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9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在新的军功制度激励下,匈奴战士和哲别战士们,奋勇先登,只用了三天就攻克了俱战提。

    大夏总督和贵族们,牵着牛与羊,载着黄金、珠玉和美人出降。

    更让句犁湖意动的是西征时在康居王都卑阗城下,一支哲别骑兵约三千人被两万余康居军队包围。

    当时匈奴主力被康居人所牵制,根本无力救援。

    句犁湖都以为这支军队要完蛋了。

    结果,最后正是这支陷入了重围,句犁湖都已经放弃了的哲别骑兵,顶着重重压力,冲杀出来,非但杀散了包围他们的康居骑兵,甚至反过来对康居主力的侧翼发起攻击。

    正是因此,康居王被吓得屁滚尿流,只能哭着喊着,认了自己为父单于,献上珠宝黄金美人奴隶无数。

    又承诺,在康居境内,匈奴骑兵可以随意进出。

    还许诺年年朝贡,岁岁敬献。

    随后大夏也遣使求和,送来无数财宝。

    于是他与大夏、康居在沩水河畔签订了《沩水盟约》,规定匈奴为大夏、康居的宗主国。

    大夏和康居国王世世代代为匈奴单于之子。

    必须按时朝贡和贡献,还要为匈奴警惕和戒备月氏人。

    在签下这个条约后,句犁湖才引兵东归。

    从汉朝随便学了点皮毛,用了点手段,就能使整个匈奴的军队的战斗力都焕然一新。

    倘若夏务变法完全成功,那匈奴即使不如汉,恐怕也能与汉打得有来有回,不至于像现在,连还手能力都没有,只能天天祈祷,大漠天险和河西走廊能够迟滞汉军的来袭。

    现在,阳罔居然说,这瓦尔那之制的推动,居然能让变法失败?

    句犁湖与狐鹿涉怎能不变色?

    阳罔看着这两人,轻声说道:“臣闻商君曰: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生。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今单于用’瓦尔那‘之制,使猛士不得于上进,而能吏不得于升迁,忠义之臣屈于庸碌之辈下,则国必亡,政必衰……”

    “更将失信天下,臣以为,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自伤脊梁……还请单于明察之……”

    句犁湖听了,微微一笑,道:“哲别王过虑了,本单于从未想过用瓦尔那于匈奴……”

    “哲别王难道以为本单于会蠢到这样的地步吗?”句犁湖笑着道:“本单于只是想将此制用于西域、大夏或身毒之属,以此制弱其国,制其民,令我匈奴永强于彼!”

    这正是句犁湖的真实目的。

    在句犁湖看来,汉朝的好东西,自己享受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分享给康居、大夏之国。

    因为,匈奴以少民临大国,用寡治众。

    万一这些王国学会了汉朝的东西,反过来打匈奴呢?

    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还是得用那身毒的瓦尔那之制度,愚其民、弱其国。

    匈奴自身再进行夏务运动,变法图强,以强兵制大国。

    如此,匈奴永强,诸国永弱。

    “此外……”句犁湖叹道:“本单于与屠奢,矢志于变法图强,用夏务强国,奈何国中贵族反对者众,本单于不得不为诸首头人谋一进退之阶,尽量争取彼辈支持,使夏务之法能早日用于匈奴……”

    听着句犁湖的话,阳罔与狐鹿涉都是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居然是这样的想法……”阳罔在心里感慨:“句犁湖果然不愧有我中国血统……”

    但此事,绝对不能让句犁湖做成!

    不然的话,匈奴人就可以用西域和康居、大夏等国的损失来收买自己内部的贵族,并且彻底贯彻改革、变法。

    那样的话,匈奴的改革就很有可能成功!

    这样想着,阳罔就拜道:“单于所言缪矣!”

    “臣曾闻当代法家大贤张先生道:吾从未闻列国变法有不流血而成功者……”

    “故商君变法于秦,原木立信,然后刑秦太傅以罚太子,杀贵族大臣不计其数,宰割万民性命,终于变法成功!”

    “吴子变法于楚亦然,皆是先除内旧之臣,去旧迎新,方能图强!”

    “至于汉室,当今皇帝即位之初,便严斥旧臣张欧,用周亚夫为相,杀四王,囚齐王,流放淮南王;自元德以来,大案十余起,两千石、列侯以上牵连者数以百计,死者尸骨阡陌连野,流血漂橹,故汉能革新旧弊,中兴大业……”

    “如今单于心怀仁慈,以为能与老旧之臣妥协,殊不知,此乃变法之大忌!”

    “俗谚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单于若立志革新匈奴之弊,变法图强,则当当机立断,与老旧切割,用图强之法,变旧有之序,造万世不移之基业!”

    阳罔越说越激动,说道最后,他匍匐身子,拜道:“且夫,单于不见商君、吴子之下场乎?若翌日单于不幸百年之后,而独留臣于世,旧臣等安能放过臣?”

    “届时,臣若幸运,还可如商君,虽身死然法留,万一不幸如吴子,身死法灭,匈奴再回旧日,单于心血一朝尽丧……”

    “故臣以为,单于若愿变法图强,再造匈奴盛世,便当当机立断,斩折合马以谢天下,再于此碲林之会,老旧不服贵族聚集之际,约群臣、号诸部,申明变法之决心,下变法之决断,凡有不从,尽皆以法杀之、囚之……”

    “如此,法既立而国能安!”说到这里,阳罔就深深的拜下去。

    句犁湖与狐鹿涉则都是听得面面相觑,心动不已。

    阳罔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里去了。

    变法学习汉朝,全面推动汉化改革。句犁湖与狐鹿涉天天讲,年年讲。

    但除了他们的嫡系和部分开明贵族外,其他人都跟聋子一样,装作没有听见。

    某些老资格的部族首领,甚至直接拒绝了单于庭的一切变法要求。

    他们在萨满祭司和其他贵族支持下,顽固的抗拒着所有新事物。

    句犁湖有时候,真是恨不得提刀砍了他们。

    但……

    句犁湖一直担心,因此破坏匈奴的团结。

    军臣时代,给匈奴留下了太多太多不好的东西。

    单于带头玩政变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他还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终于使得匈奴步入今日的困境。

    不仅仅丢了河间地,连幕南也丢了,连王庭也丢了。

    冒顿大单于在地下哭泣,老上单于在坟墓里打滚。

    匈奴人百年辛苦,一朝尽丧!

    而如今,听着阳罔的话,他也觉得很有道理。

    变法哪有不杀人的?

    或许自己真的可以这样做?

    他看了看狐鹿涉,他需要知道自己的这个忠实盟友的意见。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节 流血的单于庭(4)

    狐鹿涉自然是支持夏务运动的,而且是不惜一切的支持!

    马邑之战、高阙之战与燕蓟之战,给匈奴的创伤太大太大了!

    前后三个右贤王,两个大当户,百余位骨都侯,身陨沙场,连单于都折了一个进去!

    匈奴几乎所有的主力精锐万骑,不是被歼灭,就是遭到重创。

    在战争中,匈奴帝国失去了大量人口和一半的牧场。

    就连作为王族的孪氏,也死了上百人!

    错非,还有西域诸国可以补血,还有西方诸国可以劫掠。

    今日之匈奴,必定是一片哀鸿遍野,生民十不存一的惨状!

    这样的失败,比任何天灾,任何劫难都更惨重!

    目睹和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后,狐鹿涉没有办法不支持夏务运动。

    狐鹿涉知道,匈奴人想要存续下去,就只能进行汉化,全面学习汉朝,甚至照搬汉朝的一切制度!

    汉人的祖先,能够胡服骑射,强大自身。

    引弓之民也能冠带汉服,学习汉人,强大自身!

    只是,开始改革后,狐鹿涉才明白,这到底有多难!

    不仅仅外人会诘难,会攻仵,会质疑,会反对。

    便是自身的嫡系与基本盘,也会反对、不满和质疑。

    每走一步,都是艰难无比。

    狐鹿涉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说服了自己的嫡系和亲信们,去学习和使用汉字,去尝试穿戴汉服,用汉礼会面,说汉话看汉书。

    但一触及汉制改革这个事情,就千难万难了。

    也就是句犁湖,在西征途中,搞成了军功勋爵制度。

    还是一个半成品,与汉朝相比,还相差甚远。

    更没有一个足可保障这个制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