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9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汉家的军事理论和著作,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

    新编的《离合书》,更是集前人之所想,立于当世之间。

    所以,依靠垄断和控制知识,制霸于世的时代结束了。

    就像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般。

    逝者如斯夫,不可追矣。

    但新时代,也提供新的家族兴盛不衰的契机。

    昔者,孔子广受门徒,有教无类。

    于是,斯有今日之儒门。

    子夏先生于河东开讲,于是,有了法家和《春秋》三学派。

    周亚夫知道,想要巩固家族的地位。

    这些先贤的做法,是最好的选择。

    立一派之根基,而垂于万世!

    这个世界,人会死,身体会腐朽,就连高山也可能崩塌,沧海也有可能变为桑田。

    独独思想与知识,可以永存。

    而如今,全天下的武人和武将,只有武苑一个地方,可以接受教育和培训。

    这让周亚夫看到了机会,也看到将自己的家族永固的希望。

    郦寄很聪明,立刻就听懂了周亚夫的话,马上响应。

    周亚夫看着郦寄,呵呵的笑了起来:“君候可去与韩公等商议一下,吾等共创此业!”

    郦寄、韩颓当等人,都是老一辈的大将。

    他们虽然已经老朽,但,经验老道,而且天下知名。

    有了这些老将的参与,新的学苑,必将吸引天下泰半想要追寻武道,矢志于建功立业的君子。

    而,发现和培养这些年轻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弟子门徒,代替自己继续征战。

    不仅仅可以让自己继续存活在战场上,更可以维系家族的声望。

    哪怕子孙不肖,但只要弟子们给力,家族就不会衰落。

    至少可以保有富贵!

    而且,这个事情,天子一定会支持!

    说不定,还可以将这个新学苑,变成武苑的兄弟学苑……

    “唯……”郦寄点点头,然后对周亚夫问道:“丞相听说了最近市井之中的传言了吗?”

    周亚夫看了看郦寄,笑着点点头,这个事情,他岂能不知?

    没有他的附署,这个改革计划也不可能落到晁错头上。

    郦寄一听,就急了,忙道:“此大功也,丞相何不做完此事再致仕?何必将此功让给晁错小儿?”

    对晁错,郦寄是很不满的。

    要不是周亚夫压着,郦寄再跳起来给晁错脸色看了。

    周亚夫笑着摇摇头,道:“总归要给晁错一些声望,不然,这新丞相没有人望,政事难以理顺,且夫,吾这一生,已是功高至极,再多就要犯忌讳了……”

    当今天子虽然压根不惧怕什么功高震主的事情……

    功劳再高的将军、大臣,在他面前,也不过蝼蚁而已。

    但是……作为人臣,总归要忌讳一二。

    况且……

    周亚夫看着郦寄,道:“君候难道以为,此事就真的这么好做?”

    “全套改革制度下来,花掉的钱,恐怕要倍于今日之官员俸禄……”

    “这么大一笔钱,可不是随便加税就可以弄到的……”

    当了八年丞相,周亚夫还不清楚今日汉家的财政问题?

    这八年来,国家又是用兵不断,又是各种发福利,又是各种大兴土木。

    花钱如流水。

    先帝和太宗皇帝攒下的那点家底,早花光了。

    大汉帝国能支撑到现在,全靠了当今生财有道,以及对外战争的红利在支撑。

    但支撑到现在,其实也已经力竭了。

    晁错上台,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得找钱。

    钱从哪里来呢?

    田税?这是不可能的,天子也不会同意!

    商税?已经加过了两次了,再加,商人们恐怕要撒泼打滚了。

    除非天子能点石成金,再找一个安东那样的金沙河,不然,这个事情就……

    郦寄一听,也是笑了起来,道:“那这么说来,晁错接手的是一个烫手山芋了?”

    “然也!”周亚夫点点头,为晁错担忧起来。

    与其他贵族不同,周亚夫虽然也不喜欢晁错,但他承认,晁错是一个好臣子。

    最起码,人家心中有国。

    而且,周亚夫也不愿意看到,国家面临困境。

    因为,那样的话,苦的必定是天下人民。

    “这两日,吾打算去找晁颍川谈谈这个事情……”周亚夫道:“倘若此事太难,吾希望晁错可以推迟几年再实施……”

    若再过几年,等到安东的粮税能够源源不断的入库,同时,前期的假畜政策和假耕具政策的收益也将体现出来。

    周亚夫曾经计算过,只要再过三年,汉室的财税收入,就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三成以上!

    到那个时候,再做这个事情,就完全没有压力了。

第一千五百五十六节 周亚夫致仕(2)

    周亚夫与郦寄又闲聊了一些朝中事务、坊间流言,直到夜幕时分,郦寄方才告辞。

    郦寄刚刚出门,就看到了有宫中使者乘车而来,连忙立在一边。

    “是太皇太后的亲信长秋宫郑全啊……”郦寄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在先帝时期,一度权倾朝野,代表了东宫脸面的大宦官。

    自元德五年以后,这位曾经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大宦官就低调了起来,甚少再出现于人前。

    但郦寄丝毫不敢有所懈怠,连忙上前问礼,拜道:“故人郦寄见过郑公……”

    郑全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宦官,长着一副慈眉善目的容貌,皮肤白皙,说起话也是细声细语,他见到郦寄,连忙从马车上走下来,还礼拜道:“刑余之人,不敢当君候之礼……”

    郑全根本不敢在郦寄面前托大。

    谁不知道,今日的曲周候虽然早已致仕,甚至很少参与朝政了。

    但,他曾经连续三年出任武苑祭酒,总监武苑内外大小事务和教学安排。

    直到去年方才因病请辞了武苑的职务。

    自武苑创立至今,这个武苑的元老,先后带出了数百名将官。

    其中不乏有着食邑五千户的列侯!

    有着这个背景,曲周候纵然身无半职,但其影响力,却已经超越他在朝之时。

    每年节庆、郦寄生辰,曲周候候府前那排的长长的队伍,就是这位老将地位的证明!

    “郑公今日来长平侯府,可是奉了东宫的懿旨?”郦寄试探着问道。

    作为老将军,郦寄与东宫的关系一向很好。

    甚至可以说,相当的好!

    这也是汉室政治的传统了,致仕老臣,常常都会依附于东宫羽翼之下,而东宫也会关注和保护这些老臣。

    两两相合,互为依靠。

    也就是这几年,东宫隐于幕后,不再干政,老臣们去求见和请安,也只是与东宫方面打个照面就各回各家。

    但,双方的情分和香火情都在。

    所以,郑全也没有瞒郦寄的意思,也不需要瞒,他笑着道:“不瞒君候,奴婢确是奉了太皇太后的懿旨来长平侯的……”

    “太皇太后要赏长平侯什么东西?”郦寄笑问着。

    周亚夫即将致仕,依照传统,天子一定会委托东宫给与致仕老臣无数赏赐和荣誉。就像当初郦寄和韩颓当、栾布等人致仕前一个月,每天都有东宫使者过府借着各种名目送东西送女人甚至送田宅。

    郦寄很好奇,作为帝国历史上第一位到点致仕的丞相,同时还是政绩与声望,都直追开国名臣们的丞相,长平侯周亚夫能得到些什么样的赏赐?

    郑全呵呵笑道:“长平侯受命于先帝、太宗,佐天子以治元元,功高劳苦,太皇太后甚为感激,故遣奴婢来传达懿旨以长平侯府前之街为长平街,以长平县境内之漕河为长平河,并赐长平侯几杖,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君前直奏等诸殊荣……”

    郦寄听完,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以长平侯的封号为街道之名?河流之名?

    这是预示着,未来周亚夫死后必受封为神的节奏?

    而且,名川大泽,甚至星宿之神,都有可能!

    更夸张的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以及剑履上殿、君前直奏这些特权!

    在今天以前,大汉帝国独有一人,享有过这些特权。

    此人就是汉兴第一功臣,高祖肱骨、发小,被高帝赞为:国士无双的瓒文终侯萧何!

    就连平阳侯曹参、曲逆候陈平、绛候周勃,都不曾有过这些殊荣。

    而今天,周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