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就是严重脱离现实。

    他的眼睛里,只有皇宫的花团锦簇以及那些各地的盛世报告和各种夸张数据。

    他根本就看不到如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顽疾。

    这样一个人,若是最终走上高位,那么,他肯定要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反正,刘彻翻遍史,也找不出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生活在温室和纸醉金迷的上层社会,看不到社会问题的清贵士大夫在登上高位后,能有什么亮眼表现的?

    基本上,这种人能不制造问题,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但汲黯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再下放到基层去了。

    他已经是九卿了,再下放,除非是放到河南郡或者安东都护府去。

    不然就是侮辱他了。

    在汉室,这样的举动,很可能会让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选择直接自杀。

    而汲黯的另外一个问题,则在于,他太过于自信了。

    自信这种事情,当他是刘彻的秘书兼任文案时,是优点,但要独当一面就是缺点了。

    就像颜异吧,在刘彻身边时,真是千好万好。

    然而,一朝下放,就错漏百出。

    所以呢,刘彻已经决定,让颜异回来,继续干他的尚书郎了。

    而将汲黯调任廷尉卿这个举动,则毫无疑问的向所有法家大臣昭示了一个真理这个世界,能杀猪的,可不止你张屠夫。

    法家应该牢记,在十几年前,在太宗时代,执掌司法大权,掌握法律真理的是黄老派的那一批杰出政治家。

    廷尉张敞,廷尉张释之,御史大夫冯敬,御史大夫申屠嘉,御史大夫张相如……

    这些人,可曾经星光璀璨,遮蔽了整整一个时代。

    他们在任时,表现丝毫不逊色于今日的法家。

    黄老派统治下的法律秩序,也并不比法家统治下的法律秩序差。

    他们也曾经神圣而威严的捍卫着法律,并且不惜与君权正面交锋!

    法家,不要以为人家现在衰落了,就看不起人家。

    人家可还没有死透呢!

    在事实上来说,在中国的诸子百家之中,除了法家,最适合出任司法官的就是黄老派了。

    他们并不比法家差。

    甚至对法律的尊严的维护决心上,要强于法家。

    至少,法家不可能出一个张释之,当面告诉皇帝:法如是足也!

    法家只会恭恭敬敬的膜拜君权,说道:唯陛下圣裁!

    黄老派政治家和法家政治家,在法律上代表着两个极端。

    一个严格执法,以法律为准绳,皇帝犯法,也敢喷。

    而另外一个,一切以君权和上命为准绳。

    皇帝说好,就是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任命一个黄老派出身的廷尉,比任命一个法家的廷尉要更好。

    不过呢,这也要看时机。

    你像前几年吧,刘彻玩平律和商税改革,那个时候廷尉要是黄老派的人,那就惨了。

    对方十之**,大约要强上了。

    皇帝不把他怼服,他大约是不肯撒手的。

    哪像法家这样好对付?

    皇帝开口了,那就是金口玉言,是天条,哪怕自己不理解,也必定要执行。

    而现在,汉室将进入一个平稳期和消化期。

    以消化和适应新的时代,这个时候,当然要上一个坚持原则,敢于跟皇帝怼的黄老派廷尉。

    当然了这也是汲黯,与刘彻有默契,即使有问题,也可以沟通。

    换一个人,刘彻大约也不会如此果断了。

    “那尚书令,陛下属意何人?”晁错却是果断的听出了刘彻话外意犹未尽的东西,连忙问道。

    刘彻听了,很满意!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丞相的嗅觉!

    连这个问题都不能想到的丞相,要他何用?

    刘彻要找的可是一个能为他分担压力和大部分具体事务的丞相,一头任劳任怨,同时可以快速解决大量问题的老黄牛,而不是一个指哪打哪,甚至一动不动的橡皮擦。

    一个张欧这样的丞相已经很恶心了,再来一个,刘彻就要崩溃了!

    刘彻于是满意的笑道:“大农丞商容,将为尚书令!”

    商容,刘彻已经培养他差不多九年了。

    这九年里,刘彻亲眼见证了他从青涩成长到现在。

    如今,是时候让这位农家天才走上属于他的舞台了。

    至此,新一届的大汉三公九卿的格局,也开始成型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零五节 接班(3)

    “商容?”听到商容的名字,晁错明显有些诧异。

    这可能是他今天听到的最让他无法相信的一个事情了。

    商容担任尚书令?

    晁错甚至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原因很简单,这个商容根本就没有任何背景!

    他只是河内郡的一个小县尉的儿子,从他祖父开始,往上数三代,都是泥腿子。

    他父亲当年能够当官,还是靠的种田种的好。

    当时,太宗皇帝特别爱提拔这种能种田,会照顾庄稼的‘力田’,希望这些力田们能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所以,商父得以被举荐为官,从蔷夫开始做起,一直做到县尉任上病逝。

    据说官声还不错,在民间也颇有人望。

    作为其子,商容也因为乃父遗泽,获得了读书的机会。

    不过,一个河内的小官的儿子,在当时的情况下,除非发生奇迹,不可能拜什么名士鸿儒为师。

    他的老师不过是一个免老致仕归乡的大夫罢了。

    这种人,在汉室天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基本上,大凡县令以上致仕,在退休前基本上都可以混一个某大夫的头衔。

    这纯粹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象征性的荣誉头衔。

    从商容的履上来看,他的这个老师,在事实上也没有给过他什么有益的帮助。

    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甚至没有资本的小官的儿子,却一路从基层爬到了执掌汉室农业大权和国家大策的大农丞之位,还一干就是四五年,这四五年里,大农直不疑完全就是当个雕塑,有事情的时候,直不疑出来说几句话,完了就可以回去赏花弄月,风花秋月了。

    大农上上下下,事无巨细,都是这个商容在主持。

    坊间传闻,这个大农丞每天只睡不到两个时辰。

    每日,大农衙门还没有开门,他就已经到了衙署,一直工作到晚上子时,才带着一堆公文回家。

    出去考察和调研,也是直接深入基层,进入闾里,当面研究问题。

    据说,这个大农丞兴致来了,还会挽起裤腿,下地干活。

    在他的努力下,汉室从元德三年开始,兴建龙首渠,建设褒斜道,开凿昆明池,玩盐铁官营,粮食保护,搞假畜、假马,水车补贴计划。

    所有的这些事情,居然没有一个出乱子。

    甚至没有一个闹出大问题。

    商容也由此成为当代农家的代表人物。

    虽然农家作为一个学派组织,其实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商容却带出了数以千计的精干的农稷官和业务能力非常强劲的基层官员。

    以政绩来看,他出任九卿,完全是实至名归。

    但问题是……

    晁错怎么都想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而像他这样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派系支撑的大臣,又如何可以在廷议上得到其他与会大臣的支持?

    尚书令的位置,觊觎者那可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恐怕,到了廷议那天,各个派系要打出狗脑子。

    毕竟,柿子捏软的,是人人都会去做的事情。

    商容这样没有背景靠山和派系的官员,轻易就想爬到尚书令,成为九卿?

    做梦!

    连他这个御史大夫,想要晋位丞相,也要提着脑袋,去把渭河漕运工程搞定,才能让天子有理由来封侯!

    要知道,他晁错背后,可是有着一整个法家力量的支撑,还有着大批先帝大臣的力挺。

    周亚夫为何会推荐他?

    因为他晁错和周亚夫都是先帝留给新君的大臣!

    在理论上来说,是自己人。

    商容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

    而且,这个家伙得罪的人,未必比晁错自己少。

    他这个大农丞,过去数年,手握着少府和大农联合推行的各种政策。

    刘舍那个滑头,遇到麻烦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