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的积威与日俱增,虽然从来不和自己的女人摆脸色,一旦严肃起来,家里的女人都害怕。

    听到公子说的话很在理,荷香不敢吭声了,把脸埋进公子的胸膛哭得哇哇的,这模样和神态像极了黄胜后世的妻子。

    黄胜轻轻地拍着美人柔滑的后背安慰道:“记住了,除非有战船,我才可以带上你们几个女子,不然在军中太不方便,行军打仗哪是儿戏?你难道没看见连这一次的医务兵都是男人吗?”

    “公子,奴家知道了,您要照顾好自己呀!……。”愁肠百结的佳人又一时无语凝噎……。

    “你回家有任务呢,要准备去京师拜年的礼物,还有把送给山海关诸位大人的礼物也带来,要给楚儿准备一二十万两现银,她手上应该没有什么银子了。”

    “公子,您放心吧奴家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的,奴家就是舍不得公子离开呢……。”

    荷香一大早就起了床,她叫来了一直跟着黄胜做装填手的马五、张有禄、陈承才、刘世福,关照了许多照顾大人的事宜。

    荷香最后还把配发给自己的双管短铳让秘书边之名带上,叮嘱他一定要形影不离跟着大人,也要看着大人的那些亲兵,不许他们为了抢军功乱冲乱撞,要记住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家主。

    边之名已经和家人团聚了,遗憾的是老母在六年前已经撒手人寰,妻子任劳任怨操持着已经支离破碎的家,眼看着快熬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边家娘子见到了刘国正,得知了相公的下落,见到了书信立刻带着两个儿子和不离不弃的姨娘连夜扔下家当坐船出海。

    边家已经山穷水尽了,简直是家徒四壁,能够卖的都卖了,嫡出的十七岁长子由于家里穷也因为父亲的关系,到现在都没有娶上媳妇,一个读书人不得已在一个粮行做伙计,一个月都挣不到一两银子。

    次子是姨娘也就是边之名小妾生的,才十三岁,也上不起私塾,只能跟着母亲和哥哥读书识字。

    边之名知道自己这一次是跟着大人出征,他根本不害怕,现如今一家人在黄家湾岛都有工作,妻子跟他的日本小妾相处很好,自己即便不幸战死了,黄家也会善待自己的妻儿。

    他郑重表态,让荷香秘书放心,自己会时时刻刻警惕着,不会让家住有如何闪失。

    荷香心思缜密,知道刘国正这个亲兵队长带着十五个亲兵,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打架很行,伺候人肯定不行,还是跟着的这四个大孩子贴心。

    这四个孩子也仅仅是跟着家主装填而已,他们早就是合格的射手,而且射击成绩排名靠前,都是挂伍长级别的火枪手。

    他们如果放出去马上就是小旗官,可是他们就喜欢跟着大人做装填手,哪怕亲手射击建奴获得战功的机会少了,哪怕这样就意味着自己升迁缓慢。

    这四个孩子只有马五是纤夫里收留的,他哥哥马三已经是一级射手,挂从七品衔的小旗官了,其他三个都是子弟兵,张有禄的父亲张来富乃是黄家第一批大师傅,现在管理着几百号人。

    刘世福的父亲是刘良才,黄明理麾下最好的船长之一,这一次指挥‘广宁号’的就是他,已经是正六品百户衔了,以后的旗舰船长他是不二人选。

    陈承才的父亲是陈满意,这位从觉华岛逃出生天的前龙江船厂老工匠,是参与设计建造‘辽东号’的大师傅,刚刚从日本回来,现在忙着完善旗舰。

    这位大师傅有上进心,把他家满十五岁的长子送来黄大人身边当火枪手,叮嘱儿子无论跟着大人做多久装填手都要任劳任怨,跟随大人耳濡目染不知道会学到多少受用一生的本事呢。

    天启六年十一月中旬,黄胜带着四个总旗弓骑兵、六个总旗重步兵和八百八十百火枪手,带着五百五十马车夫和一百三十辆战车、一百四十辆运兵车,这一次还有医护车五辆,男性医务兵四十人,其中有四个金发碧眼的佛郎机人。

    这些西洋人是从海盗窝里解救的奴隶,他们被带到黄家湾岛就被如此干净漂亮的地方吸引了,他们都想能够在这里安家落户,从此就在这里工作生活。

    四个西洋人请阮诞翻译主动告诉黄东山,他们会医治伤员想获得医务兵的工作。

    黄东山根据他们描述,让尚慕明绘制出图案,安排技术最好的铁匠大师傅给他们打制出许多西洋外科工具。

    经过观察他们的救治办法和手段,黄东山这个半吊子医生看出来门道,知道许多处理外伤的手法可以学习,推荐他们成为医学班的教师,这一次也随军参加战场救治。

    还有四个佛郎机人是炮手,黄东山从学校挑选了三十个学生和二十个原明军炮手由阮诞带着,学习并且记录佛郎机炮手不同的操作规程和技术。

    因为黄胜要求学校编写炮兵操典,准备正月里从学校里招收在读的黄家子弟二百人,培养他们成为专业炮兵,年龄可以放宽,十四岁到二十二岁都行,前炮手如果能够通过文化考试也可以考虑。

    黄家人马走海路来到离高台堡最近的海边码头登岸,黄胜大人低调奢华的四轮马车也带来了,马车夫是已经挂总旗的吴强和朱荣国。

    他们其实一直作为教官在培养新马车夫,这一次见大人要乘坐低调奢华,自告奋勇要来亲自替家主驾驶轿车,能够带着这两个教习去见识一下大草原野战,当然好了。

    黄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发现这两人在黄家工作时间长了,参加训练也很积极,武力值不弱,由于是七品衔,配发了双管短铳,他们两个的枪法还不错。

    后来才知道,他们本来装备了鲁密铳呢,也是每天放铳练习,黄家根本不控制鲁密铳训练时的耗用,他们都打报废了七八支了。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骑兵机动

    其实黄胜的亲兵里本来就有四人在老家就是赶大车做跑运输营生的,亲兵们现在都会驾驶马车。

    只不过给大人要配备最好的,他们这些半把手可轮不上。亲兵人人都会骑马,这是刘国正挑人时的条件,只不过会骑战的就不多了。

    刘国正自己骑战不行,也没有苛求手下,反正和重步兵一起步战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还不会远离大人。

    亲兵们知道自己远程打击的能力太差,配发了双管短铳后每人都刻苦训练,他们还舍不得每一次都是实弹射击,因为大人告诉他们,手铳是有寿命的。

    有效击发的次数会随着磨损会渐渐减少,最后成为废铁重新回炉。

    他们知道双管短铳产量太低,如果自己的打坏了要求重新申领不知道要排队等候多少天呢。

    黄胜教会了他们如何加大练习基本功的时间,再配合每天射击六发子弹,一样能够事半功倍。

    现在他们每天都单手平举着手铳练习瞄准,下面还吊着七斤多的石头练习稳定性,这些人都是武术家,手劲大得很,他们的进步很快,并且把拔抢射击的动作练得一气呵成。

    黄胜在后世就经常听见新闻报道,国朝又无偿支援某个犄角旮旯的烂国家,而且不设条件。

    这些傻帽领导都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太他妈愚蠢了。

    黄胜特意来会晤蒙古头人的意义重大,要恩威并施,不能单方面给他们好处,而是引导这些蒙古头人向建奴要人口要财帛和牲畜,想得到大明的支持必须拿建奴脑袋来换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对付一个崇拜强者的草原民族,一定要展示自己军队的机动能力和野战实力,给他们一种高不可攀的仰视感觉。

    黄胜把自己麾下能够登录作战的战士全部带上的目的就是秀肌肉,黄家现在名正言顺管理着两个千总的大明兵丁,朝廷发饷的家丁报上去四百人之多。

    现在带上这两千多人在辽东可以随便跑,用不着隐藏实力,这都是辽东经略麾下的正规军,因为黄胜麾下就应该有近三千人的部队,其中一半应该是骑兵和步兵,还有一半是水手和炮手。

    衣甲鲜明军容整齐的黄家人马已经是大明独一份,在整个世界也应该名列前茅,那些蒙古头领那里见识过这样的军队啊?

    来到高台堡,内喀尔喀蒙古军民都来瞧热闹,孩子们都跟着战车跑,他们忽然发现如此威风的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