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情只在刘德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就继续问道:“丝公要见我?”

    “恩!”窦婴肯定的点点头。

    刘德的手指不经意间颤抖了一下:袁盎袁丝竟会点名见我?

    前世的记忆中袁盎这个名字在刘德眼里只是四个字:为王前驱。

    当然,那个王指的是刘彻。

    先是,袁盎成功的劝服窦太后,使之不再要求立刘武为储,这就是为所有皇子扫平了路障。其后刘荣能得立,袁盎应该记首功,刘荣被废后,又是袁盎拿着自己的性命跟梁王刘武的政治生命撞了个同归于尽,使得刘彻的上位路程几乎一路平坦。

    难道说,这一次,袁盎会为我前驱?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德跟着窦婴走进了客厅之中。

    见到刘德进来,原本都还在安坐的人们纷纷起身行礼:“殿下……”

    刘德却是径直走到客厅正中,大礼拜道:“小子刘德拜见舅祖父大人!”

    “臣可不敢当殿下之礼!”刘德刚拜下,一位老者就连忙扶起他,笑呵呵的道:“一年不见,殿下倒是越发的清秀了!”

    刘德自然知道,此人就是他的舅祖父,被封为章武候的窦广国。

    窦广国看上去个子不高,但身材还是比较健壮的,看上去就是个和善的小老头。

    “大人德高望重,享誉天下,自然当得!”刘德一脸真诚的道。

    当此之时,大人这个称呼,是专属于晚辈对于长辈特别是近亲长辈的称呼。

    “殿下请容老臣为您引荐一人……”窦广国却是拉着刘德的手向他介绍道:“此人便是曾历任吴楚两国国相,先帝时曾任太仆的袁丝!”

    窦广国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中年文士,长身而起,对刘德拜道:“楚人袁丝,拜见殿下!”

    ……………………………………

    今天晚上收藏涨的好慢啊~~~~~~~~~~马上5000了,就差30个了

第七十四节 猪队友们

    “丝公快起!”刘德连忙扶起袁盎,表示不能受此大礼。

    袁盎在汉家朝廷的人脉究竟有多宽广,已无需再赘言了。

    刘德就记得后来袁盎劝说便宜老爹腰斩了晁错后,拿着诛杀晁错的诏书前去吴楚叛军处谈判,结果被吴王刘濞扣押,这换了其他任何人都恐怕只有被裹挟反叛或者忠贞不屈的被杀死这两条路可走。

    但袁盎却偏偏有第三条路——吴王刘濞派去看押袁盎的都尉司马居然是当年袁盎在吴国为相时的随从,且受过袁盎很大的恩惠。

    于是,袁盎奇迹般的毫发未伤的从吴楚叛军十几万人的眼皮子下逃了出来……

    这听起来似乎是玄幻小说,但却是将来确确实实发生的事情!

    “殿下,袁公,你们谈,老臣与子侄辈饮酒去也!”窦广国将袁盎介绍给刘德之后就当了个甩手掌柜,于他而言,这牵线搭桥的事情办完之后就可功成身退。

    “殿下里面请!”袁盎低着头道。

    刘德跟着袁盎走进了一间颇为僻静的小房间里,袁盎挥挥手,令房中的下人都出去,然后将刘德请到主位上,坐下来后,才拜道:“事急从权,臣亦不得不出此下策,请得章武候引荐,冒死来拜谒殿下!”

    “丝公究竟是何事?”刘德连忙问道。

    以袁盎的身份,若是想见刘德,随便派个下人,向宫里递一张拜帖即可。

    袁盎虽然被削去一切官职与爵位,但他的宫籍还在,自由出入长乐宫是没有问题的!

    而袁盎拐弯抹角的通过章武候窦广国的关系来与刘德见面,这本身就说明,袁盎在防备着某些人对他的监视,更害怕那些人知道他接触过刘德。

    “殿下今日早朝可听说了胶西王刘卬私卖爵位之事?”袁盎问道。

    “嗯,听说了……”刘德问道:“怎么了?”

    “大祸来矣!”袁盎顿首拜道:“臣请殿下听臣说,臣为吴相之时,便已知吴王濞早有不臣之心,只是齐赵两系藩王心向朝廷,不与其为伍,因而只能隐忍于心,是以先帝以厚赐重赏贿之以齐赵两系!”

    刘德点点头,这些他自是知道的,简单的来说,先帝之时为了维护国家稳定,不得不对诸侯王进行种种让步,使之财权与人事权不断膨胀,几乎等同于一个割据王国。

    “然后,今岁正月,晁错以赵王遂不敬宗庙为由,已然强行削其河间郡……”袁盎感叹着道:“如今若是再削胶西之地,臣恐怕齐赵两系心生不满,从而暗中与吴王勾结,如此一来,将来一旦有变,吴楚兵进雒阳,齐诸王与赵王将兵河间,入临晋,倘若匈奴、燕王等有变,则萧关亦有警,如此大汉社稷恐将大祸临头!”

    刘德听完,也不得不感慨,袁盎的眼光真是毒辣。

    若以常理来论的话,即将发生的七国叛乱确实是声势浩大,几乎都把长安的公侯吓尿了,有人甚至都准备好了恭迎吴王濞入长安匡扶社稷的全套礼仪。

    但是,可惜的是,七国叛乱虽然声势浩大。

    但是胶东、胶西、淄川三国联军被齐国堵在家门口出不来,根本响应不了吴楚联军,赵王遂就是个二货,被汉室驻扎在长城的边军打的满地找牙,只能龟缩于邯郸城中,靠着坚城勉强防守,吴楚联军在梁国的铜墙铁壁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本来说好的匈奴外援却影子都看不到,于是七国之乱从起兵到全部平定,竟然只花了三个月时间。

    基本上当周亚夫大军轻兵断掉吴楚联军粮道之后,平叛的大军不过是进行了一次武装游行。

    事实上声势浩大的叛军基本是被自己人解决掉的。

    想着这些,刘德对即将到来的七国之乱是一点都不担心,对他来说,七国之乱等于是给他将来大权独揽打好了基础。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再也没有诸侯王胆敢反抗汉家天子的命令!

    当然刘德也知道袁盎此次来找他做什么了。

    一起反对削藩?

    傻瓜才干这样的行径!

    想到这里,刘德就笑着道:“袁公所言极是,小子亦也曾担忧过……然……”刘德看着袁盎道:“袁公可曾听说过,自有青史以来,令出多方,政令不通者成大事?”

    刘德呵呵的笑着问道:“吴楚齐赵诸侯若叛,谁为首,谁为臣?”

    这正是吴楚之败的关键所在,七国诸侯共同叛乱,加起来的总兵力和实力远超汉室中央政府。

    但是七位大王就有七个想法。

    吴王想着尽快打进长安,坐稳天下,楚王却不愿意风头都给吴王出了,拼命的拉后腿。

    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更是可笑,居然被齐国堵在家门口,连门都出不了!

    赵王刘遂有心呼应,却被困邯郸城中,粮草尽绝,只能坐困枯城坐等死亡。

    若是这七国但凡有个像样子一点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也断然落不到最后那个结局,起码也能划江而治!

    刘德觉得自己若是刘濞,肯定首先会统帅大军,先进逼齐国,逼着齐王加入,然后裹挟吴楚齐七国之兵力,进逼荥阳,拔掉这颗钉在长江以南的汉军钉子,荥阳若失,梁国就失去了侧翼的屏障,同时也会更多的诸侯加入进来……

    不过这只是事后诸葛亮的推演而已。

    袁盎却是看着刘德,有些惊讶,他怎么都想不到,吴楚的致命弱点竟是刘德这样年纪的少年发现的。

    而且那无疑是个致命的缺陷!

    本来若有统一指挥和行动,一般的军队是可以做到1+1等于二的,但是吴楚七国各行其令,各听其政,非但做不到1+1等于2,甚至很可能会出现1+1小于1的可怕场景。

    刘德却微笑着:“小子曾尝听人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以袁公之见,胶西王刘卬为人如何?可有城府担当?”

    “骄奢小人,不足以为谋!”袁盎想了想答道。

    嗯,猪队友+1!

    “济南呢?”

    “鼠目寸光!”

    猪队友+2

    “胶东呢?”

    “碌碌无为之庸才!”

    嗯,这个应该不算猪队友?!

    “淄川呢?”

    “不过中人之姿,守成有余……”

    “楚王如何?”

    “为人外残内忍,看似有勇有谋,实则怯懦小人!”

    好的!猪队友+3

    刘德打了个响指道:“既然如此,袁公还担心什么呢?小子敢立下军令状,诸侯若叛,王师三月可灭!”

    这倒是事实,像吴楚这样没组织没纪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