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汉室历史上,他算得上是有史以来花钱最快的天子了!

    以目前的速度,刘彻已经成功的做到了,让少府花钱的速度超过他敛财的速度。

    不过,这十万万钱花的值!

    别的不说,就是那龙首渠和轨道马车工程,这两样,没有征发哪怕一个农民,全部是采用分包包工雇佣工人的模式。

    虽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官商勾结,虚报开支,上下其手。贪墨不亦乐乎。

    但是,最起码。这两个工程就在哪里。

    尤其是龙首渠,现在已经开始向临晋附近的农田灌溉。

    仅此一项。就可造福将近一万户农民,惠及人口将近十万。

    而龙首渠二期工程完成后,将向临江及周边乡镇延伸,灌溉田地将近百万亩,惠及五万户。

    而轨道马车工程竣工后,不仅仅汉室国防得到了极大巩固,更可促进商业和物流流通。

    至于其他的少府工程,譬如水力锻造技术以及水车技术,更是福及子孙的好事。

    因此。这些钱花的值!

    起码比拿去修建章宫,营造明光宫或者求仙问道炼丹炼黄金划算!

    而台下的岑迈一边汇报着这些支出,也一边在心中暗暗对当今天子大公无私的施政态度颇为钦佩和敬仰。

    在汉室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一个君王。

    他与历代天子一样,对自己的生活起居,相当节俭,即位半年来,几乎没有在未央宫中动过半片瓦,所有宫殿花园以及游乐场所。都是能修葺就修葺,实在不行,才会考虑拨款翻修。

    但是,对于民生工程以及各种水利建设工程。他却大方的很。

    龙首渠、轨道马车工程,以及已经开始动工的褒斜道工程,没有一个铜钱是从国库中支出的。全部是这位天子自掏腰包。

    也正因为此,朝野舆论才会对这位天子交口称赞吧?

    岑迈就听说过。现在已经有人将当今天子,视为继太宗孝文皇帝后。汉室的又一位明君。

    甚至有人已经喊出了‘汉家成康之治,近在眼前’的口号。

    这么想着,岑迈就低下头去,他看着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身体,颇为悲哀。

    对于岑迈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圣君在朝,他却已经垂垂老矣。

    “愿我有生之年,能见您德被天下,凤鸟来仪,河洛出图的盛况!”岑迈在心中想着。

    对于他这样的传统士大夫来说,刘彻这样的天子,确实是值得效忠,并为之去死的主君。

    刘彻不知道岑迈的想法,他在听完了岑迈的汇报后,敲了敲手指,站起来,道:“岑公,朕即位已经半岁,按照制度,将起陵寝,请岑公回去后,召集少府诸臣,勘验长安周遭地貌,择出几个有益社稷子孙的备选地区,朕将亲临而视之!”

    陵寝制度,是汉室强盛的基础。

    没有陵寝制度年复一年的强制迁徙地方豪强和富商,现在的汉室江山,很难有今日的安稳。

    因此,即使是在后世小猪那个一心渴望长生不老的笨蛋手上,汉室也没有放松过陵寝制度。

    甚至,终小猪一生,茂陵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刘彻即位半年了,自然也要开始选择自己死后安息之所。

    这是每位汉室天子在位时必做的一件事情。

    汉家天子也从不讳记谈论死亡。

    譬如太宗孝文皇帝遗诏开篇就说:朕闻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甚可哀?

    这样的思想觉悟,别说是这封建王朝的帝王了,怕是后世天朝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不过如此了。

    刘彻虽然没有那么坦然的思想觉悟,但是作为穿越者,他深知,哪怕是太阳也有熄灭的一日,更何况人?

    作为皇帝,他只要活的精彩,活的充实,就足够了。

    只有脑残了,才会去想追求长生不死……

    这又不是仙侠世界!

    岑迈闻言,纳头拜道:“诺!谨遵陛下之制!”

    为天子选陵寝之地,就是少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打发走岑迈,刘彻随即摆驾清凉殿。

    此时清凉殿中,按照刘彻的命令,除了他的亲近心腹外,已经没有了外人。

    义纵与剧孟迎上前来迎接:“陛下!”

    刘彻摆摆手,道:“不必拘礼了!”

    他大马金刀的坐到清凉殿的御榻上,对左右吩咐道:“为两位都尉赐座!”

    等义纵与剧孟坐下来,刘彻这才开口问道:“月前,朕吩咐下去的事情,两位爱卿。办的怎么样了?”

    义纵与剧孟立刻出列拜道:“回禀陛下……,臣等奉诏以来。未敢有一日松懈,如今。已经初步有所成效了!”

    “朕所令传授羽林、虎贲两卫将士的数字与操练模式,将士们都学会了?”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大体已经基本掌握了!”义纵答道。

    剧孟也拜道:“臣亦然!”

    “善!”刘彻闻言抚掌大笑。

    相比考举,羽林与虎贲两卫才是他真正的试验田。

    对刘彻来说,考举出来的官僚,依旧是旧式的官僚,虽然明面上有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光环,但本质上,选拔出来的官员的做事方法。思维模式和对问题的考虑方式,依旧是过去的老一套。

    靠着这些官僚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可以的。

    但指望他们做出什么翻天地覆的改变,给这西元前的世界带来巅峰性的创造,那就是做梦了!

    想要发动工业革命,就必须有一个能理解工业革命的全新思想派系和政治力量出现。

    刘彻选择了将这个全新思想派系与政治力量的孵化室,放到了新成立的羽林、虎贲两个他的卫队身上。

    因为,羽林卫与虎贲卫的成员,全部来自于可靠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即使有人不是,他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也足以弥补他们的出身。

    换句话说,这两支卫队是汉室军队中文化程度最高。识字率最高的军队。

    羽林卫甚至做到了全员识字!没有文盲!

    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至于羽林与虎贲两卫的军官,哪怕是个伍长,那也有着水准线以上的文化素质。

    跟人谈论诗赋或许不行。但读写能力,最起码是过关了。

    更关键的是。羽林卫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一岁,虎贲卫是二十三岁。

    年轻人对新知识以及新思想的接受程度无疑是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

    是以。羽林卫与虎贲卫,不仅仅是刘彻用来试验新式武器的嫡系,更是他改造汉室军队的试验田。

    这两支加起来不过三千来号人的天子亲卫,承载着刘彻将汉室军队近代化改革的使命。

    同时,这些人还是刘彻用以平衡文官系统,免得那帮家伙神经发作,自废武功的平衡器。

    正如先贤们所说:国之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当然,跟所有事情一样,刘彻从来没有指望过一步到位,一下子就让这西元前的国人理解后世的思想。

    所以,在这一开始,刘彻采取的慢慢的渗透和潜移默化改变军人思想的,或者说洗脑的策略。

    在羽林卫与虎贲卫走上正途后,刘彻除了让义纵和剧孟将这两支军队牢牢控制外,就只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将后世的阿拉伯数字以及高中军训时的方法教会所有士兵。

    1234567890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可谓是改变后世历史的数字。

    没有这些阿拉伯数字,很难想象,后世的数学发展会走上一条怎样的歧路。

    至少,刘彻对于汉室先行的数学计算方式,很不适应。

    而有了这些阿拉伯数字后,现在的许多只有贵族或者官宦世家的子弟通过勤学苦练才掌握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迅速的普及了。

    而不管是阿拉伯数字还是左右左右的一类军训时的列队报数方法,都不太难,一个月时间,就算猪也能学会了!

    当然,对刘彻来说,更重要的是——军队,尤其是他的亲卫的特殊性质,能够排除外界的所有干扰。

    他很难想象,他将阿拉伯数字拿出去给诸子百家去学习使用的场景。

    即使刘彻最终成功的用强制手段推广开来,因此耗费的时间恐怕至少都需要好几年!

    而且,其中遇到得阻力,更会超乎想象。

    贵族与官僚阶级,肯定会从中作梗!

    就像中世纪欧罗巴的教会阻止印刷技术推广开来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