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9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在关中,在天子脚下!

    若出了函谷关向东,至雒阳,那么这个情况就更严重了!

    地方擅权,几乎沦为豪商权贵的走狗!

    他们把持物价,操纵市场,甚至恶意挤兑和排挤竞争对手。

    若地方村亭的里正也如擅权一般,让百姓去选举,那么,毫无疑问,擅权身上发生的事情,就会复制到村亭之中。

    届时,恐怕就要人心沦丧,淳朴之风不再!

    然而,颜异没有办法。

    这是天子的意志!

    他能如何?

    而群臣更是哗然,议论纷纷,各自交头接耳,对于这一条法令的增加,意见不是一般大。

    “陛下!”一个郡守模样的官吏出列拜道:“臣下邳郡守周泰昧死以奏:臣愚以为,此律大不妥!自古劳心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倘今法许民以自治,县道威信恐将荡然无存,汉官威仪扫地!伏请陛下明察之!”

    “陛下,臣睢阳令许志附议……”

    瞬间,十余位地方郡守、郡尉皆出列表示反对。

    这是官僚集团的本能反应。

    亭里职权,非常重要!

    亭长、里正更是官僚集团与百姓联系的最后一环。

    若亭长、里正是百姓自己选举,那么,未来,地方上有事,要抽调徭役民夫甚至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岂不就要可能遭遇阻力了?

    那些打着父老乡亲旗号的亭长里正,说不定敢于与地方官顶牛,敢于挟持民意与地方官做对!

    这是有例子的!

    章丘之变后,章丘县就成为了天下官员皆畏之如虎的刁民之县。

    当地这几年换了四位县令,十几位县尉,结果这些县令、县尉统统被章丘百姓挤兑走了。

    其中有一位县令,不过是想多收点刍钱,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条件,结果就被这些刁民堵了县衙。

    济南郡害怕重蹈章丘之变的覆辙,只能赶紧将那个县令调走,同时派人去灭火,许了一堆优惠条件,才让这些刁民顺服。

    有了这个例子,官僚们是死也不肯看到类似如章丘这样的刁民也出现在自己治下。

    那样恶心都恶心死了!

    有人反对,自然就有人支持。

    “陛下……”在外戚大臣之中,章武侯窦广国缓缓起身,看着群臣,然后轻声道:“臣以为此法大善!如此既能安民自治,又可杜绝残民、害民之吏!圣王之法也!”

    太常窦彭祖也拜道:“陛下,臣闻河上公曾曰:圣人之治大国,尤以为小,示俭约,不为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故民有什百之器而不用,此圣王之法也!今陛下用圣王法以安天下,臣谨为天下贺!”

    一堆黄老派名宿大臣贵族,次第出列,为这条法令张目。原因很简单,对黄老派来说,小政府大社会,就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社会。

    正如老子所言: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对于民间自治,百姓自治,他们是绝对支持的!

    黄老派现在虽然衰微,但在朝堂上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瞬间,他们的声势就压倒了那些反对者。

    尤其是他们抬出来的神主牌是河上公!

    河上公是谁?

    可能后世之人,对此所知寥寥,但在秦汉两代,乃至于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河上公的大名都是响当当的!

    他是秦汉黄老派的别系方仙道的祖师爷,是道家神棍们的始祖。

    他有一个弟子,名曰安期生。

    嗯,就是哪个传说中神出鬼没,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神仙。

    就是秦始皇、汉武帝求了一辈子也要求见的仙人!

    东晋的葛洪,就将此人视为祖师爷,曾经在其著作之中写道: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

    李隆基等后世求仙帝王,也都曾经写过诗作,表达自己对于这位仙祖的敬仰之情。

    纵然再过两千年,天台山景区之中,也有着许多个打着这位仙祖名头的景点。

    但在此时,河上公的宗教地位,次于他的学术地位。

    他留下的《道德经》注释本,是当世最权威的道德经注释本,但凡黄老学者,都必读他所注释的道德经。

    他在黄老派的地位,就和子夏先生之于儒家,就如韩非子之于法家。

    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

    甚至,可以这么说,汉代黄老派政治家的执政思想精华,就是脱胎于这位不知名的黄老派先贤的思想。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等理念,都是这位先生第一个提出来的。

    当窦广国出首,黄老派紧随其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后,整个大殿顿时有些寂静。

    章武侯窦广国可是代表着太皇太后脸面的。

    他的出声,代表着太皇太后在这个事情上面的态度。

    当朝太皇太后可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别看人家现在不管政事了,但她想弄死几个官员,却还是简单的很。

    没看到,儒家巨头辕固生因为得罪了这位,至今被打压,连博士官都没混上一个吗、

    所以,一时间,士大夫官僚们有些畏惧。

    但很快他们就将这畏惧之心抛之脑后。

    因为,这涉及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倘若让此法通过,那么以后泥腿子们要是造反了,怎么办?

    数秒之后,就有人拜道:“陛下,臣以为窦君候、太常等人所言大缪也!”

    刘彻看着此人,心里冷笑。

    他认得这货,他是法家的人。

    准确的说,是晁错的心腹,同学,巨鹿郡郡守杨开。

    很显然,看这条法令不顺眼的不只有儒家,法家也不爽这条可能导致黄老派复兴的法令,更重要的是法家才不愿意给百姓什么自治权呢!

    在法家眼中,百姓只有服从和听从他们安排的权力。

    哪里有什么自主权?

第一千六百零三节 僵持(2)

    甚至可以这么说,反对这条律法的主力,就是法家!

    至于儒家?

    可能公羊派这样的强势学派会颇有微词。

    但剩余各派,心里面恐怕都是四肢举起来支持这个法令的。

    原因很简单,地方自治,特别是村亭自治,谁将得最多好处?

    是老百姓吗?

    错!

    是地主!是大家族!是大宗族!

    用屁股想都能知道,一旦果然放开地方村亭的自治,让百姓自己选举亭长里正。

    那么有权有势的地主贵族和那些大家族大宗族必然会将这亭长里正变成自己的禁脔。

    普通的平头百姓,也不可能斗的过这些人。

    是以,儒家对此,其实是嘴上说不要,但其实裤子已经掉在了地上。

    唯独法家,对此事是坚决反对的!

    地方自治?民猪选举?

    在法家眼里,这是祸乱之源!是亡国之法!

    在法家的政治家和学者眼中,这道法令一旦落实,不仅仅可能会破坏如今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让儒家逆势坐**家的基本盘是中小地主阶级和军功贵族集团与儒家恰好相反。

    若此法三读通过,那么,天下就将变成一个大地主大宗族狂欢的天下。

    儒家自然就会因此趁势而起。

    更可怕的是,此法还将可能毁灭商君当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耕战系统。

    这耕战系统,读作耕战,写作总体战。

    其本质,就是为了战争而准备的。

    在这个体制下,国家一声号令,便是全国总动员。

    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甚至动员到了它治下的每一个自然人。

    上至八十岁的老翁,下至十二三岁的孩子,乃至于妇女,统统投身战争!

    汉虽不如秦,但马邑之战、高阙之战、燕蓟之战,都是依靠了耕战系统的余威,得以取胜。

    耕战系统如若崩毁,那么汉室的战争潜力至少要减少一半!

    甚至可能会丧失万里远征的能力!

    这可不是开玩笑。

    是故不仅仅法家,军功贵族们也很关注。

    只是,他们不敢出头,也不敢直接出来与刘彻顶牛。

    于是,就指使和怂恿了法家出面看看风向。

    若是此事天子的态度模棱两可,他们自然就会跳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若天子一意孤行……

    那就只能是帮着法家摇旗呐喊,做点精神上的支持了。

    法家对此心知肚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