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抢在了其他所有人之前,得到了这个建储之功。

    自古以来,除了扶立之功,拥立之功外,就数建储之功所获收益最大。

    当初,壮武候宋昌不过是个代国的中尉,连个左庶长都不是,不过是因为鼓励先帝前往长安即位,就得到了天大的功劳,得以封为壮武候。

    还有,当年,建议立储的那些大臣,现在,还活着的基本上最起码都做过九卿,两个比较出色,甚至先后为丞相(张苍、申屠嘉)。

    这么一想,刘舍的心脏就忍不住砰砰砰的直跳了起来。

    天子的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是叫他赶紧回去纠结党羽,一同造势,然后再来上奏天子,请立刘德为储,那时候,天子就会顺水推舟,然后这功劳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于是,刘舍立刻起身,躬身退着,下去找那些闲散的彻侯和大臣去了。(未完待续。。)

    ps:  嗯,目测今天就这一更了,剩下的作为存稿明天发吧~没有存稿的话,我没办法做到每天4更~嗯,请大家见谅,其实今天也差不多更了8000字了啦 …0…

第两百四十六节 太子刘德(2)

    刘德站在草庐旁,深深的呼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一身白色孝服,让他在这个山脚下显得很显眼。

    远处,阡陌连野,居住于此的百姓,也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此时,弋阳的粟米已经进入了距离收获最后一个月的冲刺。

    “铸钱作坊到现在已经铸出了多少五铢钱?”刘德问着站在他旁边的张汤。

    “殿下,目前作坊中已经铸出了两千一百万钱,按照您的吩咐,臣将它们全部锁在了少府的密室之中……”张汤躬身回答道,想了想之后,他又禀报道:“只是,殿下,铜不多了,剩余的铜只够最多再铸八百万钱左右……”

    “这样啊……”刘德揉了揉太阳穴,这个问题确实是难办。

    相对于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超过两百亿的各种铸钱,区区三千万不到的新五铢钱,撒进市场里,别说撬动全国的货币市场了,连关中的货币市场,它都撬不动,就像一滴水,滴入海洋之中,转瞬就会无影无踪。

    可是,铜在此时,属于贵重金属,想要弄到铜,对现在的刘德来说,难度很大。

    特别是这几天在弋阳守灵的时间,让刘德能有时间,完整的系统的去阅读那些藏在石渠阁和少府中的各类工程学著作和记录工匠们冶炼矿石和开采矿石的档案。

    通过对这些书籍和档案的翻阅。

    刘德知道了一件他过去以为很简单,但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情——铜矿的开采。

    在少府的文档记载中。刘德看了很多的矿工采石记载。

    在石渠阁中保存的秦代与汉代的金属冶炼类书籍中,刘德看到了矿石提炼与冶炼的记载。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告诉刘德。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挖矿也好,还是冶炼也好,都是一场与时间的比赛,一次耐力的考验甚至还要运气的眷顾。

    否则,辛苦大半天,最终可能是一无所获。

    譬如说。刘德在少府的文档里就经常看到‘某某伐薪一日,烧山两日,得铜石三百斤’的记载。

    刘德找了少府的官员求教之后。发现,在这个时代,采矿,即使是露天开采的铜矿。也并非他以前想象中挥舞着锄头和镐。把矿石挖出来那么简单。

    事实上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能锋利和坚固到能凿开上千斤甚至上万斤的矿石的工具。

    这个时代又没有炸药。

    唯一能征服那些坚固的矿山的方法只有一个——烧山。

    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两三天不间断的用柴火烘烤岩壁,岩壁冷却之后,矿石自然会在物理规则下自然剥落。

    这还只是开采露天的矿石。

    若矿脉深埋在地下,那就要用人命去填。

    一个在矿井中劳作的矿工,寿命最多只有三十岁……

    譬如春秋时期楚国的铜绿山矿脉。死在矿井里的矿工,不计其数。

    刘德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吴王刘濞在豫章郡的那两座大铜山上会有三十多万人在工作。

    没有这么多人一年不停歇的挖矿,怎么满足得了吴王刘濞的铸钱买卖的需求?

    甚至,可以说,吴国贵族的奢侈生活和百姓的安逸,是建立在数十万矿工的血泪之上的。

    吴王刘濞建国几十年,采掘豫章那两座大铜山也有差不多三十年时间了,期间,死在矿井内外的矿工该有多少?

    刘德甚至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前世,吴王刘濞一败涂地,狼狈逃回吴国,可是吴国百姓却没有几个真正愿意为他效死的,于是,刘濞流亡闽越,被闽越所杀,头颅被送到了长安。

    倘若刘濞真的外界所传说的那样,对吴国百姓广施恩惠,免赋免役,怎么会是这么个局面?

    要知道当初项羽死后,整个南方思念项羽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抗拒汉室的抵抗力量直到汉室建立后依然还零星存在。

    若刘濞真的做到了爱民如子,绝对不会是那么个下场!

    刘德知道,自己找到了刘濞问题的答案了。

    豫章的两座大铜山,想要维持开采规模,保持刘濞对天下铸钱生意的优势地位,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补充矿工。

    因为,少府的记载中非常详尽的说明,一个矿工在矿山中只能劳作到最多三十岁,然后就会各种疾病和病痛都出现,夺走矿工的生命。

    其他矿难山崩什么的一旦发生,更是马上就会吞没掉矿工的性命。

    所以,汉室皇室的矿山,所用矿工全部是罪犯、赘婿和犯官的亲眷。

    这些人死了就死了,朝廷也不会心疼。

    但刘濞的那两个大铜山,仅仅矿工,就起码需要十几二十万。

    刘濞的吴国不过三郡五十三城,真要跟朝廷一样,靠刑徒、赘婿和犯官的亲眷开采,他去那里找那么多罪犯来?

    而且如今天下安定,流民几乎绝迹,刘濞想像他立国之初那样招徕那么多流民给他工作已经不可能了。

    那么,留给刘濞的路只有两条。

    一是学后世的大英帝国,派遣军队,攻击三越,为他的矿山抓回足够的矿工。

    二是……挖掘内需,将治下子民送去矿山。

    三越现在是刘濞的小弟、跟班,刘濞怎么可能去攻击他们?

    这么想着,刘德就摇了摇头,政客的无耻和残暴,刘德早就有过切身体会了,但当他明了吴国美丽谎言下面真实的残酷后,他还是有些震惊的。

    “刘濞开采豫章铜山数十年,从开始到现在,死在铜山中的矿工有多少呢?”刘德知道,这是一个永远都不答案的问题。

    “河东郡的百万斤钢铁计划必须要缩减了,改为一年十万斤吧……”刘德在心里思索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刘德不可能跟刘濞一样,为了自己的私欲或者别的什么,将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百姓往火坑里推。

    想要实现他过去的那个宏伟计划,就得解决矿石的开采技术问题,最起码,不能再跟现在这样低效费时,还要用人命去填。

    这时候,王道过来禀报道:“殿下,常山王与河间王来了,您是不是过去迎接一下?”

    刘德闻言点点头,对张汤道:“卿也一起来吧……”

    然后,就带着张汤一起走出草庐。(未完待续。。)

    ps:  今天肯定是4更的,每天8000字~

请假条

今天状态太糟糕了~~~~~~~~心里面不知道怎么的很烦躁,完全没精神码字~加上有点胃疼~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厚着脸皮跟各位读者老爷请个假~今天的欠下的3更,明天后天一定还上~(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七节 太子刘德(3)

    刘德带着张汤,在卫兵簇拥下,走出所住的山谷。

    已在门口等候着的刘阏立刻迎上前来,微微躬身行礼问好:“皇兄……”

    刘德颔首回礼,也迎上前去,拉住刘阏的手,问道:“皇弟,都准备好了吧?”

    “回皇兄的话,臣弟已经准备好了!”刘阏微微低头答道。

    地位的差距,已经显现出来了。

    对刘阏来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刘德能在生母陵墓边起草庐守陵,而他却必须在长安城的王邸待命,甚至,未得天子或太后诏命,连皇宫都不能擅自进出。

    “这就好!”刘德点点头,问道:“见过皇祖母了吗?”

    “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