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伊稚斜决定再试探试探。

    于是,他抬起头,对着刘彻,正色的道:“但陛下方才的行为,在外臣看来,确实很不妥当,也请陛下给外臣一个交代!”

    伊稚斜的话音刚落,汉室那些早就按耐不住内心喜悦心情的将军列侯们,就纷纷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纷纷的跳起来,对着伊稚斜怒目而视。

    甚至有将军非常机灵的趁机抢占了一个极佳的位置,然后,怒声斥道:“大胆!我朝陛下生而神圣,明见万里,泽被苍生,四海之内,**之中,草木鸟兽,无不为天子德被,尔竟敢在圣前无礼,莫非以为本将军的剑,不够锋利?”

    其他人见状,纷纷醒悟过来,大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当庭怒斥夷狄使者,还是匈奴的右谷蠡王,这可是必然留名青史,且一定会刷来无数声望的美事啊。

    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纷纷跟上那人的脚步,从各种角度,痛斥伊稚斜的狂妄是多么多么的荒缪,多么多么的卑微。

    可怜的伊稚斜,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被一群平均身高超过八尺,膀大腰圆,看上去就不像什么良善之人的将军们团团围攻。

    要知道,伊稚斜的身高,目测绝对不超过六尺五寸(约160CM)。

    而按照汉律规定,六尺二寸以下,属于残疾。连徭役都可以不用服……伊稚斜的身高,以汉室的标准。处于准残疾阶段,要是使点钱。买通官府的人,在户籍上造假,降一点身高,都能享受汉律的优待了……

    一群巨人,围观一个残疾人。

    如此悬殊的画面,让刘彻看了,都有些于心不忍了。

    再说了,伊稚斜再怎么也客人嘛。

    要‘好客’嘛!

    于是,刘彻轻轻咳嗽了一声。顿时,方才还群情激愤,恨不得将唾沫吐到伊稚斜脸上的将军列侯们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这让伊稚斜非常诧异。

    要知道,在匈奴,哪怕是冒顿和老上单于在位的时候,下面的贵族和部族首领,只要一开腔吵起来,常常就是没玩没了,需要单于拍桌子才肯安静。

    至于现在?

    伊稚斜就亲眼看到过好几次军臣不得不命令武士来维持会议秩序的情况。

    想了想。伊稚斜将这个原因归结于汉匈的文化差异。

    毕竟,汉朝皇帝的权威和神圣性,在整个已知世界都是最高的。

    “右谷蠡王要朕给一个交代?”刘彻慢条斯理的坐在御座上,轻声的道:“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交代呢?”

    刘彻忽然站起来。持着汉家的天子剑,目光灼灼的看着伊稚斜,正色的问道:“贵国单于提出如此荒缪和没有道理的要求。难道朕连拒绝都不行了吗?”

    对匈奴人的讹诈,汉室天子。几时退缩过?

    翻开史书,无论《史记》还是《汉书》你能找到多少汉室以重金甚至是岁币的形式向匈奴人祈求和平的记录?

    答案是没有。一个字也没有!

    作为皇帝,刘彻对汉匈过去历次和亲,汉室这边给付匈奴的物资数量,都清清楚楚。

    譬如第一次,在娄敬主持和推动下的和亲,除了一位宗室女外,物资只有絮缯酒米食物。这些物资通常不过几百斤而已……

    到太宗皇帝时,才增加了锦绣服饰和黄金饰品,但也仅仅是象征性的东西,通常跟匈奴人送给汉朝的马匹一样,是个位数的。

    匈奴人要是觉得不服,可以放马过来啊!

    嗯,他们确实不服过很多次。

    历来,和亲条约签订后,他们都会觉得不满足,进而再次入寇。

    但结果呢?

    刘彻记得很清楚,他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六年,匈奴的老上单于写信给汉室,主动求和,在其国书的最后,其甚至说出了‘皇帝即不欲匈奴近塞,则且诏吏民远舍。’意思就是,既然皇帝你觉得,匈奴人太靠近边疆不太好,那我就下令让他们远离汉朝的边墙吧。

    而这封国书的背景,是河南之战之后。

    当时的汉军刚刚痛揍了入侵的匈奴右贤王所部,收复了河南故土,将匈奴的所有势力彻底逐出长城之外。

    当然了,汉室也不是没有吃亏的时候。

    譬如十七年前,即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发动了平城战役后最大的一次对中国侵略,老上单于亲自统帅其本部精锐和其他各部联军共计十四万骑兵,大举入寇汉室,其兵锋直指萧关,意图灭亡汉朝。

    此战,中国步兵的缺点,尽显无疑。

    在运动战中,长城驻军损失惨重。

    甚至,就连北地都尉都战死了,皇室的行宫回中宫,被匈奴人一把火烧掉,战火逼近了刘氏的大本营关中。

    汉室被迫全国总动员,纠集所有力量前去抵抗。

    奋战了一个月,才通过合围以及绞杀等战术,勉强将匈奴军队逐出长城。

    此后,两国交兵了差不多两年,彼此都差不多打得筋疲力尽,这才重新捡起了和亲。

    而这一次签订的和亲条约,差不多就是目前汉匈之间和亲政策的基调了。

    而这个条约是怎么说的呢?

    以汉室的档案记载,大概是这么回事。

    刘彻的祖父回信给老上说:单于送给我的礼物,我已经收到了,很不错,这几年呢,两国之间出现了一些误会,使得战火连绵好几年,但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跟单于都已经决定恢复两国过去的友好关系。考虑到匈奴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因此我派人送来了高粱酒、丝帛和黄金、食物给单于,另外呢。我已经决定赦免过去那些逃往匈奴的吏民的罪名,但是,单于也不要再提章尼等匈奴投奔中国的人。和亲既定,汉朝决不会首先背约,这一点,请单于明察。

    然后老上单于回信,同意了这些约定。

    第二年,两国君主先后发布命令:匈奴人来到长城内,汉人可杀之。汉人去长城外,匈奴可杀之。但从前的一切,全部一笔勾销,谁也不要再提了。

    那一次匈奴人动员了十四万骑兵,入侵中国,之后又断断续续的打了两三年。

    也不过就在原先的条约基础上增加了一项高粱酒以及青铜器皿的约定。

    为此,老上单于甚至不得不同意放弃了追究那几个导致战争的家伙的责任——也就是国书中所说的章尼等匈奴降臣。

    并导致了,从此以后,匈奴贵族在其国内一旦发现有危险或者过不下去了。直接往长城内跑,寻求汉朝庇护。

    如今,汉匈之间,相互庇护对方国内的逃亡官吏和贵族。甚至都成了潜规则了……

    现在,军臣什么事也没干,就靠一封国书。几句嘴炮,就想从刘彻这里得到他们过去通过无数次战争也得不到的东西?

    这让刘彻对军臣的智商。极为怀疑。

    刘彻甚至觉得,军臣肯定是疯掉了。

    当然……

    刘彻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军臣想要故意激怒他。

    激怒他动手杀了,或者干脆囚禁伊稚斜。

    这样,无论事后两国是开战还是嘴炮冷战,都是极好的。

    军臣甚至还能借此,打着为伊稚斜报仇的口号,将其整个幕南地区的部族整合起来,清理掉那些过去右贤王的余孽。

    就算最后,依然打成了十七年前那场战争一样的局面,那也不错。

    一箭数雕,一石n鸟啊。

    这样想着,刘彻的嘴角就露出了笑容。

    “军臣的算盘打的还真是不错呢!”刘彻暗暗想道:“无论朕怎么选择,好像他都能占到便宜……”

    “讲道理的话,敌人要我做的事情,我就应该偏偏不那么做……”刘彻托着腮帮子想道:“但这伊稚斜都送到朕面前了,哪怕吃点亏,杀了或者留下他,对朕都是极好的……”

    未来匈奴的单于,一个极具战略眼光和决断能力的领导人。

    这样的人生命,简直就是无价啊。

    在刘彻的角度来说,便是为了他,跟匈奴人走过一场,也不无不可。

    只是……

    这样一来,就太便宜军臣了!

    你要知道,匈奴内部,一直就是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各种利益纠葛。

    万一要是杀了伊稚斜,反而让匈奴团结起来,在哀兵的作用下,整合成一个整体,那就不妙了。

    历史上,伊稚斜就是将匈奴整合了起来,结果,汉匈战争延绵数十年……

    反倒是放伊稚斜回去的话,匈奴内部就将依然保持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