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9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雁门一失,则云中和代郡,也就失去了侧翼的掩护,将暴露在匈奴骑兵的面前。

    匈奴人看着马邑城流口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但是,汉军在雁门关附近,囤积了重兵。

    即使是以单于庭对汉朝的了解,也知道,汉朝的五大野战军团,有两支的老巢,就在雁门关的后面。

    句注军就直接驻守在雁门关,三十年来,从未移防。

    这支总作战兵力达到了一万四千人的精锐野战部队,是匈奴白羊、娄烦两个部族的‘老朋友’了。

    彼此在过去三十年,大小摩擦。发生了数百起。

    彼此互有胜负,哪怕是最骄傲的匈奴人。也不得不对这支精锐的汉军,投以敬意。

    所以。当马邑的名字从军臣嘴里吐出来时,白羊王跟娄烦王,都是感到背脊发凉,菊花微痒。

    那可是个难缠的对手,素来就以作战勇敢,顽强著称。

    而且,句注军的灵魂人物,最开始叫夏侯婴,然后是郦寄。如今则是汉朝的宿将,丞相周亚夫的亲信将军苏飞。

    这位是前代的雁门太守,汉故楚国丞相苏意之子,在过去当过郦寄的副手,虽然名声不璋,但却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

    越过雁门关,在古老的飞狐道的附近,汉军在哪里驻扎了另外一支闻名世界的野战兵团——飞狐军。

    这同样是一支几十年没挪过窝的精锐。

    它是汉朝布置在长城后的预备军团,是随时随地可以支援长城北方的各个方向的援军。

    一直以来。这支军队,充当的就是救火队的职责。

    五年前,军臣亲自率军,入侵长城。飞狐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这支军队,用遮天蔽日的箭雨和稳固的战线。逼迫了匈奴两万骑兵,不得不绕道。狼狈的退出代地。

    而这支部队的规模很大,常备兵力。常年保持在两万左右。

    任何一个对汉朝有想法的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解决那个该死的飞狐军!

    更别提,匈奴已经听到了风声,飞狐军在去年和今年,接受了全面的换装。

    它已经从一个纯粹的步兵兵团,变成了一个至少拥有四千骑兵的步骑混合兵团,据说,汉朝的皇帝,特别下令,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最好的军官,优先配给飞狐军。

    这使得这个老对手,变得更加难缠、可怕!

    除此之外,代国和上郡驻屯的代国王宫卫队,以及上郡的长城驻军,也是匈奴不得不考虑的对象。

    另外,一旦战事拖延,汉朝驻扎在陇右的骑兵主力,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还有,匈奴兵力一旦集中到了雁门附近。

    那么,在右翼,匈奴人就会暴露出一个巨大的漏洞。

    云中的汉军骑兵,一定会乐意去河套上走一趟,还有回中道的汉军,也一定不介意,来草原上溜达一圈。

    云中和回中道驻扎的汉军,可有着至少一万五千骑。

    这支力量,一旦进入缺乏兵力的河套,那就跟狐狸进了鸡窝没有区别。

    河套平原甚至河西走廊的匈奴部族,全部要倒大霉。

    尤其是昆邪和休屠,更是首当其冲。

    这些问题,在场的每一个匈奴贵族,心中都清清楚楚。

    但是,马邑的诱惑是如此之大。

    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压抑自己的心情。

    距离上次汉匈大战,已经有五年时间了。

    马邑城里积蓄的财富和人口,想必也已经多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

    而且,作为一个暴露在长城外的城市,马邑城里,匈奴人的势力,也渗透的比较多。

    至少,在其城中,有四五个商人,就是靠着跟匈奴贸易发家的。

    对这些商人,匈奴人很清楚。

    只要给出足够的好处,他们不是不可能当内应的。

    过去几十年里,马邑的每次易手,都是城中首先出了二五仔,或开城门,或制造混乱,从而让匈奴军队能以较小代价,快速拿下这个城市。

    但,汉朝的反应,每次都是无比迅速。

    最终,这个城市,依然会回到汉军手里。

    只是,最近一次的马邑易手,发生在遥远的十年前。

    那时候,匈奴还有过去的韩王信的属下和势力可以利用。

    但现在,这个优势已经没有了。

    韩王信的嫡子,韩颓当在九年前,跑回了汉朝,充当起了汉朝皇帝的大臣,据说混的很不错。

    剩下还留在草原的韩家人,在没有了嫡系的势力后,只剩下溜须拍马的能力。

    至于另外一个可以利用的势力,卢绾的后代东胡王卢它之?

    这个墙头草要是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

    军臣甚至怀疑,卢它之很可能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回头就把自己卖了。

    然后,当匈奴人到了马邑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汉朝的大军团团包围——马邑前方的丘陵地区和附近的深山老林和山谷,藏个十万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马邑城……”军臣在帐中踱着脚步。

    打马邑,若是控制的好,迅速结束战斗,抢走人口和粮食、财富,回头再把责任栽给一个临时工。

    譬如,河南战役后。老上单于把挑起战争的责任推给了卢候王。

    想来,汉朝也是无可奈何的。

    最终,甚至还要付出一笔巨额的赎城费。

    汉朝,不可能不要马邑的。

    但若是控制不好,或者拖延时间久一点。

    就会演变成类似十年前和十八年前那样的全面混战。

    两国在长城边,纠缠拉锯个两三年。

    不止是汉朝吃不消,匈奴这边也有些hold不住的。

    毕竟,作为一个游牧帝国,几十万的青壮。长年累月的长城脚下跟汉朝作战。

    国内的牲畜和牧场怎么办?

    帐中的贵族,不会有人忘记,当年汉匈大战,结果后院起火。丁零人跟小月氏组成的马匪到处作乱,西域那边的国家,也开始心怀不轨。蠢蠢欲动。

    以至于战争结束后的当年,许多匈奴人。都会将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全部溺死。

    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这个孩子是自己的种。

    为了避免养了个杂种。他们只能这样。

    而这样的损失,是匈奴所不能承受的。

    事实证明,不仅仅农耕国家会被战争拖垮,其实,游牧国家,也会在长期战争中,陷入内外交困。

    只不过,游牧民族承受力,比农耕国家要强。

    而且他们本身就穷,再穷一点,也就那个样了。

    这就是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

    思来想去,军臣将问题抛回给兰辛陀,问道:“你有计划吗?”

    匈奴人开始有战略意识的时间并不长。

    在冒顿时期,匈奴帝国的唯一战略就是:谁惹我我揍谁。

    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轻重主次。

    但到老上单于手中时,雄才大略的老上单于,将匈奴进行了一次改造,尤其是在得到了中行说后,在这个汉朝宦官的帮助下,匈奴人首次开始统计牲畜人口,规划放牧次序,同时,也有了战略意识和作战部署。

    从那以后,匈奴,作为一个帝国,才真正开始走向巅峰。

    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蜕变,匈奴才能击溃强大的月氏人,在这草原上建立唯我独尊的霸权,还统治了西域三十六国。

    “回禀大单于,奴才已经想过了……”兰陀辛跪下来,道:“只是不知道,大单于是只想得马邑,还是连雁门也想得到?”

    当然只想拿马邑了!

    雁门关城高墙厚,想要拿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况且,打马邑,还可以说是给汉朝一个教训,让汉朝知道,匈奴不好惹,逼迫汉朝交出乌孙人。

    但若是攻击了雁门关。

    军臣用屁股想都知道,自己那个脾气暴躁的女婿,指不定会将战争全面扩大!

    这刘家的三代人,都一个尿性!

    从刘恒开始,只要匈奴军队敢越过长城,那么,没的说,先打个一年半载,再决定要不要和谈!

    军臣还想着去抢大宛的工匠呢!

    哪来这么多时间在长城脚下跟汉朝人拉锯?

    但,作为单于,军臣当然不能这么说。

    作为单于,他需要时时刻刻的向国内外证明他的铁血和强硬。

    “只拿马邑如何,若拿雁门又该如何?”军臣坐下来,问道。

    “回禀大单于!”兰陀辛叩首道:“若大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