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胆敢负隅顽抗者杀无赦,投降者给工作给温饱。海上劫掠好处太多,每一次成功夺取商船、战船对手就会损失一些实力,黄家做生意时还会少了竞争对手。

    这没有道德负担,其他殖民帝国也是这样做的,海洋法则就是强者生存,几个西夷海上强国也是互相攻伐不断,你抢我,我夺他乃是常态。

    黄明道率领海军护航的商队来到了莫卧儿帝国的东海岸,这时正是沙贾汉时代,莫卧儿帝国处在鼎盛时期版图辽阔。

    从大明来了庞大的贸易船队而且船坚炮猛,但是大明人没有好勇斗狠,而是要求公平交易。

    在强大的武力保障下,生意当然好说好商量,回航的船队满载了这个帝国的特产棉花,不仅如此大明的货物获得了莫卧儿帝国商人的青睐,精美的瓷器和玻璃器皿成为了这个国家名流家里的必备奢侈品。

    经过双方和平友好的协商,黄家第五份贸易协定签署“印度洋条约”。以后大明商队每年至少跑两趟莫卧儿帝国,两个超级大国互通有无。

    郑一官海盗团伙已经在马六甲抢到了地盘,那是一个比后世新加坡还要大一些的岛屿,是廖内群岛最大的岛屿叫做民丹岛,位于新加坡南侧。

    郑一官眼光独到,选择这里是因为这个岛屿上有许多汉人已经在此地生活,当几十年前葡萄牙殖民者进攻马六甲时,马六甲苏丹马末沙战败,逃到民丹岛并建立了丹戎槟榔这个城市以对抗葡萄牙人。

    郑一官经过恶战彻底击败苏丹马末沙的后裔,并且把汉人视作次等公民的那些猴子屠戮一空,如今郑一官拥有人口五六万,民丹岛屯田的产出完全能够让郑一官集团的粮食供给能够自给自足。

    黄明道的海军经过这个岛屿之时,郑一官以为明军又是来剿寇,不敢妄动,派遣郑芝豹前来交涉。

    郑芝豹见到黄明道跪下哀求,告知黄明道,郑家已经听从黄大人指令远离大明,为何明军还要赶尽杀绝?

    黄明道当然好言安慰,告诉郑芝豹转告郑一官,明军根本不是来剿寇,而是远赴莫卧儿帝国做生意。

    为了表彰郑一官远赴马六甲拓土,黄明理卖给郑一官急需的燧发滑膛枪五百支,六磅滑膛炮三十门。

    郑一官在马六甲属于裸露在狼群,这里各路海盗多如牛毛,各国兵马攻伐不断,有了先进的火器,得到了黄大人的肯定,郑一官提振了信心,一定会把劫掠大业发扬光大,要把猴子们杀得谈汉色变。

    京师内城阁老高第府邸书房,高第放下二儿子高智勇的书信长叹一声,“唉!国事多艰,地方官也不好当啊!”

    在一旁伺候的高见知道老爷不放心二公子高智勇,他高升归德府睢州从六品知州到任已满一年,每一次来信,老爷看了都会长吁短叹感慨一番。

    高见小声劝慰高第道:“老爷,二公子已经做地方官七年有余,您也该设法调他回来当京官了。”

    “唉!谈何容易,如今河南灾害连年地方不靖盗寇四起,吾儿恐怕难逃其咎,能不能保住官位都不好说,回京师任职那是痴心妄想!”

    高见谄媚道:“老爷,您是贵人多忘事啊!大公子如今已经是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是高居正五品手握实权的京官。他为何能够青云直上?”

    “那是因为南国公提携,朝廷又急需知兵之人才尔!”高第蓦然顿了顿,哈哈大笑起来,道:“高见,果然有些高见,老夫有主意了。”

    正在锦州南跟红歹是磨性子的黄胜接到了阁老高第的书信,居然是高家大管家高见亲自跑来辽东送信,由此可见此信相当重要。

    信中高第请求南国公助他的二公子高智勇一臂之力。

    如今河南地界不太平,他老人家担心儿子会出事,知道黄家势力已经开始往河南渗透,恳请南国公派遣一些家丁去睢州帮助训练民团、乡勇和巡检司的兵丁。

    高第在辽东混过经略大人,知道黄家人练兵的本事,如果儿子得到黄家家丁协助,怎么着也会自保无虞。

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马换将

    归德府在开封府和徐州之间,离黄家在海州经营的粮食物资转运和海船补给基地不算太远。

    黄胜正在考虑大量转移河南的失地农民,既然高智勇在睢州,黄家干脆把他治下的考城、柘城两县的巡检职位拿下,再运作几个团练武官,搞起一个三五千人马左右的地方武装应该不会太引人注目。

    有了自己的武力做保障,在归德府开设粥厂接济饥民时就不会被哄抢而使得工作人员出现死伤,导致物资、粮食被一抢而空。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末世尽显的年月,法度已经被彻底摧毁,人类会蜕变成为野兽,易子而食,杀人而食屡见不鲜,道德、伦理荡然无存。

    施粥这样的好事做不下去,结果就是良民被饿死,暴民活了下来,这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会让更多良民走上犯罪道路,形成恶性循环。

    接受难民投奔也需要足够的武力才能够维持秩序,有组织的带领他们去海州时也必须武力监控才能成行。因此在中原地区有一支黄家控制的武装存在至关重要。

    黄胜当即叫来亲兵队试百总马跃和孙振怀,又叫来宣传队正许四九,让他们挑选三十个亲兵队战士和二十个宣传队辅兵跟随高见去河南公干。

    这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故土难离的中原老百姓即将由于生存状况极度恶劣根本活不下去而被动迁徙。

    许四九的任务是发动群众离开河南去海州再转运他们南下去交趾修路,让他们慢慢适应了热带气候,再好吃好喝调养一段时间后远赴马六甲分配田亩屯垦。

    宣传战要搞得有声有色,要在所有城池醒目处留下宣传画和标语,提示老百姓千万不要从贼,活不下去只要追随“战神”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温饱。

    留下的宣传画和标语还要警告盗匪、山贼、流寇不要肆意屠杀,否则有朝一日落到“战神”人马手里保证会一个个活扒了他们的皮。

    马跃和孙振怀的任务是发展武装训练民壮,最起码要让考城、柘城两县能够对抗流寇,所需武器和装备备直接联络负责海州乡勇集训的朱荣国供给。

    黄胜也给这三个武官作出承诺,他们能够在河南发展出多少人马,以后的职务会参照他们麾下人马达到黄家战士标准的数量来决定他们的升迁。

    但是也提醒他们千万不能让害群之马混进黄家队伍,招募民壮进行乡勇训练之时,要挑选拖家带口之人,有族长作保之人。

    最好是一个家庭里两丁或者三丁抽一,不许选只有一个男丁的家庭。

    如果出现孤零零一个大男人来投靠说不清来历,也不能放其离开,因为说不定这个人就会铤而走险成为暴民,这人也有可能是流寇的探子。

    可以让几个有家庭的男丁盯住无法证明清白的人,一同去海州乘船南下转运交趾省,到了哪里不管这些人以前是不是好人都会被好人了。

    因为交趾省的保甲联防和帮扶体系已经完善,在异乡人单势孤的流民不可能有机会铤而走险。

    况且他们会得到工作,能够通过可以承受的劳动获得温饱,慢慢的就会积攒下工钱,最后肯定会安心在交趾成家立业。

    所有的汉人都不用愁找不到老婆,交趾的女人多着呢,绝对阴盛阳衰,以后还会有苏门答腊岛被俘获的女子送到交趾。

    总而言之黄家的目的是救人,马上能够判断出清白的可以留下成为拿七钱银子四斗米的乡勇,这些人可不是如黄家乡勇那般业余时间操练,他们其实是军管,每天训练。

    这一种模式如同宋朝在大灾之年大量招募厢军如出一辙,这个办法很科学,把流民里的强壮之人挑选出来,给他们温饱,组织他们集体劳动,当然会减少了流民集体暴动的风险。

    经过训练和考察政治表现,不断提高认真训练努力工作的乡勇待遇,最后可以给予战斗技能突出和政治表现良好的乡勇黄家辅兵待遇,发放一两五钱银子的月饷,八斗米的本色。

    在大饥荒的年月,本色能够领八斗米,可以养活老小四五口人,如果他们用大米换粗粮,再混合着野菜喝稀的,十个人也能够活下来。

    况且这些兵丁还有一两五钱银子的月饷呢,他们拿到的都是华夏通宝,在黄家米行可以买到相对平价的粮食。

    给了这些待遇何愁中原地区招募的辅兵不归心,再通过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