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汉室的财政就要吃紧了。

    就靠着收农民伯伯的税赋,显然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好在,盐铁官营系统渐渐健全,每年都能不断的给汉室提供新的收入,并且数字还不低!

    今年少府跟大农令衙门就预计能从盐铁上捞到差不多十万万钱的收入。

    不过,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一旦开始,这钱和资源,从来就不嫌多。

    刘彻觉得,是时候开辟几条新的财路了。

    本月的朔望朝,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加征车船税?”刘彻有些举棋不定。

    商税的话,现在就别想征收了,也没办法征收,因为,目前的社会和环境,不存在征收商税的基础。

    即使在朝议上通过,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因为,你根本不可能让商人乖乖交税。

    人家有的是办法逃税避税。

    这车船税和矿税倒是可行。

    以大小和运载量以及规模计税的方式,使得商人们根本没有逃税避税的空间。

    但刘彻就担心,下面的官僚会把这个好好的政策给玩坏了。

    人家既然能从农民那里收到五倍甚至十倍的算赋,想必也能同样弄到更多的税赋。

    别到时候,合法守法的中小商贾都被搞的破产了。

    但大商贾,有背景靠山的官商,却因为财大气粗,关系多,一毛钱税交,还越活越滋润。

    到时候,刘彻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不加税又不行!

    总不能富可敌国的商人,纸醉金迷,但负担却压在农民身上吧?

    这个时候,刘彻真是有些羡慕米帝的联邦税务局啊。

    要是他现在能有一个联邦税务局那样强大的执行机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或许,朕该尝试建立一个自己的税务局?”刘彻YY了起来:“一个有着强大战斗力和执行力,同时公正无私,铁面无情的征税机构……”

    但这只是在YY而已。

    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这样的政府部门。

    刘彻对此也很清楚。

    现在,就算是一个次一级的税务局,那种虽然干事,但吃拿卡要的贪官局,刘彻也弄不起来。

    原因无它。

    主流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目前不会容忍这样一个专门针对商贾的税务局出现。

    商人是什么?是市籍之人,是贱民!

    虽然,在现实中,商人早就摆脱了贱民的格局,不少大商贾甚至敢跟一国诸侯王斗富。

    舆论也早就清楚这些,早就不止一个人说过‘今商贾虽贱,然其富贵矣,今农虽重,然农已贱矣’。

    但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的结果却是‘黄金珠玉,寒不能衣,饥不能食,愿陛下贵粟……’

    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但即使如此,这已经是非常激进的法家言论了。

    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毫无疑问,需要漫长的舆论准备和造势。

    这个周期,起码也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

    所以,刘彻只能无奈的将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

    不过,在现有的商业税收基础上,做些文章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擅权的操作空间很大。

    “大不了,逼急了朕,朕丢掉节操去学刘彭祖,把擅权都换成朕的人!”这样一想,刘彻的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一些。

    但这也只是最终逼不得已的下策。

    中国毕竟不是西方欧陆那样的贵族领主的分散式王国制度。

    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

    所谓船小好调头,所以,很多西方人能玩的把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任何的改变,都将影响几千万人的生计未来。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么个道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节 庙算(3)

    思来想去,刘彻觉得,这车船税和矿税,还真的是必须收。

    不开辟这个财源的话,未来,战争一起,国库立刻就要跑耗子了,那还打毛?

    但具体怎么收,还是要讲究策略的。

    打仗要讲师出有名,杀人要论法而罪,收税自然也要有个依据。

    跟打仗一样,征税这种事情,只要统治者想征,那永远能想到借口。

    刘彻只是微微一想,立刻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借口——“朕皇祖高皇帝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这个借口真是高大上的不行!

    虽然现在民间,几乎没有人鸟这个命令了。

    就是在长安城里,也多的是排场比拟列侯的商贾,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官差的面,穿着上等蜀锦,乘着黄金珠玉装饰的豪华马车,堂而皇之的出入市坊的商贾。

    关东那边就更夸张了。

    有商贾出行,居然以前驱开路,呼啸仆从数百,让人几乎以为是某位诸侯王在巡视国土……

    但,刘邦的命令,就是祖宗制度,坚持祖宗制度,永远是没错的。

    所以以此借口,加征车船税和矿税,是可行的。

    在朝议上也很容易通过。

    但问题是,刘彻担心,下面的人乱来,乱加征,乱摊派。

    虽然说,汉律有规定:擅赋敛者,罚金四两,责所赋敛偿主!

    但天朝九十年代还三令五申,不得加重农民负担呢!

    收税这种事情。在信息化时代没来之前,民众和国家无法借助快速便捷的互联网监督官僚之前。人家爱怎么玩,怎么玩。

    就算偶尔有几个倒霉蛋撞到上面的巡视者手里。区区罚金四两,毛毛雨。

    更何况,去干这种事情的,永远都是小猫小狗,真正的指使者,都是衣冠楚楚的坐在雅室之中,一副不食人间烟火模样的道德君子。

    所以,必须防止这个政策最终变成了害民之策。

    刘彻思前想后,觉得有必要上一个起征点。

    就像后世的个人所得税。某个级别之下,一律免收税赋。

    譬如说,只有五辆马车或者牛车之下,两艘商船以下的商贾,就可以不用交税了。

    具体如何操作,还是进行调查一下,确定起征点的。

    但这样做是不会错的。

    限制大商人、大地主,扶持中小商人和中小地主,这永远是刘彻不变的策略。

    通过这样的类似起征点。将中小商人排除在外,而将矛头直指大商贾,这样子做,还能有利于社会稳定、河蟹。

    刘彻确信。借下面的渣渣一百个胆子,他们也绝对不敢对大商贾横征暴敛。

    其实,若是有人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商贾下手,那也用不着刘彻出手。那些大商贾自然会教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做人。

    “朕得感谢小猪啊……”刘彻看向自己的十弟所居住的方向,笑了笑。

    说起来。刘彻的这个想法,是建立在小猪在历史上的失败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的。

    历史上,小猪为了筹措军费,真是什么节操都丢掉了。

    在历史上,小猪曾经下诏,加征车船税和商税(也就是緍钱)——车马以一算计,商贾两算,船五丈以上一算;财产两千钱以上为一緍,征一算,租佃及放贷所得,以四千钱为一算。

    这就是著名的告緍令政策中的税收征收部分。

    但这个加税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三老,官宦贵族和边军的骑士外,其余所有人一律被要求按此政策交税。

    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商贾、大地主们固然死伤惨重,但作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却也同样被波及。

    史书记载,卜式在齐国担任齐王相时,亲眼所见,昔日繁华热闹的临淄市场,几乎一夜之间萧条,临淄城中,中产阶级几乎绝迹,到处都是流离失所,无所事事的流民。

    刘彻可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派谁去办这个事情呢?

    刘彻又陷入了苦恼了。

    很显然,目前的朝臣里,有能力办好这个事情的人很少,而愿意丢掉节操,不顾名声去做这个事情的,就几乎为零了。

    爱惜羽毛的士大夫阶级,还有高冷的列侯阶级,是绝对不愿意去做此事的。

    “只能用新人……”刘彻脑海中猛然浮现一个名字。

    “公孙弘……”

    再没有比公孙弘更适合去做这个事情的人了!

    此人能力与手腕,哪怕是在如今的汉家政坛上,也是鲜有人能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