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一样不能动弹,但起码,重甲步兵在防御的时候,能起更大的作用!

    而,眼前的一切,却让周亚夫重新拾起了那个年少轻狂时的狂想——打造出一支像铁墙一样碾压敌人的骑兵。

    而具体到目前的局势,周亚夫知道,这个小小的改变,会导致什么。

    那就是只要有足够的那种铁马套——周亚夫还不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暂时先这么称呼着。

    那么,他的这十万大军中的主力骑兵,就能提前一到两天到达梁国。

    在现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援军能早一天到达战场,所起的作用,自然是毋庸置疑,最起码,能大大鼓舞梁**队的士气,甚至能改变整个战场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只要有足够的那个东西,他的骑兵,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穿插作战,甚至能出现在敌人预料之外的地方。

    “果然是神器!”周亚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刘彻道:“家上,此物不知现在有多少?”

    刘彻呵呵的笑了两声,道:“其实在去岁八月中旬的时候,孤的大臣宁成与张汤就已经初步的弄出此物了,只是当时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是以没有大规模的生产!”

    对于马蹄铁,刘彻重生之后,就一直在关注。

    考举以后,有了足够的人手,他立刻就将这个事情立项,交给了宁成负责。

    即使是在河东的那些日子,刘彻也从未放松过对这个项目的监督。

    到八月中旬,第一副可以实战的马蹄铁被制造出来。

    只是,当时还是有些技术问题,譬如结构和设计上的缺陷,才没有大规模生产。

    直到上个月月初,刘彻抄了杜家等几个商贾家族,除了财富和土地外,刘彻获得的最大好处,就是数百名工匠。

    有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加入以后,马蹄铁项目迅速成熟。

    到今日为止,已经铸造出了一千套马蹄铁。

    足够武装出一支能进行闪电打击的轻骑兵了!

    本来,刘彻以为吴王刘濞会跟前世一样,等到正月才会起兵,因此,也并未太过急躁的督促,甚至为了保密,连少府的工匠都没有抽调。

    可惜了!

    是以,刘彻也非常惭愧,他低着头叹道:“因为时间和工匠不足,目前只制造了一千套……然,孤相信,接下来三天,少府应该能紧急生产出大概三千套,然后随辎重一同送往前线,相信,太尉到睢阳时,就能有一支可用的铁骑了!”

    “一千套?是有些少……”周亚夫遗憾了一声,但他随即道:“但却也帮了臣的大忙了,请家上立刻将那一千套送来……”

    刘彻笑道:“孤早就准备好了!”

    “此刻,运送着马蹄铁的马车,已经在军营外了!”

    “哦,此物原来是叫马蹄铁啊……”周亚夫赞道:“这名字取得好!非常贴切!”(未完待续……)

    PS:今天晚上去挂水了~打了针,药物影响脑子,很不灵活~从十点写到现在,才算写了一章,悲剧呀~

    昨天跟今天欠的,我明天后天肯定补上~

    明后两天,每天都是1w+

第三百零八节 嘱托

    将一千套马蹄铁交付给周亚夫,同时,还将几十个已经掌握了怎么钉马掌技能的工匠也移交以后。

    周亚夫忽然拜道:“家上,臣有一个不情之请,请家上答应!”

    刘彻连忙扶起周亚夫,笑道:“太尉但请直言,孤自无不许!”

    周亚夫躬身道:“臣听闻家上之臣,门大夫剧孟,为故雒阳‘有德望之豪杰’……因此,厚颜向家上借调此人!”

    刘彻闻言,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甚至,即使周亚夫不提这个事情,刘彻也会想方设法把剧孟送到前线去。

    当然,周亚夫那个‘有德望之豪杰’的说法,倒是跟后世的‘有活力的民间组织’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亚夫闻言,心里大喜。

    有了剧孟帮忙,此去平叛,把握就又大了几分!

    原因很简单。

    无论是汉军也好,吴楚联军也罢。

    事实上,对雒阳以东都不是很了解。

    哪里有小道,哪里有河流,哪里水不深,适合泅渡,都未必清楚。

    即使到了当地,找人做向导,也未必知道所有的事情。

    也就只有那帮整天吃饱了没事干,到处溜达的游侠才清楚。

    其次,民间的游侠,向来就是秦末以来历次战争的积极参与者。

    游侠儿们可以充足斥候、细作,深入敌占区,从事侦查和破坏等许多工作。

    作为将门世家。周亚夫自然清楚,知己知彼这四个字的重要性。

    而剧孟是雒阳游侠的总头目,在雒阳那边有着崇高的声望。

    毫不夸张的说。有了剧孟,就能将几乎整个雒阳以东的游侠儿控制在手中,给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

    于是,天子刘启就任命剧孟为奉车都尉,随周亚夫出征。

    刘彻自然高兴不已!

    奉车都尉,哪怕只是个名义上的奉车都尉。都代表着,他的手第一次能光明正大的伸进军队和宫廷之中,以后就可以用剧孟的名义来培养军中的势力。甚至还可以进行一些过去他怕犯忌讳而不敢进行的研究。

    譬如,对床子弩的改进以及明光铠、鱼鳞甲一类甲胄的研究。

    因为,奉车都尉,有这样的权力!

    作为皇帝身边的亲信武官。这个职位在汉室的皇家武力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你可以将之理解为后世天朝的8341部队的指挥官。一般是负责皇帝安保工作。

    譬如,后来霍去病死后,其独子夭折前,就是担任着奉车都尉的职位。

    借着剧孟被任命为奉车都尉,随军出征的机会,刘彻于是趁机提出,将他的太子卫队派上前线。

    理由自然是打着报国的幌子。

    但实际上,却是想要让自己的卫队去锻炼一下。见见血。

    刘彻很清楚,这次吴王叛乱。可能是最近十几年以来规模最大代表了当代最先进战争艺术的战争了。

    镇压了刘濞以后,汉室就将进入长达十几年的和平种田期。

    不趁着这个机会,让自己手下去见见世面,为将来培养新型的军官做准备。

    恐怕,以后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而一支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部队,再怎么吹牛逼,其实都是花架子。

    对于刘彻的这个请求,天子刘启是无所谓的。

    刘彻的太子卫队,加起来,也就三百人,就算全派到前线,也不过是如一滴水掉进大海,瞬间就会无影无踪。

    况且,根本不可能全派出去。

    最多也就是一百人左右。

    因此,这种无关大雅的小事,天子刘启稍稍点头,算是答应了。

    刘彻却是高兴坏了。

    派卫队上前线,其实,刘彻也知道,他们不可能真的上阵冲杀,肯定会被当成大熊猫给保护在中军帅帐,作为周亚夫的亲卫队。

    但,这就是等于在周亚夫身边放了一个战场观察团。

    等他们回来,将战场上的见闻与两军争锋的过程得失总结出来,再不断的推演。

    假以时日,未必不能锻炼出一支精干的参谋团队。

    对刘彻而言,这才是他所看重的。

    因此,他立刻就决定,将他手下那些有些军事才华的家伙都派出去,混在那一百多两百随军的卫兵中,一边观察战场变化,一边跟随周亚夫这样的名将学习。

    这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可不多!

    嗯,义纵和他的小伙伴们,还有一直被闲置着的公孙贺、蛊臬柔等,可以全部送上去!

    将来,或许,能从这些人中走出一批将军什么的呢!

    ………………………………

    这时的棘壁城,却时一片肃杀的场景。

    多达十万的吴楚联军,将棘壁围得水泄不通。

    短短一天的围城战之中,棘壁守军就已经战死了数百人,负伤者近千,至于民众的死伤,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

    棘壁城的守军将领是梁王刘武的亲信心腹张羽。

    此刻,张羽站在棘壁的城头,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吴楚大营,脸上的肌肉都崩的紧紧的。

    五天前,得知吴王起兵谋反的消息后,他就立刻被刘武委任为棘壁城守,带着三千梁军,进驻了棘壁,同时,开始整军备战,加固城墙,预备守城所用的箭矢、砖石以及柴火,更派人放火烧掉了城外的树林。

    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