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刘彻对着卫驰笑道:“同袍手足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汉家立军之本,首在爱卒,其次用命,再次训练!”

    “将军请带朕去看看细柳营操演……”刘彻微笑着道:“朕曾经对义纵和剧孟都说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训练是军队之本,朕皇祖高皇帝曾诏曰:士不教不得征,正是这个道理!”

    “陛下圣明!”将军们自然也不会吝啬马屁。

    ………………………………

    在群臣的簇拥下,刘彻乘着战车,来到了细柳营的演武场。

    这演武场,并不在营寨之内,而是在细柳仓的另外一侧,石缴前的‘短阴原’。

    在汉代,缴与激互通。

    所谓石缴,其实就是石激。

    什么叫石激?就是一种用于挑离冲击堤岸的河水,保护河堤安全的人工石礁。

    细柳仓所在渭河北岸,恰好位于沣水与渭河交汇之处,千百年的两大水系互博之力,使得河流不断的侵蚀岸边。

    人类出现后,自然不允许大自然这样肆无忌惮的侵蚀自己生存的土地。

    于是,劳动人民创造了石缴这样一种防护堤坝安全的措施。

    只不过,这细柳仓前的石缴,规模有些大而已。

    秦汉以来,这石缴甚至成为了长安一景。

    当初,刘邦就曾在这石缴附近勒兵检阅,然后进入咸阳城。

    可惜,项羽这货不要脸,直接推翻了先前约定的‘先入关中者王’。

    好在刘邦也是个开挂的……

    刘彻此刻就站在石缴前的演武场的高台上,望着林立于演武场中的军列。

    汉军与秦军一样,极为讲究纪律。

    上千名士卒,静静的站在演武场中,凝视着高台上的天子。

    但天子没有发话前,人人都是屏息凝神,没有半分骚动。

    耳畔只有河水不停的拍击堤坝前的石缴的声音。

    刘彻听着,非常满意,对王道吩咐:“传朕的命令,都尉卫驰,治军有方,着赐金十金,帛布一匹!”

    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赏赐。

    荣誉的意义大于物质的奖励。

    但卫驰却是非常感动,立刻恭身道:“陛下厚遇,末将无以为报,唯誓死效忠!”

    刘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若是可以的话,刘彻真想挖挖周亚夫的墙脚。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细柳营身上有着浓厚的不可祛除的周氏印记。

    不然,前世周亚夫死后,刘彻的老爹也不会通过各种手段,去解散和编遣细柳营了。

    换句话说,细柳营是忠于刘彻,忠于汉室。

    但是,他们更爱戴周亚夫。

    刘彻可以命令细柳营去为他攻城伐地,灭国擒王,但周亚夫却可以让这支军队,为他战到最后一刻。

    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别说是现在,就是党指挥枪的时代,某位将军或者领袖,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军队跟着他走。

    刘彻也不需要去跟周亚夫抢细柳营士卒的爱戴,也抢不来!

    “开始吧!”刘彻对着卫驰下令:“让朕看看,细柳营与虎贲、羽林两卫,哪个更强一些?”

    卫驰闻言,立刻就脸色涨红起来。

    细柳营天下第一强军的地位,目前已经受到了虎贲与羽林这两个小兄弟的严重挑战。

    作为天子亲军,虎贲卫与羽林卫,有着最好的兵源,最好的待遇,最好的装备与最好的军官补充。

    传说,天子甚至直接从考举士子里选了近百人,丢到虎贲和羽林两位,参赞军事,筹划谋略。

    而细柳营则只得到不过十名士子。

    就这,还是将主周亚夫从其他将军那里虎口夺食抢来的。

    对文人,汉室军队,还是很尊重的。

    毕竟军中都是大老粗,忽然来一批饱读诗书的参谋,就算是看个稀奇,追个时髦,也是不错。

    何况,分配到军队的士子,大家最后都发现,都有着不错的能力。

    或是精于算术,明于文字之士,这样的人,能辅助军官,将军营内外的一切事务,都准备的好好的,更能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规范和管理军伍。

    甚至还有一些特别高端的人才。

    此等士子,出生于将门世家,饱读兵书,对军队非常熟悉。

    虽然没什么实践经验,理论水平远高于实际能力。

    真要放在主官位置,那就是一个马服君。

    但作为副手,这些人的到来,却是极大的解决了许多将军的问题。

    训练士卒,可以让这些人做,规划方略,也可以让这些人做,军中大小杂伍,也能甩手。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是一个集体。

    他们常常会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

    一人计短,三人计常。

    三个马服君凑在一起商量问题,就算不如武安侯,也不比将主自己差多少了。

    拾遗补缺,查找疏漏,这些人更是非常在行。

    所以,今岁考举的事情,还没有影子的现在,汉军的各个山头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的考举抢人了。

    南军的卫尉放出话来,今年要抢一百个士子。

    北军也不甘示弱,叫出来三百士子的口号。

    卫驰觉得,细柳营也不能落后。

    南北两军的丘八,倒不是什么问题。

    细柳营的战功和战绩,完全碾压这帮渣渣。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还有虎贲与羽林两卫。(未完待续……)

    PS:PS:明天把这两天忘了注解的资料发一下~

第五百三十九节  曲线兴国

    想着虎贲卫与羽林卫,卫驰就感觉自己的牙有些疼。

    这两个天子亲军,成立以来,简直就成了汉室其他军头的噩梦。

    装备、待遇什么的也就算了。

    毕竟天子亲军嘛,行头什么的肯定要光鲜亮丽一些啦。

    不然出门丢了脸,那可是整个汉军的耻辱!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两货恬不知耻的上跳下窜,抢班夺权了。

    一帮不过从军两三年,甚至才服役一年的队率、司马,堂而皇之的空降到了南军与北军,按着各自级别,坐镇着武库、宫门和城门等关键位置。

    一帮寒门子弟,甚至,家臣后人,摇身一变,佩着朝廷印绶,沐猴而冠,言称本将,口说卑职,让许多人暗地里都恨得牙咬咬。

    譬如卫驰,他是乐平简候卫无择的庶子。

    其父无择公,是追随高皇帝从山东杀到长安的老卒,一路积公累至卫尉,虽然没赶上高皇帝分封天下,没上那个汉初功臣名单,但在孝惠皇帝四年追溯功臣战功时,还是成功的因为在灭赵战争中的战功,被封为乐平候。

    而他老爹,有个死对头,名叫张旭。

    当初,卫无择与张旭同在汉军大将皇?麾下用事,两人同样都是郎官,而且还是老乡,都是沛县人。

    那感情,自然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不变的兄弟手足之情?

    当年,陈余与张耳,号称是刎颈之交。生死相托,陈余甚至一度视张耳为父为兄。

    但那又怎样?

    临到头。两人都是恨不得让对方赶快去死。

    为了让张耳赶快去死,陈余先是帮汉。建立汉…赵…齐反楚同盟。

    等到发现张耳居然就躲在刘邦那里,并没有死的时候。

    陈余立刻就发动大军,反戈一击。

    几乎差点就扰乱了整个战局,即使如此,汉军也是损失惨重。

    卫驰的父亲与张旭的交情最终的结局,也如张耳陈余一样,最终反目成仇。

    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卫驰不大清楚。

    但自打他有记忆以来,张旭这个名字。就是老头子的忌讳。

    甚至老家的乐平侯候府中,一个姓张的下人也没有,名字带旭字或者与之谐音、通假的字,也不能出现。

    卫驰甚至记得,就是老头子咽气哪一天,就是看着满屋子孙,要着众人全部跪在其膝前发誓‘永不与张旭子孙交好’。

    本来,这个事情没什么。

    张旭虽然与自家老头子同是跟着高皇帝从沛县走过来的老兄弟。

    但老张家运气不好。

    第一次高皇帝分封功臣时,因为张旭跟韩信走的比较近。被无视了。

    第二次吕后在孝惠四年追封功臣时,又因为得罪了沛候,结果别说功劳了,连原来的官职都被一撸到底。发配去了上郡守长城。

    那时候守长城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