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8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历史上武帝对闽越和南越的军事行动,最终也变成了两个模板。

    消灭南越王国后,汉室就在南越全境立即实行了有效统治。

    而闽越虽亡,但维持费劲,山沟沟里的闽越部族,根本就不鸟长安的命令。

    最终,武帝不得不干脆放弃福建,将闽越贵族和人民,迁徙到淮泗地区。

    这就是为什么,刘彻一直觉得,三越问题是政治问题,而非军事问题的缘故。

    如今,南越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闽越问题,则需要抓紧了。

    拉拢闽越贵族,同化当地部族,同时,密切留意闽越国内变化。

    一旦有机会,马上就派军队护送骆郢回国即位,将这个刘彻培养的亲汉派扶到台上。

    当然,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刘彻对骆郢也不是百分百相信。

    所以,还得找几个备胎,一旦骆郢不听话,随时就能换掉。

    刘彻正考虑着闽越问题的时候,一个宦官进来禀报道:“陛下,东宫太皇太后刚刚下懿旨,赐南越王朝服、冠冕、几杖,另外给赐黄金五百金……”

    刘彻听了点点头。

    窦太后的这个政治意识还是很不错的。

    他想了想,对左右吩咐道:“告诉少府,清理秦代的历代先王陵墓,在上林苑中,选择五十户百姓,为秦始皇守陵和祭祀,再让太常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前朝皇室后裔……”

    秦已经灭亡几十年了。

    汉室鼎立也有将近六十年了。

    这时候修葺和打扫秦代先王陵墓,也是题中应有之理。

    毕竟,这兴灭国,继绝室,历代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了。

    以三代的规矩来看,灭亡前朝,新朝将前朝遗老遗少,分封到某个地方,继续其先祖香火祭祀,属于文人士大夫们歌颂的礼法纲常。

    只是,汉室对于自己究竟是继承了秦的道统还是周的道统,至今争论不休。

    所以,这事情才一直搁置着。

    如今,秦朝遗老赵佗将来入朝,为了面子或者说拉拢人心的需要,自然要给赵佗的前主们粉饰一下喽,让他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统战需要嘛……

    只是,秦朝皇室成员,刘彻估计,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到一个靠谱的能证明自己血统的后代了。

    毕竟,项羽当年在关中大开杀戒,几乎将赢氏子弟斩尽杀绝。

    就连跪着给项羽投降的子婴也是一刀了事,最后,更是一把大火,将繁华的秦代宫廷与都城焚毁。

    然后,项羽就拍拍屁股说: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哥要回家炫耀去了。

    所以很多人都说,项羽是个竖子,不足与谋。

    当初项羽要是在关中的手段稍微温和一些,做点安民的事情,也不至于被刘邦得了天下。

    倒是周王室后代,刘彻前年在雒阳找到了一个,封了个周嘉南候的关内侯爵位,让他去给自己的祖先守陵祭祀。

    “诺!”立刻有人领命下去办这个事情。

    “陛下,准备改朔易服了吗?”旁边的汲黯看着,在心里默默思索着。

    改正朔,易服色,这是传统的中国王朝更替游戏规则。

    但,汉室至今没有遵循这个游戏规则。

    自高帝以来,在这个问题上,历代天子都是在和稀泥。

    太宗时期,倒是想改一下。

    结果,不仅仅搭上了一个丞相,还搞的天家颜面扫地,几乎沦为天下笑柄。

    从此,汉室君臣,再也不提及这个事情了。

    但,汲黯知道,今上,确实有这么个打算。

    不然,太史令那里,每天都有着数十位宫廷星象师和数学家,天天晚上盯着星辰运转计算是干嘛的?

    而改正朔,定历法,易服色。

    这是堪比立储的大事情。

    没有任何学派会放弃在这里掺一脚的机会。

    汲黯当然不会放弃,于是,他试探着问道:“陛下,臣听说,关中近来有民谣歌曰:圣人在位,天地变易,圣王在位,阴阳通畅。今陛下在位,嘉大惠于天下,臣以为当循三代故事……”

    刘彻回头看了这个家伙一眼,笑了笑,没有接话。

    改朔易服,在士大夫们看来是大事,但在老刘家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尤其对刘邦来说,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用什么历法纪年,简直无聊透顶。

    到刘彻这里就变成了,衣服崇尚什么颜色的,无关紧要。

    但是,历法却已经不得不变了。

    颛顼历,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和地球气候变迁的实际了。

    当年,颛顼历制定之时,黄河都在跑大象呢!

    如今,黄河象早已灭绝,滚滚都已经跑到了深山老林之中了。

    新的符合农业需要的历法,已经是迫在眉睫。

    但,这部历法起码还要个三五年才能制定出来,所以,这个事情暂时不急。(未完待续。)

    PS:抱歉,晚了一点,今天白天懒癌发作,在补新番~~

    但是,等下还有~~~~~

    顺便,给两个基友打下广告。

    七月新番的《春秋我控姐》哦,不对,春秋我为王,着实写的不错啊~

    俺觉得,点娘春秋第一小说,当之无愧!

    另外,坟土荒草同学的《神话版三国》就不用多介绍了。

    俺与这位同学可谓是基情满满的好基友啊~

第七百二十五节 进击的二世祖(1)

    五月的怀化,气温开始变得适宜起来。

    新鲜出炉的怀化郡西北都尉隆虑候陈蟜带着自己的部下,沿着河流前进。

    这两个月来,陈蟜一直在忙一件事情——给自己未来的老巢选址。

    陈蟜虽然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二世祖,但他还是很清楚,一个好的老巢,比什么都重要。

    但可惜,他人手有限。

    至今他这个西北都尉麾下,拢共就五百多兵马……

    这么点人,连辖区都没法子管,就更别说在今年就将西北都尉的治所城防给建立了起来。

    “可恨啊!”陈蟜骂骂咧咧的嘟囔着:“我那大兄,简直不要脸……”

    他的哥哥,堂邑候世子陈须,现在的怀化郡郡尉,安东都护府西部都尉,可比他阔气多了。

    前不久,陈须就把自己的老巢,西部都尉的治所安在了一个被命名为‘崇怀’的地方。

    当地,依山傍水,出了城门,就是广阔的平原。

    虽然冬天可能冷了点,但夏秋两季,绝对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安乐之乡。

    更重要的是,崇化城旁的河流与黑水连接,可以随时得到来自新化城的补给和支援。

    陈蟜正是刚刚从崇化城的奠基典礼回归的。

    想着自己大兄阔气的模样和得意的嘴脸,陈蟜就有些心浮气躁。

    但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大兄,堂邑候的世子呢?

    旁的不说,单单是得到的资源与人力物力。就甩了他几百里!

    现在,西部都尉下面。就有了将近三千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全部都是从燕赵地区调来的郡兵。

    虽然比不上护濊军那样精锐,但好歹也是久经训练的士卒。

    除此之外,丞相府还拨给了陈须的崇化城各种器械甲胄和工具数千具。

    另外,还给了两千户的移民,作为崇化的居民和屯垦者。

    反观他这个隆虑候?

    简直就是爹不疼娘不亲的弃儿!

    不仅仅人员补给迟迟没有到位,就是本该拨付给他的军需辎重也被丞相那边借口‘西北都尉治所未定,暂不拨付’为由拨给了其他人。

    这让陈蟜看了,真是忧心忡忡。

    照这样子下去,恐怕。未来他与陈须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最终,他很可能只能在泥浆中仰望陈须威风八面,不可一世。

    甚至,不得不卑躬屈膝,百般讨好,以求沾光。

    “我才不要呢!”陈蟜吐了口唾沫在心里说道。

    他太清楚长安列侯公卿和贵族们的嘴脸了。

    捧成功者臭脚的,能从长安排到函谷,但愿意跟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打交道甚至交朋友的,却是一个也没。

    这从他现在身边的狐朋狗友的数量就能看出来。

    当时。陈蟜可是带了足足五六个往日交好的列侯子侄来这怀化建功立业。

    最开始,大家都是拍着胸膛保证,一定跟着隆虑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可这誓言都还言犹在耳。

    但人却已经跑的只剩下一个衍候瞿家的侄子。

    这还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