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9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他带来居延的骑兵,也不乏有人刻意的开始磨洋工,开始观望了。

    以他所知,现在,在广袤的居延,甚至整个河西,汉、匈的探子和细作与使者都在往来穿梭、游说。

    而他这个西匈奴曾经的统治者,在遇刺后已经被人遗忘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末日将来。

    无论此地最后是北匈奴所得,还是汉朝入主,他都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死人了。

    但,且渠且雕难怎么甘心?

    他紧紧握着拳头,心里面不断权衡着。

    作为一个叛逆者,且渠且雕难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向北匈奴臣服的。

    所以,他唯一的出路,便是投降汉人。

    然而……

    倘若他降汉……

    折兰人、卢候人、羌人,都会跟他翻脸。

    恐怕,在他说出降汉这个词的时候,便是各部造反之日虽然现在,河西各部都已经在事实不鸟他了。

    他派出去联络的使者,一个也没有回来。

    那些曾经恭顺的部族,那些曾经阿谀奉承之人,现在已经在谋算着将他的脑袋卖一个好价钱。

    至于那些曾经的敌人,那些恨他入骨之人,恐怕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他千刀万剐。

    他现在唯一能依靠的,也是他最后赖以维系生命的,就是他手里的那三个且渠氏本部万骑。

    这三个万骑,是他这几年穷尽一切手段和办法,千辛万苦打造出来的军队。

    可是,在遇刺以后,且渠且雕难连这三个万骑也不敢放心了。

    谁知道,这三个万骑里有没有想卖他的呢?

    想到这里,且渠且雕难就满心苦涩。

    甚至有些绝望。

    他发现,自己甚至找不到求生之路的路径,似乎只能坐以待毙!

    而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幸好……幸好……还有逍遥散……

    抓起一包逍遥散,打开来,点上火深深的吸了一口。

    如梦似幻,且渠且雕难在烟雾缭绕之中忘却了人间的忧烦。

    而在帐外,大雪纷飞。

    …………………………………………

    “且渠且雕难那边有什么情况?”在居延地区的中部,靠近一处湖泊的山谷之中,戴着一顶传统毡帽的折兰王骨荼问着一个刚刚回来的贵族。

    “这贱奴大约是被吓破胆子了……数日来一直躲在马鬃山上……”那人轻声答道。

    “马鬃山附近只有三千余人……大王,要不要奴才带人去杀了他?”立刻就有一个贵族高声说道:“只要杀了这贱奴,河西就是我们的了!”

    折兰部族虽然在马邑之战受到重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精锐,但虎死余威在,况且折兰人的根基还在,这几年休养生息,特别是与且渠且雕难结盟,折兰人的实力迅速恢复,虽然与巅峰相比,还是有些差距,但却也重新拥有了接近一万骑兵。

    折兰的一万骑兵,可是足以横扫整个河西,打垮一切的力量。

    帐中所有人都确信,只要自己动手,那么夺取河西的控制不成问题!

    况且,还有北匈奴的驰援!

    狐鹿涉和句犁湖都已经承诺,只要折兰愿意反正,杀死且渠且雕难,献上于单,那么就以折兰为河西之主,将整个河西走廊都交给折兰!

    这样的好事,自然没有人拒绝。

    每一个折兰贵族都是心潮澎湃。

    但,骨荼却不敢这么心宽。

    他是马邑之战的幸存者,在战斗中他被俘,最后被军臣花了三千个被掳被俘汉家军民才换了回来。

    讲道理,他应该对军臣忠心耿耿,哪怕不能为了保护于单去死,也应该至少尽力。

    但,就是他,这个最不可能背叛军臣的人,与且渠且雕难联手,屠灭了军臣当初留在河西的本部和单于庭的卫队。

    从而建立了西匈奴这个割据政权。

    如今,他又在眼看西匈奴要沉船之际,与北匈奴眉来眼去,达成了协议。

    在过去,骨荼是绝对不可能做这些事情。

    只能说,战败给他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那次惨败,不仅仅给他留下了永世难忘的教训,更让他对于折兰人的武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先不要去动他……”骨荼摆手道:“且渠且雕难留着还有些用……”

    对于这些折兰的新生贵族们,骨荼其实是很不满,这些人与从前的折兰人没有差别,满脑子都只有打打杀杀。

    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靠打打杀杀就可以立足的时代了。

    况且,单纯论武力,折兰的实力,别说是去打汉军的神骑了,恐怕随便一支汉军野战骑兵都可以冲的折兰人七零八落他曾在长安被安排去参观过灞上军、棘门军的训练和演习,对此他心知肚明。

    是故,在骨荼看来,河西之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一开始就发大招?以后怎么办?

    况且,合黎山的汉军正在磨刀霍霍,这个时候内讧?不是给汉朝人机会吗?

第一千六百零七节 河西!河西!(2)

    祁连山上,雪花飘飘。

    远方的山巅,古老的冰川巍然不动。

    凝视着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前的冰川,呼衍当屠向前踏出了一步。

    沾满了鲜血的靴子,在雪地上留下一个深深的暗红色印记。

    此刻,山峦上下,厮杀声连绵不绝,一如当年。

    只不过,角色要对换一下。

    当年的政变主力之一,且渠氏的男人和他们的奴隶,此刻已经溃不成军。

    在汉军对居延施压后,且渠且雕难就带走了且渠氏族的主力万骑,只在祁连山和附近留下了不过三千多兵力这三千多人中还有差不多两千,在这次政变之中倒戈。

    而此番政变的主力,则是来自祁连山周围五百余里的羌人和卢候、若卢、休屠等部。

    说起来也是好笑。

    孪氏的单于要夺回自己的权力,竟然只能依靠那些过去的附庸和奴隶甚至是敌对势力。

    握着马鞭,呼衍当屠也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但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趁着隆冬大雪封山之际,夺回祁连山,扶立于单,然后立刻与汉朝达成协议,引汉兵入河西。

    这叫做借师助剿。

    至于,汉军来了会不会就留下来不走了?

    这却是管不了!

    有一点,呼衍当屠可以确信:汉朝军队和他们的皇帝必然不会拒绝来自他和于单的好意。

    汉朝的文官士大夫们也不可能对他和他的主子见死不救。

    蛰伏这两年,呼衍当屠也读书了,也懂道理了。

    他知道,对于南边的汉人来说,忠义是永远不能无视的高尚品德。

    汉朝有个著名的故事赵氏孤儿,说的就是忠臣义士,于危难之间扶保幼主,受世人称颂的故事。

    “杀!杀光所有忤逆的且渠氏逆贼!”呼衍当屠抽出腰间的长刀,下令:“今日必须控制整个祁连,然后收拢兵力,向汉遣使、求援,借兵!”

    元德九年冬十月丙辰(初九),故匈奴左大将呼衍当屠与河西羌七部、休屠部、若卢部、卢候部于祁连山发动政变,血洗祁连山,将留守祁连的且渠氏族、当阳氏族等且渠且雕难心腹部族斩杀殆尽。

    所有高过车轮的男人,统统被杀!

    祁连山流血三日不止。

    但是,因为风雪之故,外界根本不知道祁连山发生了变故。

    掌握了祁连山后,且渠且雕难立刻率诸部头人,于祁连山北麓举行祭天大殿,申斥且渠且雕难和折兰王的种种背信弃义、忤逆之事,并恭迎西匈奴单于于单。

    ………………………………

    合黎山以西五十里,弱水河畔,汉军甲塞。

    此地,原本是谷羌的一个营寨,地势险要,控扼弱水,在去年秋季,人击破盘踞在此的谷羌一部,尽掳其民,然后汉军在此建立一个小型的要塞,并在整个秋天不断坚固和扩建,并将之命名为甲塞。

    意为汉军前沿第一座塞城。

    经过数月的加固和扩建,甲塞的防御如今已经有模有样了。

    塞中建有三座烽燧台和两座箭楼,城墙也足有一丈多高,足可抵挡敌人的奇袭。

    塞中更驻扎了一个加强的司马部队。

    有一个陌刀队和数个弓弩队,塞内还有数口水井,并储存了足够全司马食用数月的粮草。

    此塞建立后,汉军就牢牢的控制住了弱水中游,并有了窥伺弱水下游乃至于居延泽的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