太年轻了!朕担心他难以服众!况且,年轻人贸然升至高位,朕担心他会把持不住!”

    史上,有太多年轻得志轻狂张扬的教训了。

    就连一代天骄霍去病都是因为太年轻得志而陨落的代表倘若霍去病稍微沉稳一点,不去自作主张,射杀李敢,他就不会被武帝罚去打匈奴,也就不会不明不白的‘暴卒’。

    刘彻自也不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

    再者说,义纵是皇长子刘病已的舅舅,任命他去当武苑山长,就跟**裸的告诉天下人朕已经决定要立皇长子为储了!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毕竟,义纵本身就已经是车骑将军行安北都护府都督事,再兼一个武苑山长,军方的大半权力都落到他手里去了。

    有他在军队里给刘病已保驾护航,其他所有竞争者,恐怕还没有开始上场,就已经被淘汰。

    周亚夫闻言,却是一叹,他也知道,自己的女婿想上位,没这么容易。

    “武苑祭酒,特进元老,曲周候郦寄,素来德高望重,深受天下敬重,臣以为也可作为人选……”周亚夫稍稍整理了一下心情,继续推荐。

    刘彻闻言,却是稍稍皱眉,郦寄这个人倒不是不行。

    他能力和威望、资,都足够。

    就是这风评和人品……

    他要做了武苑山长,刘彻实在有些担心啊!

    天下人的议论,还可以当他们放屁,但是……这郦寄自己的特殊癖好,却是刘彻担忧的事情。

    刘彻真担心这货,当了山长,搞出什么丑闻……

    譬如说啊,看上自己的学生的老妈,然后娶回家……

    这种事情,他还真干得出来!

    所以,刘彻直接问道:“第三个人是谁?”

    很显然,天子不太属意郦寄。

    周亚夫也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暗道:“老朋友啊,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你名声太差了……”

    在周亚夫眼里,郦寄就是那种被名声拖累的大将。

    若在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之中,郦寄大约会混的风生水起,说不定就是一个吴起。

    可惜,在这升平之世,他背负的污点,成为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

    任他才华怎样高,胸中志向多么高远,永远会成为他人指指点点的对象。

    连皇帝都会因此介意。

    没办法,周亚夫只能拜道:“虎贲卫左都尉、信昌候程不识,为人果敢,贤能胜职,犹能教化宣明,可为山长之选!”

    周亚夫最后推荐的这个人选,让刘彻颇为诧异。

    讲道理的话,程不识此人,与周亚夫从来不是一个山头的。

    程不识是法家在军队里的代表人物,他自己就多次公开声称他‘吴子门徒’,对于法家的吴起,推崇备至,就差没将之挂起来膜拜了。

    而周亚夫的屁股,一直都是坐在儒家和黄老派之间。

    此刻,举荐程不识,有些让刘彻没有反应过来。

    但仔细想想,程不识还真是最好的人选。

    首先,他年轻,今年程不识三十五岁,刚刚好是一个武将最鼎盛春秋的年纪,他去做了武苑山长,旁的不说,至少在思路上和理解上,与年轻的军官们能有更多话题。

    其次,别看程不识年轻,但他在军队里的名声,早就有了。

    他是所谓‘虎贲定律’的创建者,也是汉室胸甲骑兵战术的开创者,更是汉家弓弩兵的教材《强弩纪要》的第一作者。

    近两年,他还投身于完善《离合书》的事业之中。

    在如今,程不识的大名,可谓响彻天下。

    被军方推崇备至,隐隐是当世的司马镶且!

    有了这么多着作在身,程不识的资不足问题也被完美的填补了。

    最后,程不识还有着军功,高阙一战,他随义纵攻陷高阙,战后被封为‘信昌候’,论功在义纵、郅都和卫驰之后,受封食邑两千一百户。

    最重要的是程不识是刘彻的自己人,绝对的心腹!

    他出身和成长,都在虎贲卫之中。

    而虎贲卫和羽林卫,就是刘彻左膀右臂,刘彻甚至确信,即使天下都反了,虎贲卫和羽林卫也会陪他战到最后!

    更妙的是程不识没有根基,也没有党羽。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