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的名声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太多茶馆里说书先生故事里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位状元公。

    大明军民都爱听战神大才子的故事,黄胜攻破后金国都,把沈阳城里建奴的王公贵胄杀得一个不剩,大明百姓人人津津乐道。

    老百姓知道这位新官上任的两广总督是个大善人、大英雄,已经不知活了多少贫苦老百姓。

    这完全是因为明末的年景不好,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出现了承诺给温饱肯收留失地农民,双星下凡两广总督黄大人的队伍,只要是衣食无着之人都拼命跟着队伍行军。

    黄家的将军如狗儿、李大钢、顾山河他们都是苦出身,他们宁可自己麻烦一些也尽可能给流民创造跟得上队伍的机会,往往留下值班战士熬粥、蒸炊饼一直等到三更,让摸黑赶上的老百姓吃口饱饭。

    如此真诚善待百姓,一路上留下了不知多少佳话,也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最后黄家战士、辅兵几乎全部步行跋涉,运兵车、补给车、战马上都是一个个衣衫褴褛的体弱百姓。

    太多老百姓一边赶路一边哭,不是痛苦,而是被感动了,这哪里是军队呀!他们都是活菩萨!

    黄胜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以现代人的思维尊重生命,真心实意善待每一个汉民,哪怕作奸犯科都尽可能给他们机会。

    耳濡目染上行下效,黄家体系的军民再也不是如同大明朝廷的官宦、军民那样麻木不仁,他们经过几年互相关爱的生活环境熏陶,人人都乐善好施,愿意为救人于水火尽绵薄之力。

    伟大的第一次长征起到的效果太好了,许多沿途军民还在津津乐道那一支打着“黄”“战神”“南安侯”“两广总督”大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军队。

    合兵一处,黄胜在肇庆府有人马两万一千余,其中骑兵五六千,骑马步兵两千,这样的实力在三省无可匹敌。

    不用临时招募,现成的民夫就有了超过五万,连三省不断集中送来的流民已经有了人口十五万之多,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之中。

    黄胜不怕人多,自己准备充分,进口的粮食有一百五十万石,今年气候条件还不算太坏,屯田的产出应该有超过一千万石。

    忠明堡、永平府、“华夏岛”、舟山、岱山、海南岛等地的屯田已经超过八百万亩,有了足够四五百万人开销一年的粮食储备,心里踏实得很。

    目前黄家体系连永平府屯民、几个岛屿上的非黄家人民、海南岛的全部军民,一共有三百余万,这就意味着黄胜今年有一百余万人的口粮大概三百万石可以作为军粮支配。

    有了这些存粮,足够参与夺取大越国百万军民的开销。

    厚着脸皮要月票、推荐票,谢谢书友来捧场。

第四百八十六章:探探口风

    黄胜召集两广、福建五品以上官员开会,通报了南海剿寇的成果,告知大家从辽东赶来的骑兵已经到位,他不日就会统兵去被郭怀一屡屡骚扰的钦州府坐镇指挥。

    如果郭怀一还敢来,有了辽东铁骑奔袭,保证一个上岸的海盗也跑不了。

    辽东铁骑在大明可是边镇强军,黄大人的铁骑又是强中之强,他的骑兵把满万不可敌的女真骑兵都干掉了,应该是无以匹敌的存在。

    一直战战兢兢的两广、福建文武大臣有了主心骨,貌似固守沿海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啊!接着大家又听到了更好的消息。

    黄胜和颜悦色让两广、福建官吏各司其职,告诉他们无须担心郭怀一海盗集团袭扰沿海,让他们督促老百姓安心生产。

    因为郭怀一迫于明军武力威慑,已经开始龟缩海南岛妄图固守,并且派出使者跟黄明道将军谈判。

    这是由于朝鲜国信海君的海军赶来了,他们这一路援军有战船近百艘,黄明道将军也组织起了近二百艘战船、商船严阵以待。

    郭怀一想接受招安,如果朝廷许他一省总兵官的官职同意他的水师驻守海南岛,他立刻接受招抚。

    黄胜让有直达天听权限的文武官员上书直抒己见,特别叮嘱那些科道御史要敢于直言,隐晦的告诉大家,如果成功招安郭怀一利国利民,朝廷论功行赏诸位好处恐怕不会少。

    他还义正言辞阐明自己的态度,郭怀一想成为一省总兵官那是痴心妄想,给他一个海防游击将军就顶天了,驻防海南岛可以考虑,但是只能让他有一个海港立足,可以任由他在海南十县选择驻地。

    最后黄胜还谦虚的表示自己年轻,想法可能不太成熟,诸位大人千万莫要以他的态度为基础考虑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争取特立独行为朝廷分忧解难。

    闻听郭怀一已经被战神黄大人打得由攻势变守势,文武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又听了郭怀一的要价,听了都督大人的还价,混官场的没有傻子,一个个有了想法,貌似附和都督大人会捞到平贼之功也未可知啊!

    于是乎,散会后,一封封奏疏如同雪片一样往紫禁城龙书案头飘去,坏坏的黄胜根本没有写奏疏谈招抚郭怀一之事,而是让这些大人探探朝廷的口风尔。

    过了重阳节,果然又来了许多拖儿带女的人民投靠,秘书梅香和铃儿带着一百多妇女每天都去看望那些流民。

    能够长途跋涉来此的应该还是饿得不很尚且有些体力的,虽然他们许多人衣不蔽体,但是已经接受了黄家私兵一段时间管理秩序良好。

    许多人眼中都有了期待的目光,那些选拔出来的青壮,一个个拿着木棍在黄家私兵指挥下进行队列操练人数有一万五千之多。

    黄胜善待贫苦百姓可不是装出来的,只要在这个时候拉他们一把,这些汉人就是以后争霸世界的要素,他们会成为工、农、兵,足迹会遍布世界。

    黄胜只要有时间都去城外一个个流民聚集地实地考察,只是无法微服私访,即便黄胜想如此,刘国正也不会答应。

    毕竟那里是来自数省素不相识的十几万人,宵小之辈肯定会有,其实穷人之中铤而走险的坏人比例比富人高多了,比如抢劫杀人犯,有千万富翁吗?即便有恐怕也是个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贫穷生歹意富贵长良心”,为富不仁的确实不少,其实占比还是不高的。

    刘国正为了确保安全,家主去看望流民总是前呼后拥最少一个百总亲兵队跟着,黄胜也无可奈何,权位如此往往也身不由己啊!所以官当久了就必然会脱离群众。

    来到流民聚集地,黄胜其实真的已经无法看到最原始的情况,只看见黄家医务兵在救治病号,看见老百姓感恩戴德的样子。

    每当人们发现两广总督来看望大家,远远地就跪了一地,根本没有人敢乱说乱动,一个个低着头离得远远地。

    也从来没有发现民女拦路喊冤,老百姓连抬头的都难以发现。

    由此可见管理汉人多么容易,他们天生畏惧权力,政府只要稍微有一点点作为,让他们能够混个半饱无论怎么糟践都不会揭竿而起。

    可惜在明末能够混杂野菜、树皮吃个半饱,太多老百姓都奢望不上,烽烟四起怪得了谁?

    虽然自己不能亲眼看到真实情况,黄胜还是经常去看望流民,这就是姿态、这就是家主对待各地流民的态度,上传下效就会导致所有的军民都不会轻视千里迢迢来投靠的流民。

    梅香和铃儿几天接触下来,了解到了许多情况,黄胜得知狗儿他们确实怀着爱民之心勇于任事,颇感欣慰,当场高调给予许多有突出表现的官兵褒奖。

    军民鱼水情、爱民如子的典型被宣传队邀请参加集会,请他们到处讲述如何善待老百姓的所作所为。

    当然也会有得到帮助的老百姓现身说法,他们一个个声泪俱下讲述如果不是遇上了战神黄胜大人的菩萨兵,自己一家子有可能早就命赴黄泉。

    效果太好,老百姓在得到实实在在帮助能够吃到饱饭的前提下,再每天被灌输黄家私兵是如何爱民,此时都有了一辈子跟着黄胜大人走的觉悟。

    林顺时这个士子带着一家子已经跟着黄胜的队伍生活了两个月,拿到月钱,能够吃饱、吃好,气色好了许多,身穿妻子给他新缝制的文士青衫丝毫都看不出落魄的样子。

    他一直在参与填写流民的履历,编写户口本,这项工作巨大且重要,流民说话南腔北调、九成以上都不会写字,林顺时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和颜悦色对待每一位流民。

    他曾经在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