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妻妾来自于百越各部族的首领以及贵族家庭的女儿。

    赵佗和任嚣为了鼓励从中国来的将士们娶百越部族女儿为妻,他们带头娶了百越贵族的女儿。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赵佗每年都会娶纳数以十计的百越女子,充斥自己的后宫。

    而百越人与来自中国的统治者们联姻后,也安心下来,顺服来自中国的殖民者的统治。

    然后,赵佗最亲密的战友,与他一同奉始皇帝钦命,统帅大军来征服百越的郡尉任嚣病逝了,任嚣临终前,将郡尉大权传给赵佗。

    再然后,赵佗出兵,将另外两个相邻的郡县,象郡和桂林吞并下来。

    天下大乱,秦廷已崩,信仰破灭。

    不知不觉中,赵佗成为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将士和移民心目中的大英雄大豪杰。

    无数的人崇拜他膜拜他。

    赵佗的野心也慢慢膨胀。

    他先是在番禹城自立为王,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人管他,也没有反对。

    于是自称南越武王,出入称警,行文称制,还用起了天子仪仗和制度。

    可惜,好日子并不久远。

    中国的战乱,很快平息了。

    来自沛郡的刘邦奇迹般的击败所有竞争者。在雒阳登基称帝,建立汉室。

    不久。刘邦迁都关中,在秦宫废墟上。建未央、长乐两宫,并以此两宫为基础,建立长安城。

    一统天下后的汉天子,终于发现,原来在南海这个犄角疙瘩的地方,还有一个秦的余孽建立起来的政权。

    汉五年,刘邦迁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

    册封诏书中,长沙国的疆域包括了南海、桂林、象郡。

    这是**裸的表达了对他赵佗的威胁。

    从此,长沙国与南越国。就成了死敌。

    几十年来,兵刃相见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一开始,中国疲惫,长沙国小,南越兵自然也能毫无压力吊打长沙国。

    可惜,奈何有人拉偏架……

    长沙国吃了败仗后,来自中国天子的精锐兵马接受了长沙的防御,大军云集,秣马厉兵。杀气腾腾。

    而当时的南越国,早期随赵佗一起来到这里拓荒的第一代精锐的秦军不是老去,就是已经战死沙场,埋骨异乡。

    成长在百越蛮荒地区的新一代战士。不管是装备也好,技战术也罢,都被经历过中国群雄争霸的汉军甩出十八条街。

    好在。中国天子,也有内忧外患。

    内部的诸侯们在蠢蠢欲动。长城外的匈奴人也是虎视眈眈。

    投鼠忌器,也不大可能杀进南越国。

    就这样。在经过无数次的谈判和妥协后,赵佗臣服长安,接受中国天子的册封和印玺。

    这对赵佗来说,是个好事情。

    他终于能名正言顺,大摇大摆的称王建制。

    而且,有了来自中国天子的承认和册封,无论是内部那些刺头,还是百越的贵族,也都老实了下来。

    假如,就这样的话,赵佗倒也乐的永远如此维持下去。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几十年来,长安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南越的野心。

    不管是一开始的长沙国,还是后来的吴国、楚国,从未停止过对南越的觊觎和野心。

    这几十年来,边境上的摩擦甚至大规模的冲突,从未停止。

    这中间,刀光剑影,明枪暗箭,数不胜数。

    从赵佗的角度来看,南越这个政权,能存活至今,简直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回忆着这些往事,赵佗感觉自己的精神重新振奋了起来。

    “寡人不能死!”赵佗在心中告诉自己。

    他已经活了九十一年了!

    比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还要长寿!

    他熬死了汉太祖,吕后,长沙王吴苪,汉太宗孝文皇帝、吴王刘濞,这些英雄豪杰,但他还得再熬下去。

    因为长安传来得消息,让他很不安。

    新即位的汉室天子,上台不过半年,种种举措和措施,让赵佗这个经历了无数风雨和斗争的老狐狸闻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朝鲜的灭亡,更佐证了他的猜测。

    自始皇帝以来,大一统的理念和思想,就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便是赵佗自己,也很难抗拒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渴望。

    每一个正常的中国统治者,都不会放弃统一,每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坐视国家分裂。

    赵佗甚至感觉,错非他已是九十高龄,且已经称王建制五十多年,恐怕也会他的孙子一般,会幻想会憧憬会渴望。

    但可惜,活到他这个岁数,经历了他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赵佗不再相信任何理想与信念。

    虽然他在南越国努力推行汉化改革,将百越各部族融入中国的体系之中。

    但对于长安,他是一点忠诚都欠奉。

    想要他臣服?

    可以,让始皇帝复生,亲自下诏吧!

    至于长安的刘氏天子,那是谁?

    在赵佗眼中,连刘邦都不过是区区一个黔首,假国家之乱,行叛逆之事,沐猴而冠,牝鸡司晨的逆贼。

    只是,赵佗也很清醒的看到了未来的危险。

    国中汉化日深。

    上至王族,下至百姓,都认可了长安是宗主国。

    甚至他的嫡长孙赵胡。更是一门心思思念长安的繁华和富饶,天天念叨着要回长安朝觐。

    第二代。第三代的秦军和移民后代,更是忘记了当年中国政权是怎么抛弃他们的祖辈的。

    一个个都思念着回乡祭祖。

    来自吴楚齐鲁的儒生。在这些人中无孔不入的宣传着诸夏的理念。

    这么下去,恐怕等他咽气以后,这南越国就没人能斗得过防的了来自长安的威逼利诱了。

    “国事艰难,唯寡人能与丞相知之!”赵佗莫名的对着跪在他面前的丞相吕嘉感慨着。

    最近二十年,赵佗已经开始扶持吕嘉等百越贵族首领来平衡国内的亲汉派势力。

    只是,便是百越人,在几十年的汉化后,居然也开始憧憬中国,以中国人自居。这让赵佗真是又喜又悲!

    唯一能与赵佗有共同语言,能读懂他的政策的,恐怕也只有现在跪在他面前的这个当年的俘虏,现在百越人中威望最高的吕氏族长,南越丞相吕嘉了。

    吕嘉叩首道:“大王辛苦,臣亦知之,中国天子,项庄舞剑,臣也看出来了。敢请大王示下!”

    对吕嘉而言,他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赵佗所赐,若非赵佗,他早已是一堆白骨。哪来如今的地位?

    只是,吕嘉自己也已经是垂垂老矣。

    君臣两人相视苦笑一声。

    “寡人年已九十一,活不了几年了……”赵佗感慨道:“寡人长子早夭。诸子也多亡,王孙胡。年少,不知世事。为长安所骗,长此以往,社稷宗庙恐有不安,倘有一日,寡人追随任公而去,这南越社稷宗庙,就要仰仗丞相多多担待,万万记得,倘若世孙欲朝长安,务必劝阻!”

    赵佗心里很明白,万一他死了以后,赵胡那个不孝孙子去了长安,这南越,就要彻底失去自主了。

    运气好,赵家或许还能做个安乐侯,运气不好,一杯毒酒,满门抄斩!

    经历了咸阳的背叛后,赵佗实在很难相信身居高位的统治者的节操。

    况且,他如今已是一方霸主,又何必再去屈居他人之下?

    唯一可虑的,还是子孙后代。

    只是,这些话,他说过无数次,虽然每次赵胡都点头称是,发誓遵守,但赵佗看得出来,他的那个孙子,根本就没把他的警告放在心里。

    那个天真的年轻人,还满心以为长安天子对他厚遇无比,必不会害他……

    没有办法,赵佗只能继续加强吕嘉的权力,万一有一天,他死了,吕嘉还能继续支撑南越的独立。

    “只是,吕嘉死后,这南越国,还能靠谁?”赵佗心里也不由得感慨。

    甚至不需要吕嘉死掉。

    只要长安天子坚定信念,愿意牺牲,这南越国,哪怕是他还活着,也支持不下去!

    作为秦帝国那曾经严密庞大到极致的军事体系中的一员,赵佗深深明白,一旦中国政权动员起来,力量究竟会强大到何种地步!

    当年,他与任嚣奉命统兵五十万,为始皇帝开疆拓土,来到这百越杂居的不毛之地。

    为了能在这里扎根,始皇帝下令,生生的以人力,凿出了一条运河,为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