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解围锦州这样的亏本买卖下一次会尽可能避免,还算万幸,此战由于是步步为营的阵地战,黄家人马和非嫡系明军伤亡有限。

    那些跟随黄家打了大半年仗的明军通过此战,以微不足道的伤亡得到了军功和赏赐,不知多少人会加官进级,他们会津津乐道如此舒心的战例不知多少年,人人都会怀念追随南国公的好日子。

    几万明军都会成为黄家最好的宣传员,万一到了崇祯皇帝派兵围剿黄家的时候,只要自己登高一呼,恐怕倒戈相向者不知凡几。

    当然黄胜尽可能不与崇祯反目,外面的世界大得很,黄胜其实不一定要得到大明的领土,只要大明亿万的汉人。

    因为有了自己搅局,黄家获得了偌大一个一年三熟的“交趾省”作为粮食基地,汉人再也不会如同历史上被流寇、建奴、天灾祸害至死七成以上了。

    多活下来七八千万汉人,黄胜领导他们抢人家的地盘谋生存,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澳洲、新西兰等等地方大得很,足以让黄家私兵征服几十年。

    近在咫尺的倭国如今政权稳固,日本武士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这个国家的动员力也不可轻视,他们曾经击败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

    这是块硬骨头,不太好啃,现在就去征服倭国有可能被拖在哪里无法脱身。

    黄胜在现阶段采取不断削弱他们的办法,大力支持李国助夺取平户岛就是这个策略。

    黄家海军会经常袭击他们的水师和商队,破坏他们的救济,遏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此消彼长几年,认为有了压倒性武力时才会去日本一个岛屿一个岛屿的循序渐进,推销三光政策。

    后世的印度尼西亚现在的麻喏巴歇帝国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先后入侵,在万历末年又被荷兰人殖民,国已不国。

    这个已经成为一盘散沙的没落帝国就是黄胜眼里的软柿子,明年先夺取苏门答腊岛便宜一把再说。

    拿下苏门答腊岛会得到石油,在那里大量引种棕榈树又会获得若干棕榈油,成功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会收取可观的通行费。黄家实力再上台阶只是早晚。

    五月十二日的晌午,太阳高高升起再次炙烤着大地,锦州西南的沟沟坎坎里都是人头攒动,那是几万明军在收获战果。

    后金军丢弃的东西黄家人马根本看不上,只有战马可以入眼,可惜昨夜一战居然连一千匹战马都没能够缴获。

    锦州出来的部队大不相同,他们见什么要什么,连木料都舍不得丢弃,战事告一段落生活还要继续,被建奴围城耽误了农时,许多屯民已经考虑是不是套种一些农作物弥补损失。

    顾山河、全勇、葛呈杰等等军官都在安排属下甄别投诚的汉军和阿哈,人数众多有近一万五千,还有四千多举手投降的棒子兵。

    这些投诚之人绝大多数会留在忠明堡屯垦,想必红歹是老是吃“战神”的亏,借他一个胆子也不敢来黄胜经营多年的忠明堡再次打攻防战。

    当然如果八小利令智昏跳过锦州、宁远来围攻忠明堡再好不过,黄胜率领援军截断辽西走廊把后金军的人马围歼在这狭长地带就成为了可能。

    红歹是水平不低,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断然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因此忠明堡大规模圈地屯垦势在必行,黄家早晚还会鏖战辽东,军粮能够就地取材会节约太多成本,把辽西走廊经营成粮食基地是必由之路。

    这里好处太多,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土地兼并,文武百官地主老财可不敢来到关外得瑟。

    以祖大寿为首的辽东将门灰飞烟灭,主要成员之一吴襄又在京师做快乐的勋贵,如今的辽东势力最大的就是黄家。

    黄胜想要拥有辽东的土地直接圈,想拿下多少就有多少。

    没有人眼红也不用给谁交税赋更加不会有人来争夺,因为这完全是虎口拔牙,没有足够的武力,屯田的产出都是白白便宜了建奴啊!

    辽西走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土地肥沃,再有一条很关键,水源充足。

第五百九十一章:火树银花不夜天

    发源于燕山山脉流经辽西走廊的大小河流有几百条,只要修建大大小小的水库进行小流域治理,旱涝保收不是梦想。

    关键是投入巨大,除了黄胜谁敢把真金白银扔在关外?他们难道不怕建奴来劫掠一回后一切化为乌有吗?

    谁又能够有拿出上百万两银子投入水利设施的魄力?地主老财、达官贵人恐怕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货色,投资关外风险巨大,谁敢尝试?黄胜当仁不让。

    增加两万壮劳力在忠明堡屯垦会增加播种面积一百几十万亩,来年有了粮食产出会让太多北方老百姓不至于饿死,这里有粮食自然会吸引更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投靠,久而久之人口会倍增。

    接下来就是把宁远西至山海关一带经营得固若金汤,让这里和关内没有区别,老百姓感受到安全,认为这里能够长久立足才会安心生产安家落户。

    黄胜不准备修建什么城池或者如长城一样的边墙,只要在骑兵可以成群结队奔袭的地段建立以壕堑为主的阵地即可。

    如同后世二十世纪初的防御阵地一样,凭借这些半永久工事扼守宁远西险要处足以对付鞑子、建奴骑兵奔袭。

    修建这样的工事可比修建长城的成本少多了,防御力还会加强,还多了一个好处,可以有选择诱惑敌军入阵破袭,给予打击后能够得到斩获。

    一般情况下,敌军兵马攻击长城和城池,明军战功坚守住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拖走尸体退兵毫无办法。

    壕堑战就不会那么悲催,只要入阵的敌人,以黄家人马的战斗力保证一个都跑不了,死的、活的都会变成斩获。

    黄家人马多了,当然要在忠明堡留下重兵驻守,以便长期经营辽西走廊。

    锦州南的中军大帐,何可纲、吕直带着一众锦州文武齐来叩谢南国公,可惜没见着。

    王应朝和刘国正接见了他们,何可纲等人这才知道南国公身体不适已经去战船上接受检查,有可能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何可纲昨夜一战可谓扬眉吐气,计斩杀建奴正兵二百余,鞑子三百多,棒子兵一千出头,还有后金汉军三百左右斩获。

    他诚心诚意来拜谢南国公救命之恩,谁知人家是拖着病体强撑着指挥,如今尘埃落定再也坚持不住终于卧床不起。

    这位英雄唏嘘不已虎目含泪,本来的喜悦之情立刻黯淡了许多……。

    京师崇文门外大街,一骑绝尘,马上骑士一路高呼:“锦州大捷,锦州大捷,建奴落荒而逃,南国公人马杀入锦州城……。”

    京城轰动了,“噼里啪啦……。”大街上响起了鞭炮声,随即整个城池都在燃放爆竹,太多老百姓来到大街上欢呼,喜庆的呐喊声直冲云霄……。

    皇城内,神采奕奕的崇祯皇帝大踏步来到皇极殿,文官武将早已恭候多时。

    兵部尚书熊明遇乐呵呵行礼道:“陛下,大喜啊,南国公救援锦州成功,奴酋败逃东去,此战我大明损失微乎其微,而东奴损失惨重,遗弃在锦州城外的辎重不计其数!”

    众文武凑趣齐刷刷跪下众口一词道:“陛下洪福齐天,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熊爱卿,可知南国公斩获几何?”

    熊明遇回禀道:“陛下,建奴刚退,斩获还在统计之中,这一两日应该有塘报送达。”

    满面笑容的崇祯道:“传旨南国公班师回朝,朕要厚加封赏!”

    在皇帝宝座左侧勋贵班子前排打头站立的张维贤心里咯噔一下,他得知女婿在锦州城下大获全胜根本没有任何喜悦。

    因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今日皇上下旨让女婿回京,万一那小子不听话还敢来京师转悠就恐怕难以脱身了。

    他虽然心里焦急,但是还保持着一贯的笑容,也不能提出任何异议,老谋深算的英国公心里盘算着,一散朝就派心腹家丁快马加鞭去锦州找女婿,只传一句话:别忘乎所以。

    崇祯皇帝早就拿定主意,召南国公还朝以郡王爵位赐之,从今往后让黄胜在京师享受荣华富贵,再也不放他离开,也就是把这尊“战神”供养起来。

    王恭厂大街热闹非凡,那是蓝尚仪组织了许多花车招摇过市,打出许多横幅、印了许多传单大张旗鼓宣扬南国公丰功伟绩。

    有太多大明顶级当红巨星组建的游街队伍果然吸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