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表面上看,刘彻好似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了。

    人家濊人内附,以汉室传统,对于部族首脑应该封侯,安置到内地,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然后再慢慢的同化内附的异族。

    而刘彻却依旧保留了南闾信的部族首脑地位,而且还强化了他的权柄,以天子之尊,为他南闾氏族的地位背书。

    可以想象,只要刘氏不灭,南闾氏自己不作死,他们的地位就不会失却。

    为了这个事情,丞相周亚夫,第一次跟刘彻发生了冲突,而且是激烈的冲突,那头犟驴在没有办法说服刘彻的情况下,索性就撂挑子,报了个病假,回家休息了。

    对此,刘彻也很无奈。

    甚至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但,冷静下来后,仔细想想,刘彻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对于濊人以及以后归附的异族,必须用这样的手法来羁绊。

    刘彻不是想开历史倒车,而是想要扶持一批打手。

    如同后世俄罗斯帝国的哥萨克一样尽职尽责的打手。

    俄国沙皇对于哥萨克是怎么笼络的?

    无非就是承认和扶持哥萨克上层贵族以及酋长的地位,许以厚恩,然后,在哥萨克的贵族和酋长们的鞭子和唾骂声中,哥萨克们高喊着乌拉,为了祖国母亲,为了沙皇陛下,前仆后继,给毛子打下好大的江山。

    最关键的是沙俄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少。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满清统治时期。

    满清通过对蒙古上层贵族的收买,成功的让蒙古骑兵,变成了自己的打手。

    上层贵族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甚至不把下层的牧民、奴隶当人看。

    然而,这却没什么大不了。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阶级的固化现象,比起农耕文明更加严重。

    若再加上一个宗教束缚,基本上,下层的人都会认命,甚至会觉得给上层的贵族老爷卖命,去死,是理所当然的光荣事业。

    至于上层贵族?

    倘若能享受荣华富贵,还能时不时的欺压一下下层的百姓,鱼肉奴隶,再以汉文化侵袭。

    你觉得,他们会放弃美好幸福安逸的生活,转头对抗给予他们这一切的皇帝?

    用屁股想都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收买上层贵族,撑死了也只需要负责一部分人的荣华富贵和幸福生活,但倘若将归顺的濊人全部视为汉室臣民,给予公民待遇,那开支就大了!

    或许,现在这几十万濊人,汉室还能负担。

    但日后,随之汉军不断征服,殖民更多地区。

    难不成,到时候连三哥们也能享受汉室国民待遇?

    HOLD不住啊!

    当然,为了防止濊人日后跟他们的亲戚倭人一样反噬自己的主子。

    刘彻还给他们准备了几根狗链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节 收买(2)

    丁亥年八月六日(甲子)。

    长安城的街坊,铺满了鲜花,南北两军,分列两侧,欢迎举族归顺而来的濊人首领,南闾信。

    午时三刻,南闾信的马车在典属国公孙昆邪的引领下踏进长安城。

    “阿父,这就是长安吗?”南闾信的两个儿子用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座在过去,只在传说中才听过的城市。

    而长安,也果然跟传说中所说的一样,漂亮、干净、整洁,甚至就连街道上,都见不到半分的垃圾。

    道路两旁,更是种满了鲜花。

    蝴蝶飞舞,蜜蜂追逐,巍巍渭河,潺潺流动,碧波荡漾,鱼群往来,真是如同仙境一般。

    与之相比,他们过去所见过的最大的城市王险城,简直就简陋得跟乡下的集市一样。

    南闾信闻言,笑着点头,道:“是,这就是长安!”

    他心中也是激动无比,就如同一个朝圣的信徒,见到了心目中的神明一样。

    濊人本是有别于农耕和游牧民族之外的渔猎部族。

    他们在山林中狩猎,在草原上放牧,在河流中捕鱼。

    因此,自从被驱逐到东北的原始丛林后,濊人就一直以原始的奴隶制度形式存在,直到今天。

    在南闾信之前,濊人的首领对于中原,基本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朝鲜的王险城,所知的世界。也只有朝鲜半岛和旁边冰天雪地的世界。

    但,到了南闾信这一代。汉室的力量开始复苏,从辽东郡北部和西部出发。前往濊人控制的地盘贸易的商旅越发多了起来。

    商旅的增多,使得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

    在这个时代,汉文明就像照亮世界的太阳一样,吸引着所有渴望自强的人。

    南闾信自然也不例外。

    十年之前,南闾信的大帐中,就已经有汉朝的破落文人存在,教他识字算术。

    慢慢的耳闻目濡,潜移默化,就连南闾信自己都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反正。最近这些年来,汉朝在他心里,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理想国,一个天堂,他心中渐渐有了只要是汉朝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只要是汉人的文化,就必然比濊人自己的文化,朝鲜的文化高级N倍的心态。

    有时候他甚至有冲动:干脆带着全族人民。一起投奔幸福安康的汉朝算了。

    只是现实让他忍住了这些冲动。

    原因很简单,依照汉朝的政策,归顺的异族,不管是谁。不管带了多少人来投奔,统统都要打散重新安置,至少也会把首领什么的调走。

    可他堂堂的濊君。这濊人的共主,在部族中可以生杀予夺的至高存在。为何要去汉朝低三下四的做个臣民呢?

    比起在本族可以肆无忌惮,可以无法无天。可以随意杀人,决定他人命运,归顺汉朝,就成了一个闲暇时他才会去想的问题。

    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南闾信甚至严禁汉人与濊人的平民、奴隶交往、交易,一切涉及汉人的事情,都必须也只能由他处理。

    汉人的书简、文人,更是管控的重点。

    特别是汉人中一个孟子的人的著作,南闾信不允许濊人中的任何人阅读。

    当然,他的兄弟子嗣不在其列。

    这种情况,本来会继续延续下去,或许等到南闾信的儿子即位以后,才会有所改观。

    但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

    王险城的卫家自己作死,偏偏要招惹汉朝!

    汉朝的强大,南闾信可是从那些教他读书的文人哪里了解过的。

    幅员数千里的辽阔国度,拥有七百万以上的户口,带甲百万!

    汉人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动不动就是百万百万级别的死伤数,确实吓尿了南闾信。

    他的濊人部族,加上奴隶和老弱病残,总共也就二十五万口,还不够汉朝皇帝塞牙缝的。

    更可怕的是,这是被事实证明过的铁证!

    去岁汉人内部的战争,吴楚两国动员数十万军队,与汉朝天子大战。

    单单是双方投入的兵力,从纸面上看,就已经超过百万了!

    吴王刘濞的使者也曾经路过濊人的地盘,根据刘濞使者所说,吴王发兵八十万,楚王三十万,赵王二十万。

    当时南闾信听完后,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

    他实在很难理解,上百万的军队,是个什么概念。

    但随后,他彻底的为汉朝倾倒了。

    吴楚赵三国,号称的百万大军,三个月就灰飞烟灭。

    汉军主力几乎没有太大损失……

    天兵天将啊!

    难怪汉人嘴上总是说:天兵一到,立为齑粉!

    果然是齑粉啊!

    与之相比,南闾信觉得,濊人在汉人面前,大概不比一只蚂蚁强多少——要知道,他就算把吃奶的劲都用出来,也最多动员两万人。

    这么一算,卫家就成了一艘破船了,随时都可能沉没。

    尤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救卫家的匈奴人,都跟汉朝天子联姻修好。

    这样一来,南闾信立刻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既然卫家这条船要沉了,他南闾信可不愿意跟着这艘破船一起沉到海底。

    恰好那时候辽东郡北部都尉彭吴的外甥贾生来濊人的地盘交易,他立刻接见,提出了内附的想法。

    彭吴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的昏头昏脑,立刻就加紧联络,两边,一个是想马上逃离卫家的大坑,一个是想着尽快把这个天大的政绩捞到怀里,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