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沟改造和大河工程,假如抓紧点,在明岁春天之前,应该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工程……”

    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运河工程并不需要像后世那样庞大。

    只要主体工程能够像话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事情,日后可以慢慢的小修小补,一点点的完善。

    “另外,通向太原的轨道工程,大约在今年下半年可以竣工……”刘彻在心里面打着算盘:“或许可以在现在就启动太原…云中的轨道工程,同时在河套地区建立起前进基地……”

    大军要远征,就不能不考虑补给的问题。

    目前的汉军的轻骑兵部队,已经具备了在脱离补给和后勤的条件下,仅凭自身携带的干粮、奶酪和肉干就在外作战一个月。

    再算上路上的缴获,作战半径已经达到了两千里。

    但凡事总要考虑最坏的情况,所以,一般一千五百里左右,军队就应该停止进军,回撤到出发点。

    这样计算着,刘彻就已经决定了,在明年下半年就发起河西战役,消灭西匈奴小政权,打通通向西域的道路。

    但这钱的问题,就成了大问题了。

    现在,汉室国库的主要预算,基本上都已经拨给了基础建设了。

    昆明池工程、渭河漕运工程、鸿沟工程还有大河改造、堤坝的维护,长江流域的河堤建设以及淮河的维护,再算上直道的翻修、轨道的建设以及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

    国库已经穷的要跑耗子了。

    朝臣们已经捏着鼻子,连商税也加了。

    本来,假如按照刘彻的计划,三年后开战,就不会存在财政问题。

    因为,到那个时候,前期的投资,已经可以见到红利了。

    假畜政策和假耕具政策,也将迎来一个回报的高峰期。

    算上安东递解中央的财税、各地工商税收,汉室财政岁入很可能达到六十万万甚至七十万万的新高度。

    而届时,五铢钱的流通量也会进一步加大,金五铢在市场上也将普及开来。

    国家不会愁钱。

    但现在就不行了。

    哪怕是到明年,国库和内库,也依旧拿不出太多钱。

    “只能是提前实施金本位的政策,宣布黄金国有化,禁止私下黄金交易了……”刘彻在心里琢磨着。

    没办法,大汉帝国现在在闹钱荒。

    缺乏足够的钱币,刘彻就算开挂,也变不出五铢钱啊。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金五铢来代替。

    “正好,借此机会,逼迫天下同意金本位政策……”刘彻把玩着腰间的和氏璧,在心里笑了起来。

    你们要打仗是吧?

    那先同意了黄金国有化政策,同意了金本位政策。

    不然,就听朕的。

    这种把戏,刘彻一直屡试不爽。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节 金本位的思考

    既然已经决定要推行金本位,刘彻就得先盘盘家底了。

    “尚书丞……”刘彻叫来颜异,对他吩咐道:“卿去一趟少府,问一问现在内库有多少黄金储备?”

    “诺!”颜异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回来报告:“陛下,少府卿奏报,现今内库有黄金共三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三金……”

    刘彻听了一楞,砸吧了一嘴巴:“还真不少呢!”

    确实是很多!

    三十五万金,换算成后世的重量,大约是一百七十吨左右了。

    很多后世的现代国家,也未必能有这么多黄金储备!

    这充分说明,刘彻这个皇帝敛财有术。

    旁的不说,当年齐鲁四王倒台,就给内库贡献了超过十五万金!

    而且,目前刘彻可还不止这么一点黄金。

    他拍拍手,将一个宦官叫过来,问道:“现在宫里有多少黄金储备?”

    “回禀陛下,应该有三十万金左右……”

    这就又是差不多一百来吨黄金。

    若再算上其他零零散散的黄金储备(宫廷妃嫔和东宫储备),刘彻现在大概可以拿出三百吨以上的黄金了。

    总数额可能接近八十万金!

    能攒下这么多黄金,一方面要感谢贪官污吏和乱臣贼子们。

    没有他们,刘彻的黄金储备起码要少三分之一。

    而另一方面,则是托了安东的淘金潮的福。

    安东的淘金潮,每年都为整个汉室,注入十万金的黄金。

    特别是近两年,淘金技术开始进步,使得黄金产量大增,有时候一个月就能采金两三万金。

    安东的黄金,加上中国本来在这一时期,就有着大量富金矿,所以,黄金存量大增。

    你要知道,在历史上,武帝朝四十年间,赏赐给将军、将士的黄金,就已经多达八十余万金了!

    茂陵陪葬黄金的总额,更是多达四十万金!

    简直就是恐怖!

    与之相比,刘彻手里现在的黄金虽多,但总的来说,其实民间和私人手里持有的黄金数量,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差不多七十五万金啊……”刘彻算了一下现在自己可以动用的黄金。

    内库至少要留下二十万金来作为储备金,以防止出现紧急问题时,国家无钱可用。

    这样,能够动用作为金本位改革的黄金就是六十万金。

    从少府过去铸造金五铢的经验来看,平均一金大约是可以铸造九十五枚到一百枚左右(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理论上纯金币至多只能铸七十六枚,但是,国家不会这么纯洁可爱傻白甜,连五铢钱都要掺铅、铁,黄金这种贵重物里掺点杂质很正常)。

    换句话说,六十万金,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铸造六千多万枚金五铢。

    价值超过六十万万。

    假如放入市场,基本上可以填补钱币不足带来的问题。

    若采用后世的金本位制度,更是可以将这些黄金的作用放大至少五倍!

    但问题是……

    金本位制度,刘彻酝酿了数年,迄今为止,条件还是有些不成熟。

    首先,金本位制度,要考虑的就是信用问题。

    其次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接受?是否认可?

    任何货币,若是人民不接受,不认可,那跟废纸没有区别!

    最后,就是防伪技术的问题了。

    现在并没有后世那么高的印刷技术,也不存在什么高超的防伪技术。

    假如贸然发行一种纸质或者其他材质的货币,很有可能,唯一的结果就是伪币泛滥成灾,国家和人民都要承受灾难性的后果。

    这可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交点学费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看来,暂时只能模仿虎符制度来作为货币的防伪方法了……”刘彻叹了口气,摸了摸额头,随即就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

    所谓虎符制度,就是采取现行的军队虎符防伪技术。

    将某一个器皿分成两半,一半留在国家,一半交给持有人。

    两者合一,才能合法有效,不然就不被承认。

    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有效防伪和杜绝欺诈的情况。

    但不利于流通,而且,只能用于大额交易。

    总不能,一金两金的,也用这种办法吧?

    那相关的办事人员和官府,还不得忙死?

    任何不能流通,且麻烦的东西,是没有前途的。

    毕竟,金本位是一个社会金融制度,而非某一个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东西。

    若是这样,现在列侯贵族诸侯王圈子里,不就有一个‘赐金诏书’和‘存金诏书’?

    何必费劲心思去玩什么金本位?

    “那类似交子的形势呢?”刘彻想着。

    元德六年的长安改造过程中,为了竞标商铺,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交子的凭证。

    到如今,这种凭证制度在刘彻的保证和推动下,渐渐成为了大商贾们都认可的信用凭证。

    许多人都选择将大量的金钱,存在少府,然后从少府拿到一张由少府卿和丞相府共同开具的凭证。

    一旦需要取用,则可以凭这个凭证,到少府调取现金。

    这个凭证也可以直接用来抵充税赋。

    因为方便、灵活,所以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甚至不少人都将之看成一个拍皇室马屁的手段。

    但同样的,这种凭证存在很多问题,其实很难广泛的流通。

    除非,将之改进,做成类似交子一样的纸质信用货币。

    “看来,朕只能求助于墨家了……”刘彻在盘算着:“假如需要发行一种可以在大范围内,至少在中上层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