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香喜滋滋告诉梅香,她已经珠胎暗结,看着荷香一脸的幸福,梅香由衷的替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感到高兴。

    荷香拜托梅香在自己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把老爷伺候好了,千万不能耽误工作,如今黄家家大业大几十万人口,上千万银子的进出可一点马虎不得。

    梅香太紧张了,都有些不敢接荷香的嘱托,还好荷香告诉她有什么为难之事,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她,梅香这才放下心。

    荷香回家了,黄胜大感奇怪,按理说获取永平府田亩这样的大计划能够完成不应该有如此快捷啊?

    大妇楚儿不在家,黄胜可不管什么规矩,吃饭时喜欢用能够宽坐二十人的大圆桌,每一次都是凑足二十人边吃边谈,梅香第一次和如此大官同席拘谨坏了。

    黄胜高高兴兴道:“热烈欢迎梅香从今往后成为黄家人,今日就算接风酒了,来,大家喝一杯。”

    彩儿、白牡丹、边之名、欢儿等等都举杯凑趣,梅香更加手足无措。

    几杯酒下肚,大家随意聊聊,黄家女子一个个自信且幸福的笑容一点点都不像装出来的,可见她们以前在家主面前就是如此模样。很快梅香就喜欢上了黄家如此宽松的气氛。

    荷香一五一十讲述了何桂兰的遭遇,当然抹去了她被建奴糟蹋的情节,黄胜得知名义上的前妻居然在为自己任劳任怨工作,貌似还能力超群感到意外。

    真是山不转水转,想起当年那个一脸骄傲的小姐不肯履婚约时的决绝,一切恍然就在昨天。

    梅香举杯道:“老爷,奴婢敬您跟荷香姐姐,恭喜姐姐早生贵子。”

    “荷香?你怀孕了?什么时候的事?你也太不小心了!”黄胜拉过荷香左看右看怜爱道。

    “老爷,奴家怀上马上足五个月了,奴家身子骨结实不碍事。”

    “你啊!说你什么才好?算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欢儿、乐儿、梅香你们要照顾好荷香,千万不许她再做事情了。”

    几个女子忙不迭应了,彩儿满脸羡慕来到荷香身边道:“恭喜姐姐了,你也太胆大了,有孕在身还敢如此忙碌。我要是知道有了保准成天躺着连乱动都不敢。”

    荷香道:“哪里用得着如此娇贵,我每天做事还不是好好地?妹妹你最近天天陪着老爷,说不定也有了还不自知呢!”

    白牡丹道:“彩儿姐姐,不对,尚仪大人,您才是姐妹们最羡慕的人呢!”

    叽叽喳喳,女子们笑闹成一团,黄胜开始发晕,女人多也很麻烦呢!

    饭桌上的话题由谈论工作被一群女子八卦成了如何保胎优生优育,如何得到朝廷官职……。

    接下来黄家波澜不惊,每天舞厅音乐照常响起,京师勋贵、名流带着爱妾来蹦擦擦。每天大客厅依旧是书声朗朗,教师们都在练习发音。

    闻报建奴退兵,坐镇山海关的督师孙承宗马上意识到辽东的明军恐怕要遭受建奴报复,黄大人带着人马杀得太很辣,关前道人马得胜回朝,可别在自己手上丢了锦州、宁远。

    孙承宗派出祖大寿率领一万人马驻守锦州,给宁远增兵五千,火速让茅元仪回防。

    锦州、宁远经过几次大规模加固牢固度毋庸置疑,如今明军乃是得胜之师士气正旺,他们会在建奴回到辽东前完成布置,凭坚城固守没有任何问题。

    回来的建奴肯定疲惫不堪,他们还失去了后勤保障,如果不能短期攻取锦州,他们已经没有了在城下对峙的能力,这一两年建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温饱,他们恐怕无力发动强攻坚城的战斗。

    其实如果能够引诱建奴强攻坚城才好呢,哪怕锦州和宁远被建奴攻取也无伤大雅,只要在城下能够消耗足够多的建奴兵马就值得,只可惜建奴没来。

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

    外患未去,内忧已经尽显矣。衮衮诸公的争权夺利又开始了,党同伐异来得更加猛烈。

    大明朝廷的文武百官一致公认黄胜大人功高盖世,一个个上书请圣上厚加封赏,大有一副准备捧杀辽东巡抚之势。

    有许多大臣居然提议以郡王爵位赐之,消息穿到黄胜耳中,黄胜也只有苦笑,这一次,朝臣里除了自己一党,其他党派好像在对付自己的问题上做到了求同存异也!

    自己力争低调不得罪人,可是“众正盈朝”还是不肯放过自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是如此啊!

    大明有祖训异姓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赐爵。

    赐爵者就是勋贵,不管愿不愿意都要离开自己的部队回京师享受国恩过醉生梦死的逍遥日子,级别待遇很高,兵权没有了,荣华富贵可以有。

    黄胜虽然很睿智,但是朝臣都有默契的齐玩一手捧杀,黄胜也唯有静观其变也。

    还好黄胜对朝廷这个肮脏的大染缸没有抱任何幻想,早就布局远离这个是非圈,也根本没有幻想崇祯皇帝把曾经给予袁崇焕的权力交付自己。

    他相信皇帝会掌握平衡,天下强军如果一大半交给自己,崇祯如何能够安睡焉?

    紫禁城平台,心情不错的崇祯皇帝和阁臣以及六部堂官议事。

    新上任不久才三十几岁的年轻阁老周延儒奏道:“陛下,建奴肆掠京畿,百万户子民流离失所,臣闻听黄胜大人的爱妾带着家丁在永平、遵化等等地方设许多粥棚施粥赈济流民,臣请陛下给予黄大人嘉奖。”

    这位阁老乃是常州宜兴县人地地道道的东林党,万历四十一年的年轻状元公,和黄胜相同,也是连中二元,金榜题名那年他才二十出头。

    崇祯帝决心有所作为,重整江山。要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必须有一批得力的官员来辅佐。于是崇祯帝物色人才,一旦发现合适的人选,便破格提拔重用。

    崇祯二年三月,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召见周延儒,谈了很长时间,究竟谈了些什么,外人概不得知。后金入侵,正是国家用人之时,崇祯委任延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这年,入阁的周延儒才三十六岁。

    周延儒被同样年轻的皇帝委以重任,他根本没有什么政绩,升官速度可谓大明朝的翘楚。由此可见是周延儒一番君前答对迎合了年轻皇帝的胃口。

    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急于图志,想有所作为,可惜才能有限,真的不识人。

    何如宠奏道:“臣闻黄家在京师城外也设几十施粥处,流民人人感恩戴德,黄大人如此为国为民理当褒奖。”

    兵部尚书梁廷栋奏道:“臣得知黄大人以私人名义给出战的将士打赏每人纹银三十两,如此出手恐怕要上百万两银子之多,黄大人如此公忠体国乃是我辈楷模。”

    几个阁臣附和道:“黄大人善于带兵且不爱财,导致将士归心人人都肯以死报之,真豪杰也,陛下理应厚恩。”

    所有的大臣众口一词言黄大人诸般好事。只有高第和王之臣摇头叹息,他们知道如此多的重臣争先恐后词赞誉黄胜,天子听入耳中是祸不是福也。

    连温体仁都奏道:“黄大人的家丁在京师被建奴围困,粮价斗米千钱时义卖粮食还接贫济困,如此善举京师百姓人人念佛,圣上不可不厚赏一心为民的黄大人。”

    年轻的皇帝本来满面春风,听着听着笑容僵硬了,黄大人意欲何为啊?

    群臣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大言黄大人丰功伟绩,皇帝实在听不下去了。

    开口道:“诸位爱卿,黄大人的功绩已经天下皆知,朕也耳熟能详,厚恩黄爱卿那是必然。今日议一议辽东经略用何人最合适。”

    高第立刻奏道:“陛下,黄大人任辽东经略实至名归,有他在辽东建奴早晚必灭。”

    王之臣奏道:“黄大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支偏师就能够连破建奴诸城直入伪都沈阳,辽东兵马如果尽属黄大人,建奴覆灭应该指日可待。”

    在今日议事前少年皇帝本来有了决断,他准备不但赐爵让黄胜成为勋贵,还破格委任黄胜主政辽东,任辽东经略,但是这一刻他开始举棋不定。

    不是怀疑黄胜有没有灭了建奴的能力,而是黄胜的能力让他感到恐惧。

    会察言观色的温体仁明白了少年天子的心思,出班打圆场道:

    “本来黄大人是辽东经略首选,可是如果用黄大人主政辽东对他太不公平,黄大人如此大功封王都不为过也,继续留在辽东受苦恐怕百姓会议论朝廷寡恩也。”

    温体仁真有水平,巧妙的用赐爵后应该回京师当勋贵享受荣华富贵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