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的游牧部族。

    只是,要不要杀他呢?

    刘彻却是有些踌躇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七节 杀放囚(1)

    伊稚斜缓缓的走下马车,抬起头,就看到了那巍峨雄伟的宫墙,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之中。

    “难怪过去中行说曾与我说,汉朝皇帝的宫殿,是神京……”

    雄伟壮丽的未央宫,如同过去的岁月一般,以其庞大的体型和超然的高度,给了伊稚斜一个下马威。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抗拒得了未央宫带来的视觉冲击。

    短暂的失神过后,伊稚斜的心里生出一种无可阻拦,无可阻挡的冲动,他在心里几乎是咆哮着喊道:“这座神宫,应该是我的!”

    对匈奴人来说,看到好东西,就要扒拉到自己碗里,这是天经地义,与生俱来的本能。

    但很快,伊稚斜的脸色就变得无比尴尬。

    因为,未央宫的宫门缓缓的打开了。

    出现在伊稚斜面前的是汉室如今御用的皇家仪仗队——重甲骑兵和举着陌刀的重甲步兵。

    浑身上下,连马匹身上都覆盖着厚厚的重甲,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的重甲骑兵,以五十骑一列,排成五列,缓缓的驱策着胯下的战马,以完整的队形,一步步的踏着前行,僵硬的石板上,只有沉重的马蹄声在回响。

    跟随在这支看上去近乎无敌,不可战胜,无可阻挡的铁甲骑兵之后的是,同样披着重甲的重步兵。

    他们手中紧紧的握着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恐怖,同时也是最锋利的陌刀。

    明晃晃的陌刀。在深秋的阳光下,闪烁着让人胆寒的寒光。

    伊稚斜猛的吞咽了一下口水。瞳孔之中,有生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因恐惧而无力的神色。

    但汉室的重甲骑兵依然缓缓前行,他们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才从宫墙内走出来。

    这让伊稚斜稍微有了些安慰:如此笨拙的骑兵,在战场上,不过是个靶子。

    但,下一刻,如惊雷一样的马蹄轰鸣骤然响起。

    刚刚将队形踏出宫门的骑兵方阵,在领头的骑士的带领,猛然加速。

    几乎是瞬息之间。他们就冲过了五十步的距离,用钢铁打造而出的铁甲洪流,带着一股睥睨天下,谁敢为敌的气势,冲到了伊稚斜的跟前——伊稚斜甚至都能看到,距离他最近的那匹战马鼻腔中喷出的热气。

    这让伊稚斜吓了一大跳,连脚都有些站不稳了,只能勉强保持镇定的神色。

    周围的汉室公卿大臣,纷纷露出畅怀大笑的神色。

    他们最爱看的。就是类似的场面了。

    夷狄君主和使者,在汉家无敌的军威面前,俯首称臣,手足无措。

    这样的场面。真是百看不厌。

    当然,其实大家也都很清楚。

    这些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其实。也就只能在未央宫前嚣张。

    到了野外,甚至不需要对敌。仅仅是泥泞的道路和复杂的地形,就足以这些笨重的骑兵成为固定的靶子。

    所以。汉室至今,只有大约七百骑左右的重甲骑兵,且全部被定为仪仗部队,作为给夷狄下马威,岁首岁末,祭祀天地神明以及天子出巡时的仪仗使用。

    除此之外,他们永远不会出现在战场上。

    但伊稚斜哪里知道这些。

    此刻,他的心神,已经彻底为那支如同大漠的山丘一样的骑兵所震慑。

    他捏了捏手心,发现已然全是汗水。

    此刻,伊稚斜知道,假如,无法解决在战场上面对这样的汉军重甲骑兵冲击带来的问题,那么,别说将来打到了长安了。

    恐怕,匈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该如何避免亡国灭种的危机了。

    伊稚斜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眼睛一动不动的观察着那支近在咫尺的骑兵。

    而,汉室的大臣公卿也很配合,没有半分催促,只是像看笑话一样在旁边围观着。

    “呵!”那支骑兵的领袖在面罩中吐出第一词。

    然后,这支骑兵就立刻分列宫门两侧。

    左侧的骑兵首先吟唱起来,他们用着中国的雅语,唱诵起来,语调慷慨激昂,壮怀激烈。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右侧的骑兵,立即接上下一句:“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城楼上,激昂的乐声开始奏响。

    跟随在骑兵身后的重甲步兵也及时跟上来,分列在两侧,他们将手里的陌刀平举,然后交错成为一道钢铁刀锋组成的城墙,这些步兵也唱和起来。

    左侧的步兵唱诺着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右侧的步兵附唱:“昔我往矣,黍禝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然后,步兵与骑兵对调了唱诺之词。

    一时间,在洪亮激昂的乐声中,汉家丈夫,用着最铁血,最军国主义的诸夏不朽名篇,欢迎着来自匈奴的客人。

    有懂得汉室文化典故的匈奴使团成员,凑到伊稚斜面前,低声报告:“尊贵的右谷蠡王,这些汉人所唱诺的是,汉朝几百年前的一首诗,名曰:出车,乃是《诗经》中一篇……”

    伊稚斜点点头,问道:“都有些什么意思?”

    那人动了动嘴唇,不敢明言。

    伊稚斜于是厉声命令:“说!”

    “回禀右谷蠡王……这首诗讲的是几百年前的中国皇帝命令一位叫‘南仲’的大将,讨伐敌国‘西戎’‘玁狁’的过程……”

    伊稚斜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非常精彩了。

    西戎、玁狁,伊稚斜当然知道指的是什么。

    这两个名字在几百年前,就是如今的匈奴一样的北方游牧民族。

    很显然,汉朝人是想在借这首诗告诉他——匈奴人。跪下纳降可以输一半!

    这让伊稚斜心里生出无比愤怒的火焰!

    这就跟天朝boos在欢迎米帝国务卿来访时,让人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一样。甚至可能比这个还要过分!

    伊稚斜的目光扫过周围的汉家公卿。

    这些家伙此刻的神色,无比肃穆和庄严。嘴角都带着些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高冷范。

    对中国来说,匈奴?

    那不过是一个区区数十年兴盛期的夷狄而已。

    我们曾经在南方群山之中,跟荆楚之蛮作战,也曾经在东方水网之中,征服东夷诸族,更曾经驱逐和吊打犬戎玁狁鬼方。

    从历史的长河上来说。

    我们一直在胜利,一直是正义,一直是主宰。

    最近几十年。不过打个了盹而已。

    撮尔匈奴,能让你有幸来朝圣天子,已经很给面子了!

    你还想怎样?

    尤其是在《出车》这首从头到尾都在宣扬诸夏主义,都在强调王师征伐夷狄,文明对抗野蛮的光荣与荣誉的军国主义巅峰之作的唱诺声中,这种思想更是被无限放大了。

    唱诺声中,已然‘因病休假’了差不多一年的大鸿胪公孙昆邪身着朝服,来到伊稚斜面前,拱手道:“奉汉天子之命。匈奴使团可入司马门,觐见天子!”

    这是非常正常的汉匈交往外交程序。

    伊稚斜自然清楚,他微微颔首,回礼说道:“有劳贵臣!”

    他的汉话还算流利。这让公孙昆邪不免多看了他一眼。

    伊稚斜却旁若无人的问道:“敢问贵臣,此是为何?”

    “据本王了解,从前汉使与我主约定的两国交往礼节里。是没有这些的……”他指着那些耀武扬威的汉军骑兵与步兵阵列问道。

    公孙昆邪呵呵一笑,道:“此乃我主圣天子所定的欢迎贵使的礼仪。我中国自古以礼乐立国,有嘉宾来。自有礼乐奏,有豺狼来,也有礼乐奏……”

    公孙昆邪非常珍惜这次‘病愈’的机会。

    他可不想再被天子放病假了。

    所以,他的话语,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无懈可击,且能讨得天子欢心的话。

    没办法,现在想要混的好,就要跪舔天子。

    伊稚斜闻言,冷哼了一声。

    这种恐吓和讹诈,在过去,可是匈奴专属的特权。

    譬如,匈奴会在给汉朝的国书,特意加长一寸——汉朝国书以一尺一寸,匈奴回书一尺二寸。

    汉朝国书,抬头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

    匈奴回书,抬头就是气势汹汹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

    摆明了要在气势上和态度上压倒汉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