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黄家不这样要求,他们也会这样做,傍晚,在老槐树下跟街坊邻居一起看小人书讲故事多有意思啊?

    得到小人书的老百姓都如获至宝,他们都舍不得借给别人看,而是自己一页页翻着讲着让街坊四邻围观。

    他们知道这本连环画值五百文钱呢,在各大书店都有得卖,而且供不应求,刚刚上架三天就断货了,至于什么时间有货,没有人知道。

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来

    黄胜失算了,这个时代印刷成本太高,一本连环画的成本价就是四百文,黄家就是按照成本价给京师书商供货,限死了卖价五百文。

    因为不知道能够卖多少,没有多印,只有三万本,留了一万本免费送出,两万本在京师各大书店卖了三天就告罄。

    虽然不挣钱,但是再版也不会亏本了,还能赚一点点劳务费,关键这是精神食粮,是对抗建奴的武器,亏本也要做啊!所以黄胜还是通知黄家湾岛开足马力印刷。

    黄胜不怕盗版,因为这里没有利润,自己的团队精打细算还是量产,维持保本微利都勉强。

    做盗版?难道他们就不要刻板?他们又没有黄家的活字铅印技术,成本更高,他们还没有黄家的全木浆纸,质量也不能保证。

    大明紫禁城,信王朱由检进宫看望皇兄,朱由校今天感觉身体还撑得住,主动问起‘血火辽东’大戏的剧情。

    信王当然喜欢讲故事给皇兄听,这个故事听着都吸引人,皇帝忍不住了,最后两兄弟决定一起去王恭厂大剧院看戏。

    一直在皇帝面前侍奉的九千岁魏忠贤也支持,反正在内城,无伤大雅,估计言官御史也会闭嘴,因为这一部戏可是激励大明千千万万人对抗建奴的正面作品,可不是玩物丧志。

    就在这时高第大人亲自送来了奏折,居然有许多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上了奏疏,众口一词建议圣天子去看‘血火辽东’大戏。

    阁老高第见是有利于自己人黄胜大人的奏本,当然一刻也不肯耽误,第一时间让它出现在龙书案。

    原来这些御史和给事中的品级太低,昨天才刚刚轮到他们白看戏。他们的职责就是言谏之官、纠察之官,这样的好戏胜过百官签名洋洋洒洒的万言谏书也!

    圣天子看了戏,受到了教育,说不定洗心革面励精图治也未可知矣!

    天启皇帝难得觉得幸福了,他从来没有过想做一件事能够得到文武百官的广泛支持这样的经历,今天想看戏,大臣们居然先来了奏折建议他去,太有意思。

    信王马上就亲自跑腿找大才子安排接驾事宜,本来他还以为黄大人会受宠若惊,驱散闲杂人等专门接待皇兄呢。

    谁知道这位大才子很热情的表示了欢迎,提出请皇帝陛下与民同乐,最好轻车简从,大剧院最好的包厢三个都留给皇室,至于怎么安排请皇帝看着办。

    跟着的王承恩汗都下来了,他心里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对他礼敬有加的黄大人,见他如此对待皇帝的恩宠害怕他有失君心。

    黄胜看出来朱由检不高兴了,依旧笑嘻嘻道:“信王有所不知,看戏讲究气氛,气氛会互相感染,既然圣上选择来大剧院看戏,作为臣子就应该给圣上最好的演绎,营造出最好的氛围。”

    朱由检未置可否在思考。黄胜又道:“信王无需为难,您可以回去请命由圣上做决定,黄家可以安排在下午单独给圣上演出,圣上也可以晚上来与民同乐一起观看。”

    好谋无断的朱由检果然被绕晕了,他决定回去告知皇兄听他安排。

    天启皇帝听了与民同乐马上就表示可以不需要专门为自己演出,他想亲眼看看看戏的观众都痛哭失声是不是真的。

    黄胜大人可没有什么君君臣臣的意识,晚上的门票以经销售一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皇帝包场,他凭什么啊?

    老子又不欠他朱家的!他又没有花银子买戏票。自己怎么可以失信于人,那每一位花银子买了戏票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他们是顾客是金主,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让他们败兴而归。

    所以黄胜只肯答应信王晚上给三个包厢,要包场也可以,下午专门开一场让皇帝包。

    如果天启皇帝选择晚上来包厢看戏,黄胜应对起来比较简单,因为三个包厢里已经安排的都是请客的官员,是谁都有记录。

    只要提前去打个招呼,告知他们今天大剧院不方便接待,黄家要用这三个包厢接待信王,换个日子请他们。

    估计没有谁不理解而且敢和信王去争,况且黄家又没有义务请他们,如今又不是不请他们看戏,只不过是换一天重新请客而已,应该没有人会给脸不要脸。

    信王又回来了,他告诉黄胜,皇兄决定与民同乐轻车简从晚上来包厢看戏,已经通知了英国公安排警戒。

    魏公公也通知东厂和锦衣卫开始明查暗访来往于王恭厂新区的闲杂人等。

    黄胜根本不怕皇帝在自己的地盘出事,那三个包厢就是为了接待贵客而设计,只要守住了二楼那个专用入口,没有人能够冲进来。

    见信王很认真,黄胜只好亲自带着他好好看了看地形,又解释了这里的结构,告诉信王只要安排卫士守哪几个位置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布置了天罗地网。

    朱由校很满意,回宫复命去了,晚上他亲自陪着皇兄前来,留下了王承恩和贴身侍卫参加保卫工作。

    黄胜见天色还早着呢,才下午而已,离开演还有两个多时辰,请王承恩和所有侍卫喝酒,当然是限量供应酒水,晚上有保卫皇上的任务不许任何人喝高了。

    黄胜还火速叫过来张之极,高智谋和孙元化一起陪小太监王承恩喝酒,所有的侍卫自然有刘国正带着亲兵们招呼。

    没有外人,都是好朋友,酒宴上黄胜放得很开,天南地北胡吹乱侃,不把王承恩当外人,对小太监客气得很,很平等的跟他说说笑笑。

    张之极,孙元化看着他们很亲密的样子有些不可思议,貌似黄胜真的很喜欢这个小太监,他莫非有龙阳之好?

    高智谋在京师兵部当京官,知道如今的太监不能得罪,他随意开玩笑道:“黄大人如此喜欢王小公公莫如认做弟弟如何?”

    这很明显触动了大才子的心弦,黄胜喝了一大口酒忽然悲从中来。

    仰天长叹道:“唉!想我黄家几十口都死在建奴铁蹄之下,小妹妹病死在逃亡的路上,她如果活着也应该有十岁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结交内相

    王承恩这个时候可不知道几年以后他会成为大明内相,执掌施礼监,权倾一时都说得不贴切,应该是权倾整个崇祯朝。

    他见几位文官大人对他这个区区王府的小太监如此高看,一时间对自己有了信心。

    自己知道忠义,也曾读书破万卷,经史子集也熟读于心,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阉人,考士子得功名应该轻轻松松。

    黄大人说他会看相,说不准是真的,我王承恩以后必定会成大器呢!我还小呢,有的是时间,说不定王爷就藩后会派自己回紫禁城当差也未可知。

    这时候谁也想不到二十几岁的少年天子朱由校会一病不起就此散手人寰,太监要有出头之日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成为当朝皇帝身边的太监,要不就是东宫太子身边的太监。

    藩王身边的太监就是个奴婢,要熬到一朝权在手是不可能做到的!

    王承恩此时想到的是有机会攀附上大才子这样的大明牛人,日后会得到他的帮助,见黄大人有认小弟的意思,扑通一声跪下磕头道:“黄大人,您如果不嫌弃咱家是残疾之身,咱家高攀认您做兄长。”

    黄胜大喜连忙去扶起王承恩道:“本官太高兴有你这样忠义双全的弟弟了,你我都有这个心思就成,万万不能搞得尽人皆知,贤弟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咱们要低调不能授人以柄。”

    张之极高高兴兴道:“我们都是心里有数,不外传,王公公以后万一出头了就是内臣,当然不能和咱们这些外臣过于亲密。”

    孙元化是个老实人他虽然不觉得这个小太监会有什么出息,好友看上去很高兴就从善如流也来敬酒道贺,高智谋是倡议者,对王承恩更加亲热。

    都是自家人就不说外话,酒宴上黄胜大讲如何做人做事,叮嘱王承恩不要做任何油滑之事,只要按照自己的本性踏踏实实做事,一定会前途无量。

    王承恩听得眼睛发亮,黄大人告诫的都是金玉良言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