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合过眼了。

    没有办法!

    最近朝廷上的事情特别多。

    赵王刘遂到底该杀还是该贬?

    河南郡的事情该怎么收场?

    还有这天下郡国,千头万绪的事情,他都要盯着。

    不盯着怎么行?

    看看河南郡罢!

    一不留神,地方官都敢明火执仗的杀人了!而且杀的还是太子属臣!

    再看看各地的诸侯王吧!

    这些家伙现在是老实了!

    但以后呢?

    天知道这些家伙会不会在暗中串联?搞什么阴谋诡计?

    眼睛不瞪大一点,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因此,这两日,他是接连召见九卿甚至还派人去长安城里,将那几位已经致仕的先帝时期的元老,请来宫里商议。

    商讨的内容,当然是对诸侯王的压制以及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首当其冲的,就是现在眼下,摆在他面前二封奏疏。

    这第一封,名曰:请建陵邑以强根本疏,讲的就是,弋阳的陵寝主体工程差不多有个样子了,陛下可以考虑广迁天下豪强富户,以实关中。

    想了想,他提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可字。

    汉家天子建陵的目的,就是如此。

    想了想,他在上面补上一句:即命御史大夫照此办理。

    很显然。他现在已经对丞相张欧的办事能力,彻底失去信心了。

    不过。这位丞相本就是他找来的橡皮擦,摆设、傀儡。

    因此。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他将这封奏疏挪开,继续去看下一封,这是一个考虑了许久,也是这两天一直没有合眼的原因。

    这封奏疏是晁错上的。

    名字很直白——请削诸侯王御史中丞。

    自刘濞死后,跳的最欢的就是晁错了。

    这位御史大夫,似乎一点也不满足打败了吴楚的成就。

    他要再接再厉,继续削藩大业,不过。在经历一场战争后,他似乎也不再直接提及削地了,改为削官了!

    不止是要罢免掉诸侯王们的一些官职,不再设置,更要收权。

    把原先诸侯王们可以任命的官员级别从两千石直接降低到四百石。

    四百石以上,统统都要长安来任命。

    说实话,这个疏很不错,道理也摆的很明白。

    原来刘濞之所以敢造反,就是因为他权力太大。朝廷管不了,所以,为了防止再出现第二个刘濞这样的逆贼,应该收权。罢官,削减诸侯王的权柄,还要加强监管。

    只是。前脚刚打到刘濞,后脚就动诸侯王的奶酪。这让刘启非常犹豫。

    正因此,他纠结了两天。不断的找人商议和探讨。

    经过吴楚造反之后,刘启也开始不愿意再弄出吴楚那样的乱子了。

    更重要的是——太尉周亚夫提兵平灭了吴楚。

    倘若万一再逼反一两个诸侯王,岂非还得太尉上阵?

    几十万兵马放在一个异姓大臣手里,时间久了,会不会出问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话刘启虽然不知道,但刘氏过去五十多年的历史,用血和生命,告诉了每一个坐在皇位上的天子,枪杆子,必须捏在自己手里!

    不然,自己随时都可能是第二个诸吕!

    是以,吴楚刚刚平定,地方还没肃清,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下诏,让驻荥阳的大将军窦婴打着慰问的旗号,跑去吴地,持天子节‘看望慰问前线将士,有功之臣’。

    想着这些事情,刘启也感觉有些疲惫了。

    于是,吩咐身边的宦官去端来一碗人参汤。

    这两天,他就是靠着人参汤撑过来的。

    在过去六个时辰里,他起码喝了四碗人参汤来提神。

    还别说,效果真是不错!

    宦官们将人参汤端来,刘启喝了之后,感觉疲惫感消失,他又能继续翻阅奏疏了。

    就这样一直忙到后半夜,他才在身旁的一位宦官的劝告下,勉强答应去休息。

    可是,刚一站起身来,他就感觉有些头晕目眩,差点摔了一跤。

    “哎,年纪大了……”刘启摇摇头,若是十年前,别说熬上两天两夜了,就是三天三夜,他也能撑过来。

    但现在,即使靠着人参汤,好像也不怎么给力了。

    身边的宦官都很机灵,一看这情况,连忙上来搀扶。

    但刘启天生好胜,不服输,他用力的推开前来搀扶的宦官,道:“朕,还没老到要人来扶的地步!”

    似乎是想要表现一下自己还是年富力强,正当壮年,区区熬夜根本打不垮他的精神,刘启迈着大步,走下台阶。

    皇帝老子的御榻之下的台阶,按照制度,一共是五十五阶,以符合汉室崇尚五这个数字的意境。

    若在平常,刘启自然是健步如飞。

    可偏偏,此刻,他的精神和注意都因为熬夜以及多次用人参汤反复刺激提神,而变得空前散漫。

    而且,跪坐的太久了,双脚的血管和神经以及反应,都变得很迟钝。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本来就有问题。

    前不久还昏厥过,本来,已经调理过来了,但是,他身体一好,又故态萌发,甚至是变本加厉!

    实际上,在连续两昼夜处理奏疏之前,他刚刚从三个女人的床上爬下来……

    这许多的原因加在一起,导致,这位汉家天子。刚刚击败了吴楚,权势正当鼎盛的皇帝。一脚踏空,从御阶上摔了下去。

    身边的宦官。都是机灵,反应快的人,左右的侍从和护卫,也都是千挑万选的精英,不乏身手矫健的勇士。

    但事发突然,加之皇帝刚刚把前去搀扶的宦官推到一边。

    除非这些人是奥特曼,不然,不是反应稍微慢了一拍,便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

    于是,堂堂汉家天子,富有四海,统帅亿兆黎庶的皇帝,就这么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御阶上滚了下去,头上的天子旒冠首先滚到地上,哗啦啦珠子散了一地。

    刘启在摔倒的瞬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蛋了。朕成了跟秦武王一样的笨蛋……”

    当年,秦武王自持勇猛,居然跑去举鼎,至今依然是书里的反面典型。

    刘启觉得。自己差不多也会成为一个秦武王一样的笨蛋了吧?

    “陛下……陛下……”

    刘启最后听到的是,宦官撕心裂肺的呼喊,他感觉头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流了出来。睁眼一看,鲜红鲜红的。

    “原来。是朕的血……”他叹了一声,随即就不省人事了。

    皇帝摔倒后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殿中官阶最高的少府尚书周循立即就道:“快,宣医官,禀报太后,请人去通知太子、丞相、御史大夫与中郎将,卫尉、章武候,立刻入宫,派人通知南北两军卫尉,即刻起武库戒严,派人封锁未央宫……”

    周循是故中尉周舍的长子,他爹虽然没捞到一个彻侯的爵位,但,关内侯还是混到了,因此,他有这个资格,发号施令。

    发完命令,周循就立刻带着人,跑下台阶,先跪下来叩首,然后,立刻就抱起昏厥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的天子,放到御榻上,平躺下来,只是,在场的人没有医官,因此,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处置。

    做完这些事情,周循将手指放到天子鼻子前一探。

    顿时,他心都凉了半截,天子的呼吸断断续续。

    这是恶兆!

    在场侍从和宦官更是如临末日一般,皇帝摔倒,哪怕是他自己摔倒,周围宦官侍从,也是罪当斩首!

    而倘若皇帝驾崩……

    那所有人都要被族诛!

    一刻钟后,值班的少府医官,提着药箱急急忙忙的赶来,甚至就连巫师,也来了。

    半个时辰后,太后驾临。

    又一个时辰,所有在京重臣,都已经汇聚一堂。

    窦太后脸色严峻,天子的情况很不乐观。

    医官们说,即使救过来,恐怕,也没多少日子了。

    淳于意甚至就告诉她:宜早作准备。

    可这关键当口,太子居然出门晃悠去了。

    真是……这刘家的太子,能不能让她少操点心?

    窦太后终究是跟着先帝从代国入主长安的女人,她拄着拐杖,强行忍住悲伤。

    她眼睛虽瞎,但心没有瞎。

    “中郎将!”窦太后立刻就下令道:“马上传郅卿来见哀家……”

    同时,她也立刻下令,让长乐宫卫尉南皮候窦彭祖立刻率领长乐宫卫队,马上出发,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