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打一巴掌,得给一颗甜枣。

    区区特进这种荣誉职位,并不能满足元老勋臣们的胃口,也会让天下人说闲话,说老刘家刻薄寡恩。

    所以,刘彻解释道:“朕将在上林苑立武苑,特进元老,皆为武苑祭酒,自今往后,天下都尉、校尉一级将官,升职之后,需在武苑见习一岁,学习兵法,得特进元老指点,方可赴任!”

    都尉、校尉,是汉室军队中的骨干,天下军队,都是由都尉、校尉为单位组成。

    换句话说,这个武苑,其实就是汉室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一毕业就是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

    让特进元老出任武苑祭酒,一方面是安抚这些丢了职位的老人,免得他们心生怨望,也能让天下人说不出二话来。

    更重要的是,借此将这些元老同军队切割开来。

    人亡政息,人走茶凉,只要韩颓当、俪寄等人离开了军队,那他们就再也没办法掌握军队了。

    这军权就彻底到了刘彻手中。

    末了,刘彻补充一句:“朕将亲为武苑山长,武苑祭酒特许随时入宫觐见!”

    有了这么个台阶,加上胳膊怎么也拗不过大腿,被点名的韩颓当、俪寄与栾布不得不跟着窦广国、申屠嘉叩首拜道:“臣等奉诏!”

    不奉诏也不行啊!

    窦广国、申屠嘉是一定会奉诏的。

    他们要是不奉诏,那恐怕立刻就会被丢到廷尉大牢中去。

    汉室的政治斗争,向来就是如此的残酷!

    况且,天子给的补偿也不错……

    这是韩颓当的想法,身为匈奴的降人,韩颓当觉得,自己能混到这么一个结果,真是不错,更何况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人脉,值了!

    “这样也好,今后吾就可以安心去编篡英布、彭越用兵之法了……”这是栾布的想法,栾布今年已经七十好几了,即使天子不放话,他也准备乞骸骨告老归乡了——年纪大了,实在撑不住了啊!

    唯一一个不情愿的俪寄,也是没有办法。

    虽然俪寄觉得,自己今年虽然已经年将六十有七。

    但身子骨还是很强壮的,还可以再为天子发光发热个十来二十年。

    然而,俪寄自家人知自家事,当年卖了吕氏后,他就背上背友小人的名号,士林舆论是横竖看他不顺眼,元老勋臣阶级也视他为异类——你能背叛生死兄弟吕碌,难保不会卖了我,跟你还是保持距离吧!

    他能在汉室政坛活跃到今天,靠的就是天家的信任。

    俪寄可还没有傻到自己去破坏掉自己给天子树立起的忠臣孤臣形象。

    刘彻却是叹了口气。

    其实,他本来还想动作更剧烈一些,将所有六十五岁以上的将军们全部强制转入预备役,给年轻人腾出空间,也全面掌握兵权。

    毕竟,未来的战争,与这些老人熟知的战争模式,将完全改变,他们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了。

    但可惜,那不现实。

    汉室军权,除了太祖高皇帝和吕后外,就没有第三个完全掌握的君主。

    就连小猪打匈奴,一开始也要仰仗列侯勋臣们,等卫青打出来后,才让卫青统兵。(未完待续……)

    PS:PS:西汉前中期的大朝仪制度相对后期尤其是东汉,是很不完善的,查了N久资料也没查全,所以写的自然有疏漏,而且还删掉了群臣入殿趋见的情节~

    但这并不重要,写出来感觉有些枯燥,所以就删掉了。

    另外,历史上,景帝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相继解除了老人的兵权,韩颓当养在长安,俪寄那个二货连爵位封国都撸掉了,栾布被骗到地方去当相国。

    我也想过这样玩,但是,感觉不如留在长安,让老将去教导新人。

第四百六十四节 大朝仪(4)

    刘彻握着高祖斩白蛇剑,在俪寄等人犹豫的那一刹那,其实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但随着俪寄三人俯首叩拜,刘彻的紧张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爽感觉。

    在这刹那,刘彻产生了一种类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冲动。

    “这就是皇帝的权柄啊……”刘彻在心中感慨着,他总算明白了,为何杨广即位前后反差会那么大。

    换了任何人,位在这九五之尊,天下第一人的位置上,时间一久,便是圣人,恐怕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膨胀的**。

    也难怪后世的儒家费劲了心思,也要在皇帝的脖子上套上一个纸糊的枷锁。

    实在是皇帝拥有的权力,几乎是无限的。

    俪寄、韩颓当、栾布三人加起来,统领的军队数以十万,麾下校尉都尉数以百计,但在君权面前,依然一触即溃。

    好在,身为穿越者,刘彻曾在史书上见过太多自我陶醉然后下场凄惨的例子。

    “正因为朕的权柄是如此大,所以,朕才应当保持谦卑!”刘彻在心里对自己说。

    他很清楚,所谓的皇权,来自于他人的臣服。

    假如他真的脑子秀逗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

    那么,杨广的下场,就已近在眼前了。

    想要坐稳皇位,始终让天下臣服,那么,就一定要始终记住‘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这个颠破不变的政治原则。

    永远让自己处于多数人的支持中。

    所以,刘彻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满脸微笑,他站起身来。道:“特进元老,位在列侯之上,来人,给诸位元老赐座!”

    马上有宦官抬着五张案几与蒲团,然后恭敬的请五位新晋元老,入主他们的新位置——仅在丞相身后。

    窦广国与申屠嘉,都是见惯了风浪的人物,此刻,立刻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们立刻领着韩颓当等人叩首拜谢:“臣广国等谢陛下厚爱!”

    窦广国等人如此识趣,刘彻自然要给予赏赐。

    “尚书令汲黯!”刘彻淡淡的对身旁拿着笔在不断记录今天朝议的汲黯吩咐着:“录诏:特进元老,一律特许赞拜不名!”

    汲黯微微一愣,随即俯首:“诺!”

    朝中大臣顿时一片喧哗,就连原本有些不乐意的俪寄,瞬间整个人都变得喜气洋洋,或者说他可能是强制让自己表现的喜气洋洋。

    窦广国等人五人又是立刻出列拜谢:“陛下厚恩,臣等无以为报!”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汉室大臣至高无上的终生荣耀,也是为人臣子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所谓赞拜不名,即是当臣子求见皇帝时。赞礼官不称呼其姓名,只称呼官职,臣子上奏奏疏。不用再写臣某某候某某官某某昧死以闻这样的字句,直接可以用某某官昧死以闻来开头。

    在后世看来。可能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在此时,却是皇帝对大臣最高等级的尊重。

    赞礼官不再直呼某大臣姓名。意味着这个大臣得到了皇帝最高等级的尊重。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尊重等于皇帝承认,该大臣与自己的地位是几乎平等的。

    在汉室至今五十多年的历史上,只有开国丞相萧何集齐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三种荣耀。

    而这三种特殊待遇,即使是单个获得者,在汉室历史上,也是寥寥无几。

    当年曲逆侯陈平率领诸侯大臣共灭吕氏,迎立代王,也不过获得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的礼遇。

    至于剑履上殿,萧何之后,再无人获得。

    在历史上,王莽之后,这三种荣誉就变成了权臣和乱臣贼子的标配了。

    所谓权臣,你要连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待遇都没混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权倾朝野,能废立天子。

    但在此时,还没有王莽跳出来捣乱,这三种荣誉,并不是逆贼的标配,相反,这是汉室给予一个大臣最高等级的奖赏,也是大臣们的终生成就奖。

    是以,刘彻抛出这个大礼包后,再怎么有怨气的人,也没有怨气了。

    因为,在汉室历史上,但凡能得到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三大礼遇中任意一相,死后盖棺定论,朝廷都会给予美谥,甚至特赐黄肠题凑,金缕玉衣,许以诸侯王乃至天子规格下葬。

    对当今的士大夫贵族来说,为了这个死后哀荣,他们能舍弃一切!

    但刘彻的注意力却已经从窦广国等五位新晋特进元老身上移开。

    今日的大朝仪,将是他对未来朝政格局的一次重新整理和布局。

    大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