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军臣觉得,鲜卑与乌恒,是天生的二五仔,想要控制住它们,军臣是没有信心的。

    于是他命令道:“派人去北海和瀚海,召回虞迁王与康居王,让他们率领自己的本部万骑,移防至乌恒山和鲜卑山附近!”

    虞迁王与康居王,是军臣在当左贤王时的心腹亲信。

    四年前,军臣发动政变,血洗右贤王派系,杀的血流成河。

    但是,除了当场处死的那些人外,右贤王剩余的嫡系,在抓捕后没有当场处死的,就不能再处死了。

    不然,其他部族会跳出来说话。

    于是,只能流放。

    流放到瀚海与北海去,让他们与野人为伍。

    军臣后来又担心这些家伙偷偷跑回来,联系旧部,于是派遣了自己的两位亲信,带领一个万骑,前往监视和警戒。

    四年过去了,那些流放的倒霉蛋,也该被磨光了棱角,懂得恭顺和臣服了。

    兼之,比起那些失败者,军臣更担心,鲜卑与乌恒这两个东胡的残余势力,天生的二五仔倒戈,甚至趁他不在,拉起人马,壮大起来——草原上一个部族想要兴盛,其实很简单,有一个足够聪明、果敢的首领,有一批足够勇敢,善战的部下,只要几年,就能通过抓野人、抢掠和袭击,壮大起来。

    当年的匈奴就是趁着东胡被蒙恬痛揍,在夹缝里壮大起来的。

    短短数年,匈奴部族就通过抢掠、收拢流散小部族的牧民和奴隶,迅速壮大,然后趁着秦国长城军团回援的机会,吃下河套地区,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能与东胡掰腕子的大势力。

    所以,乌恒与鲜卑,军臣是既要用,又要防备。

    只要发现他们有什么小心思,立刻就要镇压!(未完待续……)

    PS:注1:狼居胥山应该是在今天的内蒙古,具体是那个山,众说纷纭,倒是与长城的距离史书上有记载:根据史记与汉室有关霍去病行军路线的记述,它与代地的距离是两千余里。

    注2:瀚海不是贝尔加湖,它在今天的杭爱山,是蒙古北冰流域与内河流域的分水岭。北海才是贝尔加湖所在的区域。

    注3:万骑是匈奴的战斗单元,一个万骑多则万人,少则两三千,是匈奴最重要的战斗军团,你可以将它理解为蒙古的万户

第五百二十八节 三越攻略

    收了卫雅儿后,满足了前世残念的刘彻,只觉得念头通达,精神抖索,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年轻的天子,于是召集沧海君、真番王、马韩王这三个附庸,命令他们挑选自己最年轻最漂亮的女儿,打扮好,送来长安,充实后宫。

    南宫信等人大喜过望。

    特别是真番王刘忠汉与马韩王萁准,几乎是高兴的癫狂我比。

    嫁了女儿给汉朝天子后,自己岂非就成了汉朝的皇亲国戚了?

    那往后再来长安,享受的就不是夷狄的待遇。

    而是汉室宗亲的待遇,接待方也从大鸿胪变成宗正。

    已经对汉朝制度有所了解的众人,那里还把持得住?

    简单得来说,嫁女以后,真番与马韩两国,虽然依然属于夷狄,但真番王室与马韩王室,却变成了汉朝的外戚。

    就算是造反,能处置他们的,也只有皇帝。

    这等于是给他们按上了一个免死金牌!

    更别说,成为外戚后,女儿稍稍吹点枕边风,就能给自己家族带来无数利益。

    若是将来有幸,生下皇子……

    这画面太美,真番王与马韩王,都不敢去想了。

    但他们不知道,刘彻就是要让他们的女儿生下儿子,然后,等他们死了。

    那么,外孙以上国皇子的身份,就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再之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就是后、宫兴国。大棒救世。

    不过,很可惜。原创不是刘彻。

    而是现在困局于广东的赵佗。

    据刘彻了解,赵佗在任嚣病逝后。就积极与百越部族联姻,自己带头娶百越贵族之女,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至今六七十年,从未有改。

    百越各族正是在与赵佗联姻后,才上了赵佗的战车。

    如此好的政策,刘彻当然要学,不仅要学,还要发扬光大。

    于是。刘彻回宫以后,就命令尚书令汲黯,草拟诏书,传往南越、闽越与东瓯三国,命令这三国君主,必须在明年岁首之前,送一个女儿来长安。

    南越、闽越、东瓯三国中,南越和闽越,是不大可能会因为嫁了个女儿来长安。就跪舔汉朝,哭着喊着要内附。

    但有备无患嘛。

    将来或许用的着呢?

    至于东瓯?

    刘彻的眼睛,盯着地图上的东瓯疆域,或许可以考虑。将东瓯国,变成类似吴苪之长沙国一样的政权。

    简单的来说,就是外藩夷狄。变诸侯国。

    长安城可以直接任命和干涉东瓯大臣任免,决定国君人选。在其郡内,设置郡县官员。派驻军队。

    但想了想,刘彻放弃了这个诱人的决定。

    虽然,东瓯国是不大可能拒绝,也不可能反对刘彻的这个决定。

    但是,东瓯要是变成了诸侯国,那么,南越、闽越,唇亡齿寒之下,可能就要抛弃旧怨,抱团取暖了。

    要是让南越与闽越合流,对汉室的南方政策是很不利的。

    历史上小猪在发动对南越与闽越的战争前,也是先分化拉拢,让闽越与南越彼此仇视。

    况且,赵佗没死。

    那只老狐狸,虽然老了,但刘彻可不敢轻视。

    掂量了一下轻重后,刘彻将视线放在闽越国的身上,眼神摇摆不定。

    可能后世的人,连闽越国都不曾有闻,更别提知其大概详尽了。

    但身在此世,刘彻又素有心三越,广发细作,深入南越、闽越,又有石渠阁过往档案查询。

    因此,对闽越还是比较了解的。

    别看闽越国是汉室建立后,出于削弱吴苪,牵制吴苪的长沙国而敕封的。

    但是,闽越国的开国君王无诸却是大有来历。

    无诸是他的名号,而不是姓氏。

    此人真正的姓名是骆诸。

    骆氏是大禹苗裔纯正的越王勾践嫡系子孙,传承数百年,是百越诸族的精神图腾。

    哪怕是南越王赵佗,对其国中的骆氏,也不敢怠慢。

    由此可见,姓骆在百越诸族,是多么荣誉的事情。

    汉初,刘邦与吕后,就一共封了三位骆氏为王,建国。

    骆诸为闽越王,骆摇为东海王,还有一个骆始为南海王,安置于浙江与福建之中。

    本意是让这三国鼎立,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问题是,现在的三足鼎立,缺了关键的一环。

    骆始的南海国,在传到第二代时,自己作死,居然造反,然后,被当时的淮南王刘长捏死了……

    这就是刘长当初自称天下第一猛将的依据。

    刘长出了名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他灭了南海国后,压根没想过怎么善后,就急匆匆的率军回国装逼去了。

    结果,胜利果实被闽越人吃了……

    闽越因此实力大增,经过这二三十年的发展,如今的闽越国,不仅仅彻底压制住了东海国,需要汉朝这边拉偏架才保住东海。

    甚至,就连赵佗的南越国,闽越人也敢去碰上一碰。

    闽越与南越在过去二十年,打了至少四五架,有输有赢。

    而在历史上,小猪灭南越,虽然也打了将近半年,但总的来说,非常顺利。

    但随后的灭闽越之战,却是波折四起。

    阵损了校尉以上军官,七人之多,阵亡长史一人,长沙国郡兵几乎被打残,一位大农一位宗室列侯将军,因怯懦不前按律被斩。

    普通士卒死伤者,数以万计。

    闽越的难缠与悍勇可见一般,就连小猪,也在灭亡了闽越后。害怕闽越贵族再次反叛,劳师远征。干脆将全部越人迁至江淮一带,放弃了整个福建。

    若想用军事手段解决闽越。刘彻感觉,至少需要动员不亚于历史上小猪派遣的大军,至少十万人,才能有把握。

    而且,南越未定,汉军若进攻,南越军队,肯定会在屁股后面搞小动作。

    历史上的小猪,灭亡南越的过程中。就有一支八千人的闽越军队,打着‘协助王师、讨伐逆贼’的旗号在侧翼居心叵测。

    要不是当时的南越国内带路党太多,汉军长驱直入,几乎没有受到太多抵抗就已经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