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去主人安,黄胜大声宣布道:“勇士们,战斗的号角吹响了!明天大家回黄家山岛准备袭击建奴,外城一开咱们就走。”

    所有家丁立刻热血沸腾了,那些孩子以为也有他们的份,都欢呼起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他们回家是继续学习,离上战场还早着呢。

    巧珍、来凤知道老爷要走了,依依不舍,两个大女人眼睁睁要哭……。

    白牡丹她们知道要去真正意义上的黄家,对那里充满了幻想,她们对京师没有一丝一毫留念,乐滋滋的开始收拾行囊。

    黄胜晚上继续请茅元仪喝酒,坦诚相告自己准备陪熊家兄弟跑一趟辽东,协助熊家的家丁去斩杀建奴首级救他们的家主。

    这位科学家是有见识的,对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的方略也有研究,对他的布置颇为欣赏。

    他也认为如果熊家公子做出舍身救父的壮举,朝廷赦免熊经略的可能性很大。

    茅元仪知道朝廷在扯皮,封赏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呢,根本没有阻止这位小友,只是叮嘱他自己要小心,不许亲自冲锋陷阵,如果发现事不可为要确保全身而退。

    天启五年三月十六日清晨,出了广渠门的黄胜对着京师挥手作别,没有带走一块城砖,带走了两万多两雪花银。

    来的时候九个人,回去时已经拉起了长长地队伍,人口两三百号,骑兵十几个。

    黄家这一次完全是接了一个亏本买卖,银子一两都没有,还要给九个人提供装备和伙食。

    熊家大公子熊兆带着六个家丁,还有一个小萝莉熊珊儿和她的奶娘跟着。

    人马、大车行军两天到达天津卫码头,休整一天,第三天得到六百里加急传递消息的黄明道带着战船、马船日夜兼程来到了港口。

    熊兆圭看见了‘广宁号’‘盖州号’再次震惊了,他对这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又有了新的认识。

    白牡丹她们看见了黄家自己的船队,看见船上列队行礼的彪悍军人,眼泪模糊了双眼,原来黄家是强大的存在啊!我们以后真的有许多大事可以做呢!

    黄明道看着大人带回来如此之多的人口目瞪口呆,还没上船呢,那帮老兄弟就开始吹嘘京师的风月,吹嘘大人在京城是如何吃香……。

    把黄明道听得直流口水羡慕不已。

    回到家里所有事物都交给赵蕊、荷香看着办,安排白牡丹她们做识字先生,让她们每人带一个班级的家丁,严格要求所有人认真学习。

    黄东山都不做识字先生了,开始跟所有预备出击战士一起训练、演习。

    如何作战黄胜早已有了预案,他准备三打望海墩!因为已知那里的建奴巡逻队人数不多,行动也有规律可循,这一次不打屯堡,打巡逻队大小正合适。

    这还是没办法的办法,自己对那里最熟悉,这一次要求不高,只要砍十个建奴就跑,以现在的实力成功是很容易的。

    关键是否做到安然撤退?是否能够做到零伤亡?黄胜可不想为了救一个人搭上许多人的性命,所以苦思冥想,如何打着熊廷弼家丁队的旗号一击就走,不留下一具自己人的尸体。

    赵时敏、顾三他们已经生产出十几个四轮马车的大梁和轮毂,接下来准备精雕细琢,给京师供货。

    这一个多月又基本完成了三辆豪华轿车,马上就可以发货了。

    黄胜来到车厂,让他们马上停止生产豪华轿车,只需要以最快速度组装五辆运兵车,三辆装甲战车就行,不要好看只要坚固就达到要求。

    五辆运兵车简单,只要在上面安装座位就行,连靠背都不需要,因为黄胜是用来快速运送重装步兵长枪手。

    只要保证他们一抬屁股就能够坐到车上,脚挂在旁边,手有能够牢牢握住的东西,使战士能够保持身体平衡不掉下马车就行。

    一辆运兵战车可以运输十人,正好是明军一个小旗,让这些重装战士能够火速赶到战场,一下车就能够快速接敌,这样就保证了他们有充沛的体力。

    敌人逃跑时可以继续上运兵车追击,当然不是追人家骑兵,而是追击敌人的步兵,运兵车无需装甲,重装步兵的防护已经足够了。

    现在黄家已经生产出几十副全钢板甲,防护力绝对超过建奴白甲兵的三层铠甲,重量还减轻了二十几斤。

第一百零二章:装甲战车

    可惜以黄家现在的技术和工艺水平无法生产不锈钢,要不然盔甲还会更加坚固有韧性,重量和厚度只需要普通钢板六成就足够。

    以后黄家的运兵车,搞些可以灵活组装拆卸方便的防雨棚,碰到刮风下雨士兵就用不着在凄风苦雨里熬了。

    三辆战车是黄胜一个不太成熟的设想,他准备让四轮马车在前面挽马在后面,这就不是拉着车,而是推着车前进。

    在明朝没见过马推着车走,在后世黄胜见过推着蹬的三轮车。

    在自己老家三轮车都是车厢在后面,大家都认为这样应该是理所当然,后来到了北方,发现许多三轮车的车厢都在前面,黄胜认为如此这般虽然灵活性差了一些,但是更加合理,因为主人时时刻刻能够看到自己的货物。

    黄胜召见工匠和马车夫,告诉他们自己的设计构想。

    他准备把这三辆战车设计成推着可以冲锋直接撞进敌阵,拉着能够迅速转移的坚固流动堡垒,让他们不需要考虑防止炮击,只需要考虑建奴步弓直射的威力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要求不能忽略,就是阻燃,万一建奴用火攻,可不能火烧连营。

    在马车的前后两头设计可以让燧发膛线枪灵活瞄准的支架九个,两个火枪手自己随身携带一支枪,在接敌前十一支枪都装填完毕,理论上可以连续射击十一次。

    黄家除了已经打报废了的五支枪,现在正好有三十支保养良好,随时可以击发的燧发枪,用来装备这三辆装甲战车足以。

    现在只有自己跟黄东山、顾山河三人是合格的燧发膛线枪射手,每人带着四个装填手使用一辆战车,部队撤退时就不怕建奴骑兵咬着自己的尾巴造成战士的伤亡。

    因为燧发枪的射程是敌人弓箭的双倍以上,威力不容小觑,子弹跟弓箭不一样,建奴根本看不见,难以用武器格挡,皮盾格挡的效果也不好。

    建奴骑兵如果带铁盾追击,简直就是笑话,如此重量在马上保持平衡都困难,如何策马狂奔?

    重骑兵是用来冲阵的,轻骑兵才是追击敌人的最好兵种。

    自己和黄东山他们可以一边逃跑一边把追得靠近的建奴骑兵射杀,只要对方不是成百上千,最后谁追谁还不一定呢,这跟蒙古人的曼古歹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焉!

    赵时敏、顾三和能工巧匠们听了要求,拍胸脯保证,运兵车五天完成,三辆战车八天就可以使用。

    他们都是信心满满,车都是半成品,减震,轮毂,大梁都是经过性能测试的合格品,大人要求的仅仅是牢固,不需要任何装饰。

    防止建奴弓箭太容易,铁皮蒙着木板就行,火箭射在铁皮上一时半会儿烧不起来,家里再次加工过买自觉华岛船坞的现成木料太多了,直接挑选尺寸合适的下手就完事大吉。

    登陆出击部队有重装步兵长枪手三十六人,骑兵十八人,正好是明军一个标准总旗的人数五十四人。外加熊兆和他的六个家丁,自己带上顾山河、黄东山和十二个装填手,十六个装备头盔、面甲、胸甲的马车夫。

    出击部队是空前的,达到九十二人,接近明军一个百总了。

    登陆点预设一个小阵地,船上有十四门四磅火炮二十八个炮手时刻准备着,十六支抬枪让三十二个水手操控随时等待射击。

    如此火力足以给撤退回到码头准备上船逃离的战士提供远程打击力量。

    小阵地外围修建简单的工事让建奴马匹无法疾驰,六十个鲁密铳射手以工事为掩体用大明传统的三段击,继续射击突破火力网和陷阱区的零星建奴,确保战士安全登船,然后所有人交替掩护全部上船后驶向大海。

    黄胜认为这样的安排只要不惹得建奴千军万马奔驰而来,大家全须全尾溜之大吉完全可能,前题是追兵不超过一百,如果敌人太多了自己队伍的伤亡就恐怕就难以避免。

    六十个鲁密铳射手里面滥竽充数的太多,都是学生兵,应该起不到太大作用,黄胜有意带他们经历战争,让他们从战斗中学会打仗。

    黄家山岛召开战前动员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