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大部分甚至自出生起就是别人的家奴,只知道伺候主人,没有谋生技能。

    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没有家,没有亲人可以投靠了。

    假如刘彻做个圣母,那么可以预计,这个冬天,长安的街道上会多出许多冻死的可怜人。

    幸亏,重生过一次,是以刘彻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个事情。

    他转身对王道吩咐着:“王道啊,你传孤的命令,让思贤苑里的父老乡亲们,好好的教一教这些可怜人怎么种田,怎么耕作,怎么收获和储藏吧……至于,他们的吃穿用度……”

    刘彻想了想,道:“每人发一百钱,一石粟米吧,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去赚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道理是很简单的,刘彻也不打算滥发善心。

    刘彻暂时计划让他们在思贤苑里帮着做农活,放牧鹿什么的,放鹿一天能有五钱工钱,一个月下来就有百五十钱,足够支撑这些人活命了。

    至于将来,就看这些人的造化了!

    “诺!”王道闻言点点头记了下来。

    刘彻的处置,却让身边的张汤和汲黯颇为惊讶的对视一眼。

    他们此刻发现,对于太子,尽管他们估计的足够高了。

    但,太子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却还是常常的出乎他们的意料。

    特别是汲黯,作为官宦世家之后,他很清楚,太子的这个处置,几乎堪称完美。

    “至于那一千多顷土地……”刘彻呵呵一笑。

    他自然知道,这是皇帝老爹给他的一个考验。

    关中田价那么高,一亩土地动辄就是好几万钱。

    这一千多顷,十万多亩。差不多是十几万万钱的财富,换了任何人都把持不住。稍微有些贪财的人,都恐怕只要有机会就吞进自己肚子里。

    但刘彻是太子。

    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就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和自己的得失。

    而是要放眼天下。

    稍稍思索了一下,刘彻就吩咐道:“将所有田亩造册,然后,行文内史衙门,就说,孤说了,让内史衙门再抽调一批官田出来。两者合之,授田给关中无地农民吧……剧卿……”刘彻看着剧孟,命令道:“此事。孤就交给卿去办了!”

    剧孟闻言大喜过望。

    授田啊!

    谁不知道主持授田就是捞取政治声望的最佳途径?

    当年的晁错就是辅佐北平侯张苍举行了一次授田,从此才正式进入朝堂的!

    “家上,臣乃粗鄙之人,做这个力有未逮啊……”剧孟想了想。强行压住心里的激动推辞道。

    他自然知道和清楚自己的斤两。

    这授田。可不是小事情。

    在汉室历史的前四十年中,授田就是最重要的国策。

    汉室天子通过年复一年的授田,将自己的威权和触角深入基础,进入亭里,尤其是关中,整个基层政权,就是在授田之下,完全被汉室天子控制住了。

    像这样的大事。在过去,是丞相亲自主持。天子直接过问,三公九卿密切配合,就这样,还常常闹出问题。

    因为,谁能授田谁不能,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症结。

    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剧孟就记得自己小时候授田时的盛况。

    那时候,啧啧,整个家乡,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分家。衙门前排满了申请单独立户的百姓,为了抢到一个授田的名额,械斗、仇杀是有发生。

    刘彻呵呵一笑,这个事情,还真要靠剧孟去做。

    原因很简单,除了剧孟手下的游侠们之外,还真没多少人能摸得清楚现在关中的底层百姓的现状。

    毕竟,汉室最后一次授田,距离差不多十一年了。

    当然,刘彻也清楚,授田这种事情,做好了,是大功,一旦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幕后交易,那就要成一个笑柄了,甚至还会彻底的失掉现有的民心。

    毕竟,给了百姓希望,又将之打碎的,是天朝的廉租房啊!

    想想看廉租房最后变成什么了?

    刘彻可一点都不希望,自己这个太子的名声在民间最后变成了君子剑。

    于是,刘彻道:“卿放手去做就行了,孤会让汲黯在一边盯着的,遇到困难,卿也可以直接来找孤!”

    剧孟这才点头道:“诺,臣必鞠躬尽瘁!”

    想了想,剧孟又请示道:“敢问殿下,对授田可有训示?”

    刘彻想了想,道:“暂时,三个标准吧……”

    “其一:年入五千钱以下之家庭,没有犯罪记录的!”年入不足五千钱,这是汉室标准的贫困界限,五千钱以上,证明这个家庭可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最起码能吃个半饱。但五千钱以下,在关中就真的是标准的穷人了,通常这样的家庭都处于崩溃边缘,遇到难关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其二:家中有男疫于王事者!”这自然是政治正确,也是过去授田时的首先考虑对象,毕竟,这些家庭是汉家是刘氏真正的铁杆,是真正的自己人,那当然要照顾了。

    “其三:有在边关轮戍者,或从军伤残者!”这一条,过去并未有,但刘彻却刻意加上,只为了激励和鼓励那些曾经远赴长城戍边的军人,证明,刘氏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勋。

    刘彻淡淡的道:“此三条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家中必须确实没有土地,或者田亩数量人均不足十亩者!”

    “先这样安排吧!”

    这一次授田,规模很小。

    即使是少府再拨相同数量的官田凑个二三十万亩,意义也不太大。

    最多不过能安置二千户人家而已。

    相对于关中各县动辄万户的人口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但这却是一个希望。

    一个让人期盼的希望。

    再没有比农民对土地更加热爱和期盼的人群了。

    “再补一个规定,此次授田所有田亩,必须耕作十年以上,才能归属授田者,十年之内,这些土地不可交易,不可变卖,不可典押!”刘彻想了想补充道。

    这是自然,不然某些‘无产阶级’,譬如游侠啊地痞啊,疏通一下关系,拿了土地,转手变卖给富商或者贵族。

    刘彻又不是散财童子,怎么可能给他们钻这个空子!

    “颜异,这事情,明日早上入宫之时,跟父皇详细汇报吧!”刘彻看着颜异道。

    “诺!”

    “至于那些店铺,能卖就卖掉吧……”刘彻想了想,又道:“实在卖不掉的,让王道去打点吧!”

    他确实有些缺钱了。

    这马上就到年关了。

    中国人过年,自然是要发红包的。现在,他这太子宫上上下下,官员、侍女、宦官、卫兵,加起来足足有近千人。

    光是这些人的红包和年终奖,就不是一笔小数字。

    然后,陈阿娇那里,还有身边现在跟着的女人什么的。

    不给点奖金,发点福利也不像话。

    然后,新的一年,自然还要给新的官服和绶带……

    刘彻粗略的算了一下,单单是过这个年,他就要开支将数百万钱。

    然后,还有薄皇后的生辰,也要花不少钱。

    林林总总算起来,年前年后,不花个千来万,估计是hold不住的。

    这还是尽量节省,刘彻自己没怎么铺张浪费的结果。

    前世,刘荣当太子,一年下来,太子宫开支近亿钱!

    王道却是很高兴的点头。

    汉室向来就有用宦官打理太子产业的传统。

    “对了,孤的汤沐之费,少府什么时候转过来?”刘彻对汲黯问道。

    身为太子,自然不可能全是支出,没有进项。

    刘彻身上现在可是挂着鸿固原、长陵、华阴等十个县的食邑,保守估计,这十个县两三千万钱的食邑租税还是有的。

    “回禀家上,岑明府已经行文给臣了,说是明岁十一月大概能转来!”汲黯躬身答道。

    刘彻点点头。

    汉室是用颛顼历纪年的。

    这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

    换句话说,在此时,九月是一年最后的一月,十月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是以,史书上有时候会看到,明明都是西元前某某年,但在汉家的史书上却出现了两个年号。

    刘彻挠了挠头。

    老实说,颛顼历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时代了。

    这个两三年前的老黄历,对于现下的气候,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了。

    因为,你要知道,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