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境上。

    而匈奴方面,限于情报和信息的来源,只能将目前已知的匈奴幕南部族和其大概兵力和位置布置在地图上。

    但。仅仅是这样,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武装力量。

    仅仅在河套方向及其附近,匈奴就有六个人偶在相互守望,从右北平到云中的漫长边境附近,还有十多个人偶,散步在草原各地。

    在腹心深处,匈奴庞大的幕南集群,让人望而生畏。

    刘彻拿起一个人偶棋子,道:“句注军。有兵,万一千七百人,骑兵五千,去年皆已换装。然,句注在雁门,负有守备之要。因此只能调动最多三千骑兵!”

    “飞狐军,有兵八千七百人。其中骑兵三千,今岁四月完成换装!”刘彻又将在句注身后的飞狐军的人偶拿起来:“然。飞狐乃天下要塞,负山河之重,轻易不可动!”

    刘彻于是将这枚人偶放下。

    飞狐军的驻地,是著名的广昌县,在后世,此地名曰保定。

    早在楚汉争霸时,郦食其就曾对刘邦建议: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庚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飞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到危急时刻,此地驻军就不会调动。

    三年前吴楚之乱,飞狐驻军就一个兵也没有调动。

    刘彻将视线北移,放在北地身上。

    这里有着汉室最大最强的骑兵集群。

    北地郡及其周围的陇右,代上,汉室在那里拥有二十多个马场,以及多达三万人的骑兵。

    最重要的是,这支部队,从来都是汉室的预备部队。

    换句话说,他随时可以调动,他随时处于战备状态。

    两个月前,义纵奉命前往云中,沿途经过北地,然后义纵回报刘彻:北地兵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国有事,必用北地军!

    事实也证明了,北地军始终是汉室军事力量中的王牌。

    从吴楚之乱,到征伐朝鲜,乃至于历史上小猪与匈奴的番战,北地军的身影都活跃于其中。

    甚至,刘彻现在的宿卫武装力量,虎贲与羽林两军中,五成以上的军官,是从北地抽调的。

    在历史上,北地郡和陇右郡以及代上的军事贵族集团,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千年,主宰着王朝兴衰。

    刘彻拿起这枚人偶,将之推到云中城上。

    “北地、陇右及代上,可出骑兵两万!”虽然咬咬牙,在这个地方,汉室动员出一支五万人的军事力量,也不是不可能。

    但那样的话,等于杀鸡取卵,没有那个理智的统治者会干这种蠢事。

    战马,士卒和军官,都要留下种子,才能有未来可言。

    “至于细柳、灞上、棘门以及南北两军,还可再出骑兵一万五千人!”刘彻说道。

    细柳和灞上、棘门这三支军队,因为驻扎在关中,骑兵规模不足是肯定的。

    因为关中没有太多合适养马的地方,娇贵的战马,也很难在关中被大规模放养。

    至于出步兵去草原上,刘彻可还没疯。

    李广和程不识还有李陵的教训,已经足够证明,再精锐的步卒,到了草原上,也比不过最差的骑兵。

    “朕再发属国、五官中郎将以及郡国骑兵,还可出兵一万!”刘彻淡淡的道:“我汉家目前,可最多动员五万骑兵,居于云中!”

    刘彻将视线重新投向河套。

    在那里,匈奴人就像个刺猬一样,让人难以下口。

    “休屠部族,有口四万余,昆邪部族,有口三万余,楼烦部族有口四万余,白羊部族已走,但俱云中奏报,匈奴单于令居皋南山的卢侯、折兰两部,南迁至胭脂山,以充白羊王之缺!”

    “朕要在这里提醒诸卿,卢侯、折兰两部,不比白羊王差!”刘彻严肃的道。

    卢侯部在汉室历史上,也算是汉室的老对头了。

    但自从十四年前,卢侯部族的首领难氏因为唆使右贤王挑起与汉朝的战争,被老上单于处罚,滚去皋南山跟折兰部族玩泥巴,已经有十四年没有出现在汉室记载中了。

    但对这个老对头,大家都很清楚,他的厉害。

    卢侯部族,哪怕是在匈奴人中,也是以野蛮和好斗著称的。

    只是,这个部族比较倒霉,跟错了主子,自从军臣上位后,它就被打入了另册,原本,汉室朝臣都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跟这个残暴的部族打交道了,没想到,军臣居然放它出来了。

    至于折兰部族,大家就没什么印象了。

    但军臣既然调动它出来,那么,它的战斗力,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而刘彻更加清楚,折兰部族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上,胭脂山之战后,霍去病横扫整个大漠,唯独在皋南山之战,吃了个不小的亏。

    虽然最终全歼了卢侯和折兰两部的主力,还俘获了休屠部族的祭天金人。

    但霍去病本部也损失了超过五千人的有生力量。

    使得霍去病不得不退兵,返回汉境休整,直到第二年,才重新出塞。

    能让霍去病一口咬上去,都差点崩掉了牙齿,折兰部族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你要知道,折兰部族跟霍去病交战的时候,使用的可是石头跟骨头做的武器。

    “算上卢侯与折兰两部,还有胭脂山和皋南山的匈奴五部族,在河套地区,一个月内,匈奴人可以集结出超过十万人!”刘彻说道。

    当然,十万人口跟十万军队,那是两回事情。

    只不过,匈奴人全民皆兵,交战的时候,全部族上下,从老人到女人、孩子,都会成为其战争机器的一部分,作为后勤工作人员。

    所以一般情况下,在计算兵力的时候,那些老弱也是要算进去的。

    就像汉室这边,虽然调动的骑兵是五万人,但为这五万人和战马的吃喝拉撒以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就还要动员至少十万人。

    总的来看,在骑兵战斗兵源方面,汉室是占据上风的。

    匈奴人的十万人口,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战斗兵力,大概在三万到四万之间。

    而且,他们分散在长达千里的辽阔草原上,而汉室则可以集中兵力。

    总的来说,以战前的兵力对比来说,汉军占据了目前的绝对上风。

    但战争的事情,哪里是比拼兵力和数字的简单游戏?

    要真是这样,曹操就不会有赤壁之败,苻坚也不会有肥水之败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节 胸甲

    巨大的地图,摆在群臣面前。

    匈奴人在河套方向的兵力,让一部分列侯开始退缩。

    这部分人是典型的墙头草。

    更准确的说是,只想要好处,不想担风险的家伙。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少见。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热血沸腾。

    地图直观的将汉匈双方的力量,放到了一个天平上衡量。

    最起码,在纸面数据上,汉室这边领先了匈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

    六十年来,汉朝骑兵,第一次在匈奴人面前拥有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以前,靠着纯步兵,汉室都能跟匈奴人有来有回,没道理,骑兵占优了,还打不过匈奴!

    一时间,列侯们都是跃跃欲试。

    但亲临一线,有着带兵甚至战争经验的将军和列侯们却都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卢候与折兰部落的加入战场,让大家始料未及。

    这两只部落没加入河套战区前,汉室还有能力在匈奴主力没有反应过来前,全吃河套,造成即成事实。

    但,卢候与折兰部落的加入,使得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这两个部落至少有一万可战之兵。

    更麻烦的是,卢候部落是匈奴诸部中,除了东胡王卢它之的部族外,少数几个懂筑城的部族。(注1)

    而且,河套地区,也不是全部都是一片荒野。

    赵国和秦国在当地留下的一些城市和哨所,至今依然存在。

    匈奴人可以在当地依托这些防御体系,迟滞汉军的行动。

    于是,大农令直不疑在思虑了片刻后。站出来泼冷水:“启奏陛下,若大军在塞外,拖延超过三月,臣不敢保证能维持大军的补给!”

    此话一出,立刻就让整个大殿的列侯们都激动了起来。

    但却没有人能指责直不疑什么。

    今年四月的江都风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