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明山来了精神,有些迫不及待,急忙问道:“黄大人还请您快讲需要何等条件?”

    “破下寮城后所有的缴获和人口都是交趾郡王阮诞私产如何?”

    “这,下官无法做主,还需请示我王。”

    胡明山快马加鞭回去,晚上又赶来了,还带来了广南国高级文武官员七八个,在黄胜的旗舰“海上主权号”议事舱继续谈条件。

    他们的国主见明军如此托大,拿不下下寮城自吞苦果,拿下下寮城要全部缴获,有些好笑,想极力促成此事。

    因为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明军拿不下下寮也会跟澜沧**队打得两败俱伤,广南国就有机可乘。明军受到了教训从今往后应该收敛许多,再也不应该有如此嚣张气焰。

    阮福源派出大臣协助谈判,目的就是让明军出兵,条件好说好商量。

    几个大臣开始讨价还价,理由不少,广南国已经围了下寮城,给明军提供了方便,还会派出三千民夫和几百驮马帮助转运给养。

    因此他们有理由要一部分胜利果实,黄胜认为言之有理,最后达成协议,明军获取八成战利品,所有的土地城堡不染指,明军无法带走的战利品可以作价卖给广南国。

    价钱谈妥,黄胜准备亲自带领队伍进行夺城之战,黄明道留守旗舰。

    参加登陆作战的有九个百总火枪手,九个百总重步兵,掷弹兵全部带上,炮兵也全部参加实战,但是只带二十六门六磅炮,其中有八门线膛炮。

    黑虎的五个百总弓骑兵可惜只能够满足一个百总有战马骑乘,这些战马还是临时借用葡萄牙商人的,广南国的马有些像驴子,黑虎他们无法骑乘,其余四个百总弓骑兵全部算作步弓手。

    黄胜带着骑兵来充任步弓手也是不得已,万一敌军在狂风大雨时主动进攻,燧发枪的情况可不妙。

    而精钢滑轮弓每天保养,在暴雨如柱时也可以从容开弓放箭,黄家弓骑兵人人都是好射手,敌军连皮甲都装备不全根本经不起他们箭发连珠。

    莫怀武、甄汉志带领五百六十车夫推着五百两独轮车运送装备和补给,朱荣国带领集中使用的一百辆装甲战车全部满载燧发枪、火药、飞震天雷跟随,在翻越富良山脉东坡时恐怕要拆卸用独轮车分载,险要地段必须肩挑背扛。

    三千余黄家私兵,两千临时充当劳力的武装水手,一千工程兵,三千辅兵劳力冒雨出发,人人都是步行,连正兵战士都要轮换着帮忙搬运物资,才二百四十余里直线距离整整走了十天才到达下寮城外五里安营扎寨。

    虽然路途不远,但是每一位战士都消耗了大量体力,人人都疲惫不堪,黄胜也无法乘坐四轮马车,步行了有一百里曲折险峻的山路。

    随军出发的还有广南国派遣的劳工三千人,那些驮马都用来当做挽马拉四轮马车,翻山越岭时来回驮运物资。

    广南国派了胡明山和一个将军阮福康带着五百战士做向导,广南国的将士也帮着干活,他们根本不知道明军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人人感到奇怪。

    广南国将士都认为明军打仗很有意思,跟搬家似地,那里像广南国的战士,拿着刀戴个斗笠背一些干粮就走了,一天八十里小意思,那里会磨磨蹭蹭累死累活一天三十里山路都走不下来。

    路上胡明山要几个广南国劳工用滑竿抬着黄胜大人行军被拒绝了,那东西晃晃悠悠的黄胜可不敢坐,宁可在泥泞里跋涉。

    万一那些抬滑竿的民夫里有奸细,只要路过陡壁悬崖时把滑竿往下一扔,大明状元公就会摔得稀巴烂也,不可不防!

    黄胜盗版了万金油的配方,并且把大致的功效和做法提供给胡建亚研究,让他用薄荷脑、樟脑、桂皮油、丁香油、桉叶油等加石蜡制成膏状药用扁扁的小铜片盒子存放。

    有了指路人,黄家医学研究室半年就出了成果,当战士们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度烫伤时,取万金油涂抹患处,即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

    还可以预防感冒,当伤风、头痛时,取万金油涂在印堂、太阳穴处,便有清凉缓解之效。

    这东西在抗生素被滥用的后世使用效果比在明朝使用差多了,明朝人的身体恢复功能没有被抗生素摧毁,战士们身体素质更好,有一点点不适涂抹万金油简直包治百病。

第四百零一章:天公作美

    下寮城外,广南**民有三万多在围城,明军不肯跟他们混为一体单独负责东面的防御,很快支起一个个行军帐篷星罗棋布,一道道排水沟纵横交错。

    雨一直在下,黄家战士忙忙碌碌根本不管风吹雨打。

    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检查火药的受潮情况,因为无论包装多么仔细,经过十天在雨天跋山涉水也难免磕磕碰碰导致火药受潮。

    火枪手在帐篷里烘干受潮的火药,当然不是用明火烘烤,而是使用火枪手和能工巧匠集思广益特地打制的工具。

    那是一个长三尺宽二尺高一尺,用薄白铜板制造的长方形水箱,除了上面,其余五面都有保温层,

    水箱里注满开水,火枪手战士们把受潮的火药倒在上面摊开,不时的用木条翻炒,片刻功夫水汽蒸发,一刻时间就能够烘干火药二三斤。

    这个水箱上面有注水口,下面有排水的龙头,还可以当行军水箱使用,给战士们提供干净的饮用水会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烘干火药的帐篷和烧开水的帐篷分开,宁可提开水来给水箱换水也要杜绝在火药堆积的帐篷里出现明火,还是一个目的安全第一,杜绝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黄家私兵采取不怕麻烦,多花时间多浪费燃料的办法每天忙碌不停,得到的结果太好,连战士们的衣服和鞋袜都能够保持干爽,一支支燧发枪被细心的战士们擦得油光铮亮。

    黄东海的炮兵都把火炮当儿子疼,火炮都存放在地面被烘干的帐篷里,整个炮身和所有的钢铁零部件都看不到一点点锈蚀的痕迹。

    由于要减轻给养物资的总重量,钢铁预制件望塔这一次一个都没有带,工程兵在下寮城东门外五百步搭建的八个望哨都是原木结构。

    下寮城有护城河,由于这里是山地,护城河开挖得不宽两丈上下,河岸都是石质,军营里的明军都在帮忙打制壕车、云梯多多益善。

    黄家一贯作风宁可用不着也不能不够,所有的战士都学会了不怕麻烦,都知道心思缜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战友负责。

    广南国的民工和战士看到明军的营寨一个个都叹为观止,由于科学的设计排水沟,把低洼的地方填高,沟壑间用细原木钉成的木排架设,主要路段干脆用来铺地防潮、防滑。

    明军营地里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帐篷大多数连接成为通长的整体,里面可以住一个百总的战士,主要通道之间还搭建了一人高的雨棚,如回廊一般,战士们走动不会被淋湿。

    胡明山和阮福康看明军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发现自己的国家无论如何也学不上,首先就没有如此多的好篷布,再者广南国士兵也不可能任劳任怨如此细致的工作。

    黄胜知道即便是雨季,也不可能终日不见太阳,为了麾下的安全,根本没有考虑冒雨攻城,而是耐心地等待,只要老天放晴一日,黄胜就有信心攻破下寮城。

    大军驻扎了七日,也细致准备了七天,所有的军官都在望哨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将要被攻取的城池多次。

    下寮城果然繁华,里面的建筑物都是以石材为主,许多充满东南亚风情的建筑物美轮美奂,城里的军民也不慌张,生活依旧。

    城头,守城用的滚木石堆积如山,望的澜沧王国战士丝毫不慌张,可能由于太多次坚守下寮城成功的战例让他们神经粗大了。

    黄东海经过观察断定下寮城布防在东门的火炮不是红夷大炮,而是后装使用子铳的千斤佛郎机,由于闭气效果不理想,佛郎机的射程远不如红夷大炮,更加比不上黄家的野战六磅滑膛炮。

    黄东海决定攻城时无需用八门线膛炮先干掉敌人的火炮,而是采取二十六门火炮同时轰击来震撼敌军。

    雨季短暂的放晴可遇不可求,当然要利用好每一秒,在不会造成我军增加伤亡的前提下那是越快越好,参谋部马上调整计划。

    黄胜认为敌人装备的守城物资充足,在明军攻城时反而会成为敌军的梦魇,炮弹在滚木石堆里炸开,起到的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