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笑眯眯的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对了,爱卿,下个月,朕打算在长安城设立一所太学,卿的世子,若有意愿,可在太学上学,朕将命天下贤达名士,以为太学祭酒、主教,教授我汉家文化……”

    即使是过去卫氏朝鲜统治的时期,濊人也要送世子去王险城当人质。

    何况如今?

    况且,南宫信本就有意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送来长安,学习汉人的先进文化与技术、制度。

    任何民族,在遇到外来强势文明时,都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努力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文明、知识、制度,争取化为己用。

    后世的满清这样腐朽、自私的政权,在鸦片战争后,都尚且有一个洋务运动,何况是濊人?

    刘彻自然知道,无论濊人也好,真番、马韩也罢,目前恭顺的外表下,可能潜藏着勃勃野心。

    前世的时候,就连匈奴人在被小猪打疼了以后,都开始了汉化运动。

    譬如历史上,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匈奴单于的弟弟于靬王甚至能跟苏武交流汉室的文化,谈经论道,几如汉人一般,更如汉地的明主一样,给予苏武国士一样的待遇。

    又如李陵,匈奴人甚至给予其独立成军,单领一部的待遇,甚至准许李陵所部,不与汉军交战,只求李陵能传授和教导匈奴人列阵作战的知识。

    刘彻从来不会小瞧任何民族。

    濊人、真番、马韩等部族,在历史上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其高层像南宫信、刘忠汉、萁准,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能用汉室经典交流。

    虽然看上去,南宫信貌似是个忠臣,真番王刘忠汉更是无节操跪舔汉室的憨货,萁准看着也好似很恭顺。

    但人心隔肚皮,刘彻怎么知道他们私底下怎么想的?

    像是历史上,夜郎自大这个故事,初看的人会觉得很搞笑,但了解史书的人,却会为夜郎王竖起一个大拇指。

    夜郎自大?

    不知汉有多大?

    这是搞笑吧!

    夜郎国可是先后抱过刘濞和南越大腿的西南政权,更有不少来自汉地的商人,常年往返夜郎、滇国。

    他们会不知道汉室?

    只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所以,这民族融合,文化同化,是一刻不能听,一刻都不能松懈。

    这即将成立的太学,就将成为汉室民族融合,文化同化政策的一个利器。

    太学的所有老师和主管人员,刘彻将全部从儒家内部,尤其是鲁儒派系中选择。

    类似赵绾、王臧、辕固生这样的保守派和刺头,统统塞进太学里。

    “这样的话,他们就不能到处唧唧歪歪了……”刘彻颇为得意:“而且,教化四夷,天下大同这样的事情,由不得这些家伙不卖力……”

    若说鲁儒派有什么优点。

    那毫无疑问,就是他们对教化夷狄,格外卖力,也格外有经验,更格外熟练。

    这太学,只要挂牌,刘彻相信,鲁儒派没人会拒绝。(未完待续……)

    PS:今天状态好差~~~~

第五百二十四节 护濊别部司马

    刘彻将南宫信叫来单独见面,当然不仅仅只为了安排南宫信的儿子入读太学的事情。

    稍稍整理了一下心思后,刘彻对南宫信道:“朕今天单独与爱卿会面,是有个事情,要跟爱卿交个底……”

    “臣信恭听圣意……”南宫信连忙跪下来,匍匐在地,三叩首。

    “朕将改北部都尉为护濊都尉,护濊都尉将组护濊军……”刘彻缓缓的说着。

    南宫信深深的低头,不敢言语,但心中却翻起来惊天骇浪。

    归附汉朝也已经有将近半年了,也率军跟随过汉军在朝鲜进行过军事行动。

    南宫信自然也初步了解了汉室的军队编制。

    汉军以军…部…曲…屯…队…什…伍为基础组成,按25的倍数编组。

    在最基本的情况下,一个汉军的作战单元‘军’,下辖有两部十曲二十屯一百队两百什四百伍,合计两千人的作战力量。

    但这是最基本的情况。

    在如今的汉室,随着作战技术的进步以及战争艺术的发展。

    朝野都发现,按照秦帝国的编组方式,军队的作战力和威慑力,都不足。

    于是,各野战军的编制,基本都是超额超量的。

    像前岁的吴楚之乱,丞相周亚夫率三十六路将军平叛。

    一路将军,至少下辖一军,号为某某军。

    这些将军麾下,多则一万余人,少也有四五千。

    如今护濊军即使只按照最基础的编组方式。那也是足足两千人的野战兵力!

    这可是野战兵,不是现在在新化城里的辽东郡郡兵。

    汉室的野战军……

    那可是能跟匈奴人掰腕子。直面数倍于己的匈奴骑兵,依然能稳打稳扎。交替掩护的精锐!

    这样一支军队,放在新化城里……

    南宫信只想问一句:这是来保护我的呢?还是拿刀子架我脖子上的?

    要知道,整个濊人部落,算上老弱病残妇孺加起来也才二十五万口。

    南宫信砸锅卖铁,也最多拉出两万人。

    姑且不说要拉出这两万人,整个濊人部族都要元气大伤,就是拉出来了,真正能作战的,能冲锋的。也就是四五千而已,而在四五千人里,真正有作战经验的,可能也就三千多人。

    而天子现在将一支最少两千人,全副武装,熟谙军事技能的精锐力量,放在新化城。

    南宫信毫不怀疑,这样一支精锐武装力量,在野战中。只要一个冲锋就能灭了他的亲卫和嫡系,剩下的土鸡瓦狗,自然是要做鸟兽散。

    这护濊军,是要当太上皇的架势!

    但他能怎样?

    既然已经称臣。接受汉朝统治,那么,汉军进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南宫信几乎就是心里流血一样的默默叩首:“一切伏维陛下圣裁,臣谨奉诏!”

    刘彻看着南宫信。几乎不用怎么仔细观察,就能看到这货脸上的忧郁与疑虑。

    在心里呵呵笑了一声。

    护濊军进驻新化城。是无可阻挡的事情。

    不说大马哈鱼那个金矿需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去保护和开发。

    便是,今年开始的辽东郡和朝鲜移民计划,也需要一支足够强大,反应迅速的野战军在东北方向遮蔽和保护。

    要知道,移民是敏感而多疑,而且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群。

    不在濊人那里驻扎重兵,将野人和原始部落隔离开来,移民们怕是很难踏踏实实的定下心来开垦土地。

    一旦人心不稳,出现什么危险,可能会有很多移民选择逃离,逃回中原。

    那样的话,刘彻岂非就是白忙活了?

    所以,这个事情根本就轮不到南宫信来异议。

    能告诉南宫信此事,已经算是汉室政权,对他很看重了。

    当然了,必要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刘彻满脸微笑的再次扶起南宫信,拉着他的手,很是欣慰的道:“卿能以大局为重,朕确实没看错卿,卿真忠臣也!”

    南宫信心里,真是犹如一万匹草泥马狂啸而过。

    若有可能,他真的不想要以大局为重啊,更不想当什么忠臣,他只想当土皇帝,在濊人内部称王称霸,有空了就来长安卖萌,顺便潇洒一回。

    只是,胳膊扭不过大腿!

    更何况,新化城都建好了,现在的濊人内部的头人们,也不一定再将他看成唯一的领袖了。

    不少人都知道,在他们头顶上,还有一个更强大更富有更霸道更无敌的主人——大汉天子。

    在这样的局面下,南宫信就算想掀桌子,想带着族人逃离,都不可能。

    下面的贵族又不傻。

    岂会跟着他这样没有未来和前途的主人,跑去冰天雪地的异乡?

    没奈何,南宫信只能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拜道:“陛下缪赞了,臣只是尽人臣的本份罢了……”

    刘彻完全无视了南宫信的表情,拉着他的手,大为赞赏,道:“朕果然没看错卿啊……”顿了顿,刘彻又道:“这护濊军,是为了保护卿与卿的族人而成立,这汉濊一家啊,朕看了史书,发现卿等先祖,乃是在殷商末年,从中国齐鲁之地迁徙至东方苦寒之地的部族……因此,朕觉得吧,这护濊军,卿也不能不参加!”

    刘彻扯了一大堆,听的南宫信都有些头昏后,趁着他没反应过来,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