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9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证汉军的作战意愿和主动能力,会越来越强。

    汉匈战争也不会拖延上百年了。

    “东胡王那边,最近怎么样了?”刘彻对王道问道。

    东胡王卢它之,在不久前,忽然传书给云中郡郡守魏尚,表达了想要内附的意思。

    魏尚不敢拖延,立刻上报给刘彻。

    刘彻于是让人去调查,经过调查后发现。原来,卢它之的日子。现在不好过了。

    匈奴人在龙城大会后,就对他非常怀疑。觉得他这个二五仔,太不像话了!

    不仅仅夺去了原先划归给他的几个牧场,甚至还勒令他每年加倍给付单于庭牲畜。

    卢它之是什么人?

    他们老卢家,可是在冒顿和刘邦时期,就已经是脚踏两条船了。

    面对匈奴人的猜忌和威胁,卢它之马上就祭出了老一套的招数——撒泼打滚,威胁回归汉朝。

    拿着这个当筹码,逼迫单于庭答应他们的条件。

    不答应的话,那韩颓当的例子。他也不是不能学。

    在搞明白这个问题后,刘彻就让云中郡郡守魏尚,陪着卢他之演了一会戏,拉出了要出塞接应卢它之的架势。

    单于庭果然上当,又将那些牧场还给了卢他之,还赏赐了十几个美人来安抚他。

    在这个事情里面,刘彻跟卢它之算是各取所需。

    卢它之可以继续脚踩两条船,两边买好,两边都要拉拢他。

    而刘彻则得以让卢它之继续呆在匈奴那边。

    且不管卢它之传递过来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这起码比对匈奴内部的情况一无所知要强的多!

    更可以借卢它之的渠道。跟匈奴内部的某些人物,眉来眼去。

    以前是尹稚邪,现在,则换成了另外几个姓挛鞮的家伙。

    不管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是试探还是怎么样。

    反正,能给匈奴人找麻烦,刘彻就乐意去做。

    “可惜。尹稚斜跟军臣,居然没有内讧……”刘彻也不得不有些跳脚。

    本来他瓜子板凳都准备好了。

    谁知道。这两个家伙居然握手言和了。

    这太不科学了!

    所以,刘彻派了几个探子通过卢它之的渠道。在匈奴人内部,撒播了尹稚斜在长安干过的那些事情的故事,在这个过程里,自然少不得添油加醋,进行艺术加工。

    这么做,无论有没有效果,至少,能让尹稚斜不痛快!

    若能传到军臣耳朵里,那就更妙了!

    所谓,只要锄头挥得勤,没有墙角挖不倒!

    当年萧何跟刘邦,何等关系,尚且要担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那军臣跟尹稚斜,本来就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甚至充满了敌意。

    刘彻就不信,这两堂兄弟能一直合作下去?!

    “陛下……”

    “云中郡急报……”

    王道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有侍中急匆匆的跑来报告:“匈奴单于遣使扣关,请求入觐陛下!”

    刘彻立刻就站起身来,疑惑着:“匈奴人想干嘛?”

    “放他们入关吧……”刘彻挥挥手道,无论军臣在想打什么歪主意,刘彻也愿意陪他玩玩。

    现在距离预定的汉军出塞之期,只有两年了。

    巴巴罗萨之前,纳粹跟毛子,不也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战略欺骗这种事情,刘彻当然会做。

    没过多久,一个绣衣卫的官员,也来到刘彻面前,报告道:“陛下,东胡王急报!”

    刘彻接过那个被密封的报告,打开封泥,取出里面的布帛,看了看,然后就皱起了眉头。

    卢它之传来的消息很简短,只有一句话——单于欲以河套测陛下。

    好吧,其实卢它之不说,等那匈奴使者到了长安,刘彻也能猜出军臣的意思。

    河套?

    刘彻当然想要了!

    但,假如是匈奴人主动给的,刘彻绝对不会要!

    为什么?

    无论真假,这都是个涂了剧毒的诱饵!

    看看北宋跟金国做的交易,拿回来的那燕云十六州就知道。

    不是靠拳头,从敌人手里收回的国土,就必然不稳固。

    甚至,其后果可能比武力收复失败还要糟糕!

    况且,光给河套,没有阴山。

    这岂非是没有山海关的北京?

    历代以来,就没有那个王朝,能在没有阴山掩护的前提下,能在河套站稳脚跟的。

    而且,这军臣难道以为刘彻没读书吗?

    想当年,冒顿在位时,有句名言——什么都可以谈判,独独土地,不能谈判。

    “也罢!”刘彻在心里想了一会,然后笑着道:“就让朕,陪军臣演一出戏好了!”(未完待续。)

    PS:有些头昏脑涨了!

    今天就这一更,我得调整一下~~~~

    明天12000吧~

第七百七十四节 承诺(1)

    “陛下,此乃今年考举之考题,请陛下过目……”

    甘泉宫里,周亚夫双手呈上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刘彻接过来,跟往年一般,前面的两轮考举,其实只考常识,看考生是否具备了水准线以上的文化能力跟数学功力。

    只有第三轮,才会有些难度。

    但却也难不倒哪里去。

    毕竟,这是选拔四百石左右的刀笔吏,是要他们去干实事,又不是让他们去跟司马相如比试比试谁更博学。

    从去年开始,刘彻就将出题的工作,丢给周亚夫去负责,自己只做最后的监督和裁定。

    刘彻翻开册子,一道道题目看下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就按丞相拟定的题目,去印刷吧!”刘彻将那小册子交给汲黯,吩咐他去交给少府衙门。

    然后,刘彻就转过身子,看着周亚夫,道:“丞相今日特意来甘泉宫,不只是为了此事吧?”

    这是肯定的。

    若只是因为考题的事情,周亚夫完全可以等到刘彻过几天回长安,再进宫报告——考举开始前,刘彻这个天子必然回到长安,主持大局,以示对考举的重视。

    “圣明无过陛下……”周亚夫低头拜道:“臣听说,匈奴又要遣使来长安……”

    他抬起头,看着刘彻,目光灼灼:“臣还听说,匈奴单于,欲将河套地,售与陛下……”

    刘彻闻言,呵呵一笑。

    他就知道。周亚夫是为这个事情来的。

    河套地区,就是汉室的燕云十六州。

    其战略价值。毋庸置疑。

    “丞相怎么看……”刘彻看着周亚夫问道:“匈奴人能信吗?”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

    在汉室。匈奴人的信誉,等于零。

    两国过去,起码签了七八份不同版本的和亲条约。

    但,每次,这些和亲条约最终都成了一张废纸。

    而且,每次都是匈奴人先撕毁!

    况且,夷狄从来无信义,这是中国的价值观。

    所以,周亚夫肯定的摇摇头:“臣以为。匈奴的话,当然不可信……”

    “只是……”周亚夫满脸兴奋的说道:“陛下何不将计就计!与彼使者谈下购河套之事,待条约已定,即刻出兵河套,接受当地!若匈奴主,出尔反尔,陛下就可名正言顺,起义师,讨伐无道!”

    刘彻微笑着看着周亚夫。在心里摇摇头。

    刘彻早就感觉到了,周亚夫在最近,变得越来越好战。

    他现在甚至都等不急约定到约定的时候,就要怂恿刘彻。提前对匈奴开战了。

    对匈奴开战,刘彻当然也想,越快越好!

    但是。刘彻知道,现在。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现在的汉军,固然有着能战胜匈奴军队的能力。

    但是。却还不能做到必胜和速胜。

    刘彻可不想将汉匈战争打成拉锯战。

    要嘛不打,要打就要做到三年解决匈奴主力,五年平定草原!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汉军的实力,就不能过早暴露。

    因为,一旦汉军过早暴露了自己的先进装备的强大之处。

    匈奴人又不傻。

    打不过,我还躲不起吗?

    他们只需要往幕南一缩,完全放弃大漠以南的全部地区。

    刘彻就要拿他们有些没辙了。

    远征三千里,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汉军能勉强做到。

    但在茫茫戈壁上,远征五千里,那就不可能了。

    这么长的距离,单单是后勤补给,都能让汉军疲于奔命!

    以霍去病卫青之强,尚且不能统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