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不是傻瓜,都听得出弦外之音。

    许多人,原本心里打算的算盘,顿时就落空了。

    在汉室,没有人敢打赌,皇帝肯定不会知道自己的小动作……

    ……………………………………

    “王道啊……”御撵之中,刘彻闭着眼睛吩咐道:“给朕盯好了,另外,今岁考举,朕会给你那边补充一些人手,你到时候,要负起责来,教导好分配来的新人!”

    情报系统,是一个同样需要科学的部门。

    自然也需要知识分子参与进来。

    后世毛子的KGB里,甚至就诞生过普大帝这样的枭雄。

    因此,刘彻对其很看重!

    “诺!”王道闻言,连忙叩首。

    “另外,你前几天上的那道奏疏,朕看过了,准了!”刘彻淡淡的道。

    王道闻言,立刻就跪下来,哭着道:“奴婢谢陛下!”

    他如何不激动!

    他的那个折子,就是请求,准许他过继一个族侄到他名下,承继香火。

    对宦官来说,再没有这个事情更大的事情了!

    有了后人,死了以后,也能埋到坟墓里去,还可以享受子孙的岁时祭祀。

    “先别急着谢朕……”刘彻挥挥手道:“你记住了,子不教,父之过,你的儿子以后要是跋扈违法,朕首先就找你的麻烦!”

    “诺!”王道叩首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教育好子嗣,使其遵纪守法……”(未完待续……)

    PS:晚上还有,不过目测,可能一万字今天有些难度了~~~~

    另外,昨天有个东西忘记解释了。

    恩,两汉的财神爷,是刘询。

    原因是传说,刘询没当皇帝前,住在尚观里,他每次不管去那个店铺买东西,那个店铺的生意肯定就会火爆起来,久而久之,宣帝就成了财神爷,被老百姓供奉了起来

第三百七十三节 科技树

    接下来几天,刘彻除了上朝以外,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攀科技树上面。

    不得不说,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差距,几乎是以光年计算的。

    当刘彻还是太子时,只能小心翼翼的挖少府的墙脚,偷偷摸摸的搞技术研发。

    然而,当了皇帝以后,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整个少府的所有资源,全部向他敞开供应!

    少府拥有数以万计的在册工匠,这些工匠们,虽然可能没什么文化,但,他们从他们的父辈,祖辈甚至曾祖辈开始,就是工匠了。

    只凭经验与双手,他们就能制造出在后世只有精密仪器才能制造出来的拥有复杂结构的各种器械。

    少府里,甚至还有着黑科技——传承自秦代的镀金技术!

    这些工匠用刘彻也看不懂的办法,硬生生的在钢剑以及青铜剑身上,镀上了一层稀有金属。

    但凡镀了这种金属的武器,立刻就会获得一个特效——永不生锈,且削铁如泥!

    他们所镀的金属,根据刘彻的记忆,应该就是后世与秦始皇兵马俑一起出土并且震惊了世界的镀铬兵器。

    刘彻对金属了解不多,但他记得,好像后世的新闻上说过,这种铬,在地球上属于稀有金属,含量很少,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摄氏3000度的高温,才会融化!

    在后世,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人才掌握了金属铬的技术。

    不过这种黑科技。实际意义并不大……

    因为,这种镀铬的宝剑。产量极低!

    少府一年到头,最多能成功的给两三柄宝剑镀铬。

    而这些宝剑。一般会作为天子佩剑以及在诸侯王身死时,赏赐给其作为陪葬品。

    基本不会流入到军队中……

    但从这个方面看的话,这个时代,也并非全然属于科学荒漠。

    最起码,在少府不是这样的。

    而随着刘彻登基称帝,少府,彻底的变成了他一个人的玩具。

    那数万工匠,庞大的作坊群以及无穷无尽的财富与人力,尽为刘彻一人所有。

    在这样的局面下。刘彻一声令下,整个少府的机器,就按照他的意愿迅速的动了起来。

    不过一个月,西元前地球上人类第一座炼钢高炉,就在上林苑的一个偏僻角落高高耸立了起来。

    这座高炉其实不算高,最多只有三米高。

    以粘土和砖石搭建而成。

    远远的看着,就像个丑陋的小塔。

    它以焦煤和焦炭为燃料,日夜不息的进行‘炼钢’。

    目前一天,可以将至少五百斤的生铁变成相应不等的‘碳钢’。

    只是质量堪忧。出来的钢水品质,很难保证。

    而且,耗能极大,污染也很严重。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反正,少府令岑迈在见到这个丑陋的东西,居然真能炼出钢铁来。

    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他已经决定,在一年内。修建五百座这样的炼钢炉,争取年内出钢十万斤!

    至于环境污染什么的……

    想发展工业。怎么可能没污染?

    后世英国工业革命,伦敦几乎变成了一座地狱之城,泰晤士河里号称连虾和虫子都死绝了!

    同时期的法国巴黎,更是号称臭黎……

    但刘彻并不同意在关中这么玩。

    首先关中本身没有什么铁矿,其次,真要关中变成一个乌烟瘴气,雾霾蔽日的地方,刘氏的江山,恐怕就坐不久了……

    所以,刘彻倾向于,将这些高炉放到蜀郡或者河东等煤铁的主产区。

    除此之外,水力锻压技术,也开始取得突破。

    第一台水车,已经在上林苑开始安装,预计,春耕前可以投入使用。

    而水车的成功研发,等于,水力锻压技术,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胸甲骑兵的出现,开始进入倒计时。

    另外,土法水泥,则早已经获得了成功,并且投入了使用。

    目前,这种水泥,主要是用于给皇宫铺设道路,尤其是太皇太后常常去的那几条御道。

    土法水泥想要大规模的量产,还需要走一段路。

    现在,刘彻开始将视线投向轨道运输了。

    在他的命令下,一条木质轨道,开始在上林苑的思贤苑中修建。

    轨道的技术是现成的。

    当年,秦始皇为了消灭楚国,就曾经运用了这一技术。

    秦人在秦楚边境,修建了许多条轨道交通网络。

    这种轨道,以马为动力,通过一种颇为特殊的设计,使得马匹在轨道上会一直不自觉的奔驰。

    从而使得物资可以迅速快捷的抵达前线。

    根据石渠阁保存的秦代资料记载,这种马车轨道,一昼夜就可以将物资送达数百里外的前线。

    正是在这种轨道交通网的帮助下,秦人如犁庭扫穴一般,迅速的灭亡了楚国,并进入征服了南越。

    然而,随着庞大的秦帝国在农民起义中覆灭,新生的汉室王朝,在初期,严重的缺乏马匹。

    当年,就是刘邦自己,都找不齐五匹颜色相同的马,堂堂丞相萧何,居然是乘着牛车上朝……

    在那样的情况下,许多在战火中保留下来的秦代轨道交通网络,失去了它们的作用。

    不是被拆毁,就是被下令填埋。

    因为,这种轨道,只适用马力运输。

    当汉室失去河套地区,没有了马匹的来源后,这种轨道就成了累赘。

    它的存在,即阻碍了交通,还没有任何作用!

    只是,当时下令拆毁和填埋这些轨道的丞相萧何,极富远见,他命令,将一整条秦代轨道,完整的拆卸,然后保存进武库中。

    更将整个轨道的全部技术资料与建造图纸,全部封存进石渠阁中,以待将来。

    如今,在思贤苑中铺设的这条轨道,所用的木轨,就是完全按照萧何保留下来的资料和图纸,并对照封存在武库中的那些木轨,复制出来的复制品。

    只是这种木制轨道,耗资巨大,每里的造价,高达五六万钱。

    假如要铺设一条从长安到萧关的轨道的话,起码要花掉数千万金钱。

    而且,它还及其容易被人摧毁——可能一把火,就会让其中断运输。

    另外,由于它是以马力来运输的。

    所以,沿途的马站以及各种护理人员,都需要培养和建设。

    但是,它确是这个时代最便捷最快速最高效以及最强大的运输方式。

    因为采用了特殊的木轨设计,所以,当马匹在这种轨道上奔跑起来以后,就很难停下来,甚至不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