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金的号召力不一般,这完全是因为他们夺取了高丽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那些蒙古鞑子有奶便是娘,帮着打仗能够混饱肚子还能够分到缴获当然乐此不疲。

    蒙古又组织起了足六万人马来助战,他们愿意出人手追随大金国是因为无需自带口粮,北方旱灾粮食欠收粮价高企,穷得叮当响的蒙古人更加买不起粮食。

    各部落去一部分男丁吃大金国的粮食,部落里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后金出动的八旗军依旧是三万,高丽八旗还是六万,民夫来了五万,多了汉军整整两万。

    红歹是认为锦州虽然比大凌河城大,但是人马没有当时祖大寿手上多,而且没有了大凌河城这个犄角,锦州已经成为孤城,应该更加好打。

    有了上一次掘濠围困的经验,红歹是相信拿下锦州不成问题,无非多花时间而已,他不肯攻坚增加八旗子弟的伤亡,依旧采取重兵围困的把戏取锦州。

    如果大明宁远方向来援正好落入他既定围点打援的目标,战果比夺取锦州还要辉煌,武器、铠甲、战马不知会得到多少呢。

    这就是历史上后金军和明军交战总是连战连捷的原因,战场的选择、时间的选择、投入兵力的多少都在红歹是掌握中。

    也就意味着后金军占尽天时、地利,建奴每一次打仗都能够获得大量财富、人口和牲畜,自然士气高涨,人和这个战争要素又在后金军。

    明军每一次都是被逼无奈前往充满未知的敌对方预设战场,有太多关内调遣的兵丁连辽东的寒冷都不能够适应。

    大明屡战屡败的战绩更加使得兵将毫无斗志,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派出兵马救援被围困的辽东城池如同送礼般。

    历史上永平兵备道张春带着吴襄、宋伟等等明军高级将领救援大凌河损兵折将送了几万人口几万明军的装备给后金军。

    后来权倾一时的五省都督洪承畴更是加倍送礼。

    他率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大明八镇兵马,计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救援被红歹是十面埋伏的锦州城。

    松山之战明军十三万大军土崩瓦解,后金得到了数万壮劳力,得到了十万大军的装备,缴获战马挽马不下三万。

    由此可见围点打援预设战场,红歹是可谓驾轻就熟,这个战略家真的不同凡响,如果不是遇到了黄胜的魂穿,他对红歹是洞若观火,大明灭亡,汉人损失人口七千万后沦落成为奴才还是早晚。

    在锦州搞工程的后金军都盼着大明有援军来此,没有人瞧得起大明军队,他们都知道大明那个恐怖的“杀神”远在几千里外的南海呢。

    南海有多远,九成九的后金军不知道,反正走一趟就得好几个月。

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荣

    何可纲在春天得到了三千步兵的增援,又收拢了部分被打散的明军,如今麾下有骑兵两千、步兵八千余。

    他守城可不含糊,派出探马不断探报方圆八十里,当建奴前锋部队出现时锦州所有军民已经全部撤退进城。

    他知道祖大寿是因为大凌河粮尽无法支撑变节投降,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粮食储备成为重中之重,加上三月份从忠明堡运来的两万余石麦子,如今锦州存粮到达六万石,三万人马省着吃足够坚持一年。

    被包围的锦州城里连本土驻军的家小有三万余军民,两万多老百姓中有一万余青壮,守城物资准备充足,单等建奴来城下厮杀。

    才上任不久的监军吕直见到漫山遍野而来的建奴再次包围了锦州,吓得手足冰冷,暗叫苦也。

    这小子刚刚发了一笔横财,孝敬了干爹一大半,余下的还没有逮到机会享受就被困坐愁城,自爱自怜时运不济。

    汤道衡这位黄家火枪手出身的军情处武官成为了吕直的心理医生,每次吕直跟他长谈都会精神一振,吕直看着二十几位黄家战士淡定从容的样子就会安心不少。

    锦州壁垒森严等着建奴攻城,谁知后金军是来搞工程建设,他们以锦州城外二里为界挖壕沟垒土墙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马上进攻的打算。

    红歹是越学越坏,手段跟黄胜相仿,先确保敌人跑不了,再慢慢的研究怎么以最小的损失拿下既定目标。

    他发现锦州外围明军的屯田居然都进行了春耕并且播种了,大喜!

    奴酋嘱咐围城的战士和阿哈尽可能少破坏耕地,并且派汉人阿哈进行田间管理,想着秋收时得几万石麦子贴补军粮。

    红歹是根本不怕大明来援兵,恰恰相反,后金军都盼着明军赶来,因为在野战中击败明军,会得到铠甲、兵器、战马不知其数,还会多了屯田的包衣奴才。

    后金军有了粮食已经不怕消耗,一来到锦州就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红歹是知道只要大金国的兵马不退,明国皇帝就会头疼了,派援军那是必然。

    奴酋如此布置就是攻其必救,带着二十余万军民守株待兔就是等着千里迢迢来送礼的明军。

    锦州告急奏疏又来了,疲惫不堪的崇祯皇帝郁闷无比,救援?人马如何调动?不救援,那里会是第二个大凌河。

    大明被流寇、后金、叛乱的东江镇搞得焦头难额,黄胜的领地恰恰相反一片欣欣向荣。

    崇祯五年新年刚刚过完,彩儿就亲自带着两套剧组北上,她们排演的几部新戏要去京师演出,重点演绎“满江红”大戏。

    黄胜预计还得去京师跟皇帝和衮衮诸公周旋一番,彩儿去打前站造势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对于情报收集也大有好处。

    本来既定目标是一年内肃清交趾山区的抵抗力量,由于黎人、狼兵、白杆兵的积极性空前,又由于已经立足的黄家乡勇和驻防民事官、武官特别想要增加劳动力。

    最后是大家主动联合起来向前进,越过高山、趟过大河目标捉拿所有的异民族。

    参加行动的人数高达三十万,猎犬已经繁衍了数倍,每个搜索队都有几十条猎犬几个当地向导。

    黄胜很残忍的教会了麾下如何对付以地道战对抗明军的大越国武装。

    明军都知道不会傻兮兮下地道跟敌人作战,而是用沙包填埋。

    猎犬配合向导搜索出打游击战大越国武装的一个个地道入口,用“飞震天雷”乱炸确保老鼠无法突然窜出咬人。

    紧接着乡勇扛着沙包填埋敌人的洞口,悲催的敌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一个个被闷死在地道里,阿弥陀佛有伤天和啊!

    为了长治久安既定的王化山区任务提前三个多月完成了,十万前大越国山民成为了佃农,黎人、狼兵、白杆兵都得到了超过十两银子的军功赏。

    得到的地盘太大了,需要驻防的军队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介于这一次参战的高级乡勇表现可圈可点,经过接近两年战斗生涯的磨练,大部分人都得到了提升,成为辅兵的占六成,有四成已经转为辅兵后又被选上了正兵。

    地盘大了,兵力增加,以把总为调兵单位已经不合时宜,黄胜召集海南岛和交趾的军官开会,与会的军官人人都对未来充满向往。

    黄胜宣布了扩军令,海南岛、交趾参战陆军暂编为十八个千总,一般情况下每个千总拥有正兵不低于一千二百,辅兵八百。

    其中火枪手把总正兵人数最多,必须达到六百人满员。骑兵把总不低于三百六十骑即可,重步兵、刀盾兵、枪盾兵只要求三百人。每个千总还会有一个百总野战炮兵,一个总旗掷弹兵。

    会上黄胜告诉所有的军官,不久的将来黄家将要逐步淘汰冷兵器部队,取而代之的都是火枪手炮手,以后结阵刺杀也应该是手握刺刀燧发枪的火枪手。

    黄胜看着聚精会神听自己讲话的全勇、胡建峰、曹虎成,他们都是黄家起家人马重步兵,曾经着重甲手握“破甲神枪”结阵刺杀前进。

    黄胜笑着问道:“全勇,以后军队逐步减少冷兵器步兵你有何看法?”

    黄家私兵已经历过无数实战,军官都不断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火器在战役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大家有目共睹,知道冷兵器部队消失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已经是把总的全勇原来是一个刚猛的长枪手,现在他不仅仅冷兵器运用娴熟,燧发膛线长枪和双管短铳的射击成绩也不逊色于普通火枪手。

    全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