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墨家诸子的代表作和其思想的著作,在石渠阁的档案馆里,保存了不少。

    毕竟,当年墨者是秦国除了法家外,最大的一个政治派系。

    其支脉甚至形成了农家和名家这样的流派。

    是以,至今,石渠阁中依然收藏了墨家的《墨子》七十一篇,《隋巢子》六篇《胡非子》三篇《田俅子》五卷。

    他过去年轻时,曾经读过这些墨家论著。

    坦白说,有些言论,他很赞成,但有些言论,那就实在是恕难接受了。

    就拿墨家宣扬的忠来说吧。

    在他这个皇帝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居然敢把皇帝放在国家和人民之下……

    身为太子,与这样一个激进且偏执的派系往来过密,可不是国家的幸事!

    是以,他决定好好敲打一下刘彻。

    刘彻闻言,心里一惊。

    老实说,他也是看到水被搅混了,才干一次征辟四五个墨者。

    打的是浑水摸鱼的主意。

    哪成想,皇帝老爹居然这么关注他!

    他不知道该说多谢父皇垂恩,还是吐槽这个老爹正事不干,专门盯着自己儿子的**呢?

    没办法,刘彻也只能掏心掏肺了。

    不然,万一让皇帝老爹以为他是倾向墨家的,那就完蛋了!

    这差不多就跟米帝的总统候选人被人揭发出曾经是GCD同情者一样糟糕。那可就不仅朝野都要一片哗然,许多原本支持他的人估计也会考虑换个太子这种选择了。

    于是,刘彻跪下来答道:“回禀父皇,儿臣征募那几位墨者,是想借助墨家的一些特长……”

    刘彻想了想,水力锻压这种事情,现在影子都没有,而且相对此时来说,太过科幻了,说出来,老爹也未必会相信可以借助水力来铸造一种天下无敌的铠甲。

    化肥就更是玄幻了!

    根据刘彻的了解,现在懂得施肥的农民,都已经是高技术人才,会给土地堆肥的,已经算是种田小能手了。

    此时的农业技术,连精耕细作的天赋都没点好呢!

    唯一靠谱的,恐怕就是犁具了吧!

    据刘彻了解,目前关中的地主阶级已经有不少开始用耕牛来耕地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耕牛耕地这种高大上的事情,还缺乏一种有效的农具来配合。

    于是农民们索性就发明了一种二牛抬杆的耕地方式。

    这种耕地方式,顾名思义,是用两头牛拉一个铁制或者铜质的犁辕,需要三个人配合,一个牵牛的,一个坐在杠上维持稳定的,还有一个扶犁的。

    就这,还被农民认为是不传绝技!

    要不是这次编篡新神农,商容等人跑遍了关中,从弋阳和谷口等地的老农那里学来了这一招。

    恐怕,这个东西,还被人当成黑科技收藏着。

    刘彻看了以后有些无力吐槽了。

    三个人两头牛,且不说这样要浪费多少人力和畜力。

    就那个犁地的的农具,也设计的极不科学,并不符合动力学。(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节 马耕

    于是,刘彻就将他见过的二牛抬杆耕作方式,对着自己的老爹简单的描述了一阵。

    然后,刘彻道:“商君以来,牛耕渐成主流,以畜力,而非人力耕作,是当初商君耕战体系中,耕之战略的主流,可最近数十年,耕作方式停滞不前,甚至连牛耕都不曾普及,儿臣常常为此扼腕叹息,而最近新发现的这种二牛抬杆的耕作方式,却让儿臣有所启发,若能制出一物,使牛耕更加便利、简单、有效,仅此一物,就可抵数个郑国渠!”

    听完刘彻的话,天子刘启也陷入了沉思。

    别以为皇帝不懂耕作、种田!

    实际上,刘家的天子,虽然算不上种田小能手,但对农事一点都不陌生。

    太宗孝文皇帝十三年春,下诏: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栥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由此恢复了西周天子亲耕籍田的传统,并成为一个制度。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这个制度是得到了坚决的执行的。

    皇帝下地耕作,可不仅仅只是做样子,而是真的下地摆弄过庄稼的!

    窦太后的眼疾,也是那时候天天摆弄针线,落下来的!

    作为太宗孝文皇帝的继承人,储君,当今天子没下过地,耕过田,那是骗人的!

    时至今日,这个天子亲耕籍田的制度,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做样子的仪式。

    但是,早年的经历。使得刘启对于百姓的生活一点也不陌生。

    尤其是太宗孝文皇帝还是一个喜欢手把手的教自己儿子的天子。

    刘启至今记得,当年先帝,一边带着他们兄弟在宫中的籍田里拔草、浇水。一边就将许多的知识以及道理灌输给他们。

    是以,刘启对于农事一点也不陌生。

    相反,还挺熟练。

    “太子想恢复商君的牛耕政策?”天子刘启问道。

    “是!”刘彻自然也不隐瞒。

    “难呐!”天子刘启忽然站起来,叹道:“太子可知,何以秦代能普通使用牛耕,而我汉室却只能以铝粑人力耕作?”

    老爹这么一问,刘彻也愣住了。

    刘彻不是那种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家伙。

    前世十几年诸侯王生涯。让刘彻看了许多书,对于先秦时代的历史也有所了解。

    牛耕,其实不是汉室才出现的方式。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牛耕行为。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其推行的耕战体系中,耕这一块就是以大力鼓励和推广牛耕为中心。

    譬如商鞅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

    意思就是。偷马的死罪,偷牛的罪加一等!

    汉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用以保护耕牛。

    然而,让刘彻奇怪的是,汉室建立以后,对于牛耕似乎不如秦代那么热衷了。

    先前,刘彻还以为是自己的老爹和祖父曾祖都不懂牛耕的意义。

    现在看来,或许情况并非如此!

    刘彻也老实。既然遇到了自己不知的事情,很老实的跪下来。道:“请父皇教诲!”

    “秦人能以牛耕,因为他们有养牛的地方啊!”天子刘启看了一眼刘彻,语重心长的道:“当秦之世,秦王必先西平戎狄,而后,南下中原,就是为了剪除后背之患,更为了获取牧牛马之草场!”

    “至我汉家则不然,河南之地落入匈奴之手,代北只所,更是苦匈奴久矣,欲牧牛而不得,别说牛了,马都很少!”

    听着老爹的话,刘彻心中也是震撼不已。

    原来如此呀!

    刘彻这才明白,为何等到了小猪统治,对匈奴开战以后,民间耕牛渐渐的兴盛了起来了。

    很简单,对匈奴战争的获胜,带来了大量的战利品。

    譬如,卫青收复河套地区,一次就为汉室获得了一百多万头牛马,以及一块最好的养马场。

    霍去病历次出征,带回来的牛羊马等更是不计其数。

    而此时,河南(河套)在匈奴人手里,代北、云中等可以养牛养马的地方,却一直受到匈奴的骚扰。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室自然就耕牛与战马奇缺。

    是以,并非是汉室不想学秦人大力推广牛耕。

    而是,汉室没有秦代的条件。

    当秦之世,秦国的先王们不断的与西方的戎狄等游牧民族战斗,好几任的秦王就是死在与戎狄的战争之中的。

    通过与戎狄的战争,秦人获得了大片的土地以及草场,可以蓄养战马和耕牛。

    全盛时期的秦军,吊打匈奴、东胡毫无压力。

    可是,现在的汉室,却没有秦人那样的条件。

    自然也就不可能推广牛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牛,你再怎么憋也憋不出秦代那样兴盛的牛耕。

    刘彻想了想,道:“既然无牛,可以马耕,用淘汰不用的驽马来耕地,应该不比牛耕效率低!”

    没有牛就不耕地了吗?

    刘彻就记得后世的欧罗巴,普遍是用马来耕地的,也没见得马比牛差到哪里去了。

    而汉室因为最近数十年卧薪尝胆,同时也因为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的缘故,建立了许多马场。

    这些马场中的马,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战马。

    实际上,战马的培育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不是什么马都可以成为战马的。

    所以,有相当数量的驽马,流落到了市面上。

    因此,刘彻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