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此时,晁错的处境,正应了那句话,墙倒众人推!

    不至是以前的敌人和政敌围攻他,因为推行政策得罪过的人恨他。

    甚至就连过去的盟友、下属甚至一手扶持起来的丞相张欧也翻脸不认人,落井下石了!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八个字,现在的晁错,应该是最有体会的人!

    晁错见到刘彻,他下意识的低着头,想要疾行而过。

    现在,他非常落魄,因此,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在这个时候被太子看到。

    但刘彻却笑着迎了上去,微微躬身道:“晁大夫见了孤怎么躲啊?”

    晁错微微一愣,颓然道:“臣不敢,只是臣还尚有要事……”

    刘彻却拦住他,道:“晁大夫,如今,天下皆曰可和议,独卿与孤皇父,不得和议!”

    晁错闻言,抬起头看向刘彻。

    直到发现刘彻一脸正色,不似消遣,这才终于相信,刘彻并非是在等着看他笑话,而是真的来声援和支持他的。

    事实上,刘彻此刻出现在这里,就是来给晁错打气的。

    削藩策,无论如何,都是为巩固中央政权,加强君权而推行的。

    或许推行过程太过于激进。

    但,在此世,刘濞起兵造反的主因,却并非是削藩,而是在绝望下的反扑。

    这一点,不是傻瓜都看的出来。

    现在,朝野之间充斥的和议言论,其实不过是晁错过去的敌人以及一帮胆小鬼加上被刘濞收买的人在搅合罢了。现在对晁错的指责和对削藩策的攻忤,也都是在牵强附会

    前世的事实也证明了,杀了晁错,只会助长刘濞的嚣张气焰!

    晁错没死前,刘濞尚且还要假惺惺的说什么清君侧,晁错一死,就把清君侧的招牌丢掉,自称东帝,更放话要打进长安,过一过皇帝的瘾。

    即使今生事情有变,晁错一死,刘濞就罢兵。

    但,刘彻清楚,这样对未来的伤害才是最大的!

    因为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长安的君权从此就将沦为笑柄,诸侯王从此就不会有什么人正眼瞧长安了,甚至会出现政令不出未央宫的尴尬局面。

    而到他登基以后,这个局面会更加恶化,甚至就是出现什么类似东周时期,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变故也说不准。

    因此,刘彻非常清楚,现在的局面,其他所有人都可以赞同和议,唯独,他这个太子和他的皇帝老爹以及晁错不能赞同和议。

    因为和议就是在要他们的命!

    一如后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孙权所说的那样。

    和议了大臣们还是大臣,照样高高在上花天酒地,唯独皇室,将威风扫地,至于晁错,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当然,前世。因为刘濞的狂妄,将汉室逼到墙角,恼怒下的皇帝老爹直接下令长城的俪寄军团和陇右的骑兵集群参战。迅速的碾压了叛军。

    但今生,刘彻也不敢确定,刘濞会不会见好就收?

    而这个风险,刘彻不敢冒,除非他愿意将来当个傀儡天子,做个儿皇帝!

    是以,无论如何。晁错都不能跟前世一样死掉,被当成牺牲品。

    万一刘濞脑子开窍了,或者他手下的人说服了刘濞。接受了朝廷的道歉,拿着已经收获的东西退兵,那可就真是大事休矣!

    ………………………………

    晁错此时,心里真是百味嘈杂。

    过去。向来视为心腹的赵禹倒戈了。一手扶上台的丞相张欧翻脸了,左膀右臂们如今也视他如同瘟疫,唯恐避之不及。

    在这个时候,过去他不曾正眼瞧过,一直不怎么欣赏的太子却在这样的时刻,说出了‘天下皆曰可和议,独卿与孤皇父不可’这样明摆着力挺和支持的话。

    想到这里,晁错就忍不住老泪纵横。眼角都有些湿润了。

    刘彻却是微笑着伸出手,对晁错道:“走吧。晁大夫,与孤一同去面圣吧!”

    现在,刘彻知道,必须说服皇帝老爹,让其抛弃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和议念头。

    因为,这次叛乱,只能用铁和血来镇压。

    长安与刘濞之间的问题,在于,要嘛长安从此君临天下,对诸侯杀生予夺,要嘛,更换天子……没有第三条道路。

    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可能有!

    而对于说服自己的皇帝老爹,刘彻信心十足。

    晁错却感激的道:“诺!”

    然后就亦步亦趋的跟在刘彻身后,恭顺无比。

    只是,晁错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口问道:“家上,您不是与太仆相交莫逆吗?何以要帮臣?”

    刘彻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晁错以前这么聪明,他又把话说得这么透彻了,晁错怎么就不能理解?

    这事情不是过家家,更非是可以用私人感情来衡量的小事情!

    这是关乎生死,决定未来格局的国家大政!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情面可讲,没有道德可言。

    简而言之,跟匈奴人能和亲,那是因为匈奴无法威胁汉室的根本,而与刘濞和议,哪怕不付出任何代价,只是赦免了刘濞,都会动摇整个汉室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从此天下就将进入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

    历史上,东汉末年的群雄混战,唐末的军阀藩镇,都是中央政权威信扫地后的必然结果。

    刘彻却不知,此时,统治者们还没有这样的认知。

    虽然有着东周的教训,但这教训还不够深刻,而且距今也太过遥远。

    是以,不管皇帝还是大臣,都认识不到,对诸侯妥协的后果。

    就连晁错这样的人杰都意识不到。

    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眼界与格局的局限。

    刘彻自然想不到这一点,但他却有着一颗影帝的心,因此闻言大义凛然的道:“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何况此事关乎社稷根本,孤不得不为社稷考虑!”

    说话间,刘彻就带着晁错走了自己老爹寝殿门口,早有宦官在此等候了,只是那宦官看到刘彻身后的晁错,难免有所意外,脸上颇有些为难。

    刘彻无奈,只能对他道:“公先去通秉父皇罢!”

    对方这才点点头,进去通秉。

    不多时,那宦官就出来道:“陛下请太子与御史大夫觐见……”

    走进寝殿,刘彻就发现,还挺热闹的。

    太仆袁盎、丞相张欧、中尉陈嘉都在。

    刘彻朝他们微微颔首致敬。

    这些人起初还笑脸相迎,但看到跟在刘彻身后的晁错,却不由得脸色一沉。

    见此情景,刘彻也不免在心里吐槽了起来:晁错啊晁错,你这人缘到底有多坏?

    袁盎也就算了!

    他一手扶持的张欧也背弃了他。

    甚至就连刚刚被启用的周亚夫以前的副手,中尉陈嘉也对晁错没有好脸色!

    用举世皆敌来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但一个最佳MT的评价晁错却跑不了。

    假如不是因为害怕蝴蝶效应。导致出现刘濞接受和议。

    刘彻真的真的不愿意趟这淌浑水!

    心里虽然腹诽着,但表面上刘彻还是不动声色,跪下来叩首道:“儿臣拜见父皇!”

    晁错也跟着跪下来。道:“臣晁错拜见陛下!”

    天子刘启此时却看着跟着刘彻进来的晁错,非常好奇。

    就在方才,不久之前,可能一刻钟之前吧,当周亚夫陛辞离去,准备出城去与将军、校尉、司马等军官沟通明日的出征之事。

    晁错就提议了,要求他这个天子御驾亲征。如先帝扫灭济北王叛乱一样。

    若是以往,天子刘启说不定还会兴致勃勃。

    但此时,他却根本没有这个心思了。

    吴军势如破竹。只用三天就打到了棘壁城下,棘壁的求援血书一日之内连来七封。

    现在的天子刘启,哪里还有御驾亲征的念头?

    这兵凶战危的,若是有个万一。怎么办?因此。他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晁错的提议。

    然后,晁错就黯然出宫。

    不想,这才过了一刻钟,他又回来了,还是跟在太子身后!

    难道说太子也支持朕御驾亲征?

    带着这样的疑惑,天子刘启问道:“太子与御史大夫联袂而来,可是有事?”

    心里却不免有了些不满。

    刘彻再拜,道:“启禀父皇。儿臣乃是听闻,朝中有大臣言及可与吴逆和议。废削藩策,不再惩处吴逆,不知可有此事?”

    “有!”天子刘启点点头,然后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