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一起去拜访,那当然是信王朱由检。

    英国公早就请他喝自己女儿的喜酒了,信王也高高兴兴答应一定来贺喜。

    黄胜大人一直给朱由检送礼,英国公家跟他的关系又不错,只是他一直没见过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大才子。

    听宦官来报小公爷张之极和赞画将军黄胜大人求见,朱由检亲自来到王府门口迎接,大开中门把俩人迎了进去。

    黄胜对这位汉人的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了解的很多,他如果不是在小冰河恶劣环境下的末代王朝当皇帝,应该还会有些作为,最起码不是昏君暴君。

    可惜由于他的性格缺陷越努力做,反而把事情办得更加糟糕,还不如成天做木匠把国事扔给魏忠贤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呢。

    跟老实人打交道就要实话实说,黄胜坦言来拜见信王就是请他参加首映式,随后就把‘血火辽东’这一部戏的内容梗概说了。

    朱由检听了赞叹不已,他表示自己一定到场,如果看得满意还要请皇兄一起去观看。

    很低调的信王难得留俩人在府邸喝酒,黄胜抓住这样的机会好好在未来皇帝面前为自己增加了感情分和映像分,晚上回来时约好了张之极到时候亲自来信王府陪同信王一道去王恭厂大剧院看戏。

第二百七十三章:游说信王

    首映式没有门票销售都是约请的达官贵人,连丈母娘都来凑趣。

    由于黄胜的名头太响,邀请来看戏的官宦没有人不给面子,都乐呵呵收下了上面印着售银二十两的门票。

    所有大人都期待着什么大戏如此值钱?

    到了四月十五首演的日子,王恭厂大剧院门口停满了车、轿,有太多文官没有时髦的轿车,还晃悠悠坐着轿子出行,大部分不是买不起而是没有路子买不到。

    黄家的生产力量都用在生产装甲战车和炮车、运兵车,奢侈品轿车的生产没有加大力度,每个月出厂十辆而已,还给吴襄三辆供应关外市场,拿到京师卖的不过七辆。

    因此黄胜用轿车送礼会起到远远大于五千两银子的效果,连信王收到了轿车都把黄胜记住了。

    王恭厂新区商业街还没有开张大吉,就在四月十五的晚上先热闹了一把,黄胜特意搞了亮化工程,明亮的猛火油玻璃路灯,照亮了整条大街。

    街边或三层又或是二层的小楼都挂出了红灯笼,许多小商小贩都穿戴整齐叫卖自己的货物。

    这是黄家的规矩,他们来做一点小生意黄家不反对,不收一文场地费,只有一个条件,不但自己要穿得干干净净,还必须把自己产生的垃圾装上带回去。

    没有城管欺负小商小贩的氛围,哪个做小买卖的老百姓不高兴,他们都自觉遵守黄家制定的卫生条例,以真心的笑容乐呵呵接待每一位顾客。

    好戏还没有开场呢,被邀请来的官宦就被王恭厂大街的夜景搞得目眩神迷了。

    信王一路行来,透过轿车的琉璃窗把一路美景尽收眼底,他心里十分佩服黄胜大人,不过一年,一个如此漂亮的大街就在废墟里崛起了。

    来到现场,朱由检被这样恢宏大气的大剧院吸引了,黄胜和张之极陪着他参观。

    信王安排的包间自然是最好的,所有的包间都设计在二楼,不多三十个,三百个座位。座椅都是软座,如同后世的沙发。

    楼下全部是普通活动式带扶手的木头座椅,跟八十年代大多数电影院的座椅相同。

    最豪华的三个包厢是带专用走道和独立卫生间的,里面专门有俩人伺候。今天这三个包间最中间的用来接待信王,左边用来接待丈母娘,右边接待的高第和王之臣还有孙元化。

    黄胜、张之极陪着朱由检来到包厢落了座,他由衷道:“黄大人,本王对你佩服之至啊!不看什么戏剧,光看看这个大剧院,本王就不虚此行了。”

    黄胜道:“信王陛下,下官满门都死在建奴铁蹄之下,早就立下誓言,今生今世不离开辽东,穷极一生之力也要和建奴血战到底。”

    张之极也帮腔道:“信王,黄大人之所以排演这部戏,就是把许多辽东汉民的悲惨遭遇告诉关内的大明子民,让大家同仇敌忾,共同灭建奴啊!”

    “哦!原来黄大人用心良苦也!黄大人忠肝义胆真乃大明之干城。”

    黄胜不失时机道:“下官出生辽东,对辽东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都熟知于胸,也深谙建奴用兵之长短,故而几次出击都小有斩获。”

    信王道:“黄大人过谦矣!你的功绩本王有所耳闻,已经难能可贵也!”

    黄胜今天就是利用陪信王看戏这样的机会在他心里留下映像,自己因为是辽东人,熟悉辽东情况,故而擅长打建奴,以后他当上了皇帝千万不要把自己乱调。

    黄胜根本不愿意打流寇,汉人的自相残杀有什么意思?这个党打那个党有意义吗?还不是同室操戈,谁是对的谁又错了又有哪个能够说得清?

    那些为了政治流血的青年只不过是一个个枉死的冤魂罢了!

    况且流寇穷得叮当响,自己跟他们打仗会越打越穷,因为做不到滥杀无辜,也不忍看着那些无助的百姓饿毙在自己面前。

    所以黄胜宁可选择跟难打的建奴交锋也不肯去陕西,现在就在未来崇祯皇帝面前留下伏笔。

    黄胜以后带的队伍在没有发展到三万火器部队规模的情况下不会离开沿海二百里,深入内地唯有沿江肯去,陕西、河南这些地方是不能去的。

    因为以后的大明往内地走一路就会发现一路要救济的老百姓,没有便利的水运,如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难民运出去粮食运进来?自己部队太少会被拖累垮了。

    黄胜连忙起身施礼道:“信王陛下过奖了,下官其实也是有报家仇的私心才一定要在辽东袭击建奴。唉!可惜手上人马太少,只能偷袭小打小闹,实在没有办法堂堂阵战。”

    “黄大人,你的家仇就是大明的国仇,本王知道你的兵马有限,还知道你每一次出击都是承受不小的伤亡,你如此忠心为国,本王感佩不已。”

    “下官发过誓言,建奴不灭下官一辈子都在辽东任职不离开,哪怕朝廷强调也不放弃,下官宁可辞官不做,以举子的身份带着家丁自己找机会打建奴,不能成功唯死而已!”

    “黄大人放心,朝廷不会让黄大人这样敢主动找机会袭杀建奴的好官调离辽东,如果皇兄做出这样的安排,本王一定死谏到底!”

    黄胜得到了金口玉言,心里乐开了花,不管以后崇祯皇帝会不会食言而肥,他想到今天的对话安排自己时应该会掂量掂量。

    这时英国公张维贤过来跟信王见礼,高第、王之臣、孙元化也来到这里拜见信王。这当然也是黄胜故意安排的,信王来此究竟在哪里看戏?外人无法得知。

    王恭厂大剧院外围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守着,易发财、钱猛训练的二百多乡勇和黄胜带来的亲兵队以及五百火枪手少年都在大剧院维持治安临时充当服务生。

    当然没有给少年带上燧发枪,只有带军刺的模型,战斗力不行,维持治安绰绰有余。

    在这里伺候的是绝对信得过的欢儿和乐儿,她们守着卫生间根本不来包厢。

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

    黄胜有意把信王的行踪跟一些交好的大人透露,就是让他们来跟朱由检见礼寒暄几句,这时候这些大人根本不知道这位信王马上会是皇帝,还只不过是礼节上的走过场。

    信王看见有许多大人来施礼问安很高兴,和几位年纪大的大人嘘寒问暖一番,还特地跟高阁老聊了几句辽东局势。

    高第是自己人,又在信王面前好好夸奖了大才子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还感叹自己老了,以后国事全看这些后起之秀也。

    演出马上开始了,诸位大人纷纷告辞回自己的包厢,黄胜悄悄地把准备走的孙元化拽住了道:“孙大人,信王殿下这里还有一个空座位,你是久在辽东守土之臣,留下陪信王看戏,也好解释戏中几个战局啊!”

    朱由检听见了,同意道:“如此甚好,本王也可以向孙大人讨教一二。”

    朱由检跟东林党走得比较近,对于孙元化这个半吊子东林党人也另眼相看。

    老实人孙元化不得已只好坐下了,可惜他不太自如感到浑身不自在。

    灯光暗了,帷幕缓缓拉开,优美的旋律声中,一片欢乐祥和的辽东汉人的生活景象跃然与舞台之上,白牡丹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