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这样的劳动教养会执行几年,完全按照判刑标准,为了给人盼头,给努力改造的汉人机会,每年都考虑给一成人减刑三个月到一年不等。

    人就是如此,没有了希望就会如行尸走肉,有了获得好日子的可能后大多数人就会努力争取,黄家的工作作风就是永远给所有人希望,哪怕是劳改犯。

    缴获的建奴女人也送去黄家山岛劳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不虐待她们让她们能够温饱,至于黄家的工匠有谁看上了她们准备娶妻纳妾也支持。

    临阵起义的汉军经过甄别后留下一部分有技术或者有武力值的作为补充兵,都送去觉华岛交给黄明理安排人训练。

    其他人安排到蝎子岛工作,那里的水力粉碎机已经可以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还是需要大量劳工,这一次又增加三千人去工作,短时间能够满负荷生产了。

    黄家湾岛的水力磨坊投产了,沿着不长的人工河边布满了加工粮食、碾米、磨面、做豆腐用来生产食品的水力作坊。

    这个风景如画的岛屿作为黄家绝大部分人的家园,不容许有任何重污染的工业存在,黄胜永远保证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的支柱产业就是轻工业、仓储和转口贸易。

    有专用港口的粮库目前的仓储能力已经达到五十万石,只是现在没有如此多的粮食,库存才不到三分之一。

    这里的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的深加工行业,以加工生产食品为主,纺织、丝织也不在这里印染,黄胜宁可增加成本也不造成黄家湾岛的污染。

    黄家的能工巧匠在半吊子家主的指点下,尝试着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这其实就是英国人在十八世纪发明的第一代珍妮纺纱机。

    新式纺纱机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因为有了合格的钢材,纺织机上用来拉紧纱线的机件英语译音叫做‘罗拉’汉语叫做‘辊’的零件达到了要求,有了足够的抗弯和抗扭刚度。

    具备了正确的沟槽齿形和符合规定的表面光洁度,能有效握持纤维又不致损伤或钩住纤维。

    如此技术提前了一百多年问世,这样的纺纱机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八倍,但仍然要用人力。黄胜让参加设计生产的大工匠继续进行技术革新,提醒他们利用水力,估计不久后第二代产品又会出现了。

    明朝的织布技术领先世界,在南直隶有太多大规模的纺织厂,织工达到几十万人之多,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闻名遐迩的松江布就是拳头产品,这种布采用“经直纬错“的织法,有立体感,史书载“望之如绒“,从南宋时就开始远销世界了,一直到了满清后半截才被洋人挤垮了。

    汉人的织布技术整整领先了时间一千多年,后来在满清奴隶主的殖民下,汉人再也拿不出任何先进的产品,只有小辫子让各国难忘。

    由于受限于棉纱的产量,如此好布可不是人人都买得起,黄家去松江府找孙家帮忙高价购置最新织布机回来让大工匠研究。

    织布机的许多零部件换上了黄家生产的优质钢材精工细作,更加有效率且经久耐用的机器横空出世了。

    孙元化就是松江府人,他家就是当地的大官僚地主,家里就有织布厂,以黄胜和孙元化的关系,不但搞到了机器还请来了几家大师傅。

    技术保密成为重中之重,还好在没有合格钢材的情况下要仿制黄家的机器也只能邯郸学步尔,短时间应该不会技术外流。

    这些民用产品的保密要求不如蝎子岛的军工产品,只保证黄家厂区闲人免入,让掌握技术的大师傅不可以透露口风。

    黄家不怕有人来挖墙脚,一是黄家生产松江布外人无法得知,黄家根本没有形成销售,在岛屿上生产谁知道?

    二是黄家的大师傅都有子弟在军中效力,他们有许多已经是官老爷了,大师傅一家子在黄家体系内生活工作,要银子有银子,要前程有前程,对家主的忠诚度毋庸置疑。

    三是黄家湾岛邻里相望,来了闲杂人等马上就会被发现了,况且无缘无故能够跑来这里的人还真的没见过,在黄家的班船上就通不过盘查。

    不是乘坐黄家班船来此而是乘坐送货船来到黄家湾岛的人根本无法登岛瞎逛,他们只能在商业区活动而已。

    黄家湾岛的纱厂、布厂已经开始生产,布匹暂时不对大明销售,因为黄胜担心会冲击大明手工业者,导致大量织工失业。

    反正目前产量有限,黄家出品的布匹挂羊头卖狗肉,打松江布的旗号准备外销日本,以后准备远销东南亚和欧洲。

    经过预算成本,黄家生产的松江布在质量同等的情况下,在给了织工相对高一些报酬的情况下还可以节约成本三四成呢,竞争力毋庸置疑。

    黄家人口又增加了一万,如今已经接近五万了,还是没有闲人,都有工作,每天忙碌着开心着。

    他们九成九都是衣食无着之人又或是被盘剥得山穷水尽之人,如今的日子蒸蒸日上,如何不喜笑颜开?

    黄胜一开始就保证私产,鼓励劳动致富,希望人民越有钱越好,争取做到老百姓的家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得不到主人同意皇帝不可以进。

    家主宣布全军修整七天,准备与八月五日出海远航。

    这七天,黄胜视察了蝎子岛的兵工厂,慰问了产业工人,跟大家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让秘书荷香记录下大家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黄胜作为家主只听不表态,他当裁判不越级指挥,因为黄家有一套管理班子和制度,不需要人治,靠制度管理一切。

    工人提出了建议,黄胜会让各级管理者论证可行性,通过完善制度来推广和执行。

    黄胜知道作为黄家的最高领导千万不能做大嘴巴,有人来反映个什么问题马上体现自己的权威立刻表态,长期以往制度就会流于形式,手下的管理者会无所适从。

    黄胜在后世就见过许多靠着政治投机或者裙带关系当上的官员,这些傻逼反正瞎折腾的都是那个‘大家拿’的银子,屁股决定脑袋。

    最后都是工人倒霉,四五十岁了干了一辈子的工厂被那些王八蛋折腾垮了下了岗,而那些混蛋又被调去另外一个好企业继续折腾。

    既然懂了人治的弊端,黄胜一开始就靠制度管理一切,哪怕这样也不是十全十美,在找不到更好的管理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

    海贸合伙人李家派来的管事李二已经带着六个帐房准备好了一切,他以前每次出海都是心惊胆战,唯有这次不同,不但不害怕,还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小得意。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扬帆远航

    北通州李家大管事李二在黄家湾岛忙前忙后,安排装船事宜,他发现黄家的战船又多了几倍,这小子是跑惯了日本的老油条,知道以这样的实力,在这一条海路上根本无人能敌。

    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带着黄家战船找准了他国海船的必经之路,完成他家公子交代的打击所有来往于日本供货商船队的任务。

    这小子认为打得越多越狠越好,因为这样自己家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做,李家在北直隶有得天独厚的实力,出海时有黄家战船护送,以后的利润会翻倍也难说。

    一切准备就绪,倾注了黄家无数能工巧匠心血的旗舰‘辽东号’闪亮登场了,这可是首航啊!

    黄胜忽然想起了‘泰坦尼克号’,它好像就是首航撞上了冰山沉没。

    还有就是应该在后年的欧洲,自以为是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建造了一艘重心过高的旗舰‘高脚杯号’,该战舰于首次下水试航即告沉没,并导致五百多人命丧大海。

    小心谨慎的黄胜认为出了海事造成过大的伤亡,完全是由于指挥着的大意,只要有心理准备和物资准备,这一切完全可以避免。

    黄胜无法预知首航是否顺利,但是他可以避免不幸发生时大家束手无策,无他,有备无患尔!

    中国船是多密封舱结构,没有瞬间沉没的可能,只要自己带的给养充足,一起出海的船只足够多,安全无虞。

    黄胜还舍不得紧急情况发生时弃船,这一艘旗舰倾注了黄家顶级大师傅太多心血,也让自己投入了太多感情,即便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