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襄肯定道:“以后‘华夏发展’就是所有的股东们共有,抢了商船自然是利润,但是损失了战船、被人家夺了商船也同样是损耗。”

    几个商贾一起奸笑道:“哈哈哈,如此坚船利炮谁能够打得过,当然是包赚不陪。”

    吴襄正色道:“包赚不陪谁也说不好,反正股东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南国公亲口承诺,‘华夏发展’的武装力量也是他亲自指挥,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本爵相信南国公带兵的本事,是陪是赚本爵就认准了‘华夏发展’。”

    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商人纠缠南国公究竟是不是病了这个话题,大家都在谈论‘华夏发展’的前景。

第六百零三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成国公家世子朱大成由于张之极混到了实授官位已经没办法胡天胡帝,他现在是勋贵子弟的带头人,不失时机道:

    “我家的事本公子做不得主,但是本公子的私房钱有足十万两已经存在‘华夏大钱庄’生息。

    只要‘华夏发展’开始募股,本公子第一个购买。想必我父亲也会热心购买,说不定成为十八个大东家之一也未可知。”

    朱大成这小子这些年能够攒下十万两银子当然得益于跟着黄家做买卖,他此刻也涌泉相报,其实他也是根深蒂固地认为,黄胜说能够带着大家发财肯定不会食言而肥。

    几十个同来的勋贵已经无条件相信南国公,他们都当即表态把自己的私房钱拿来参股,回去一定要说服家里不遗余力参加投资争取获得大股东身份参与决策层。

    勋贵们是这个态度,更加刺激了这些代言人,他们最后达成一致回家和家主商议,尽可能多多参股。

    ‘华夏岛’聚集了诸多豪商还带来了商机,商品交易会过后,许多商贾付现款购买“华夏开发商号”建造的中高档商品房,他们选择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落地生根。

    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医疗技术堪称一流,名声已经在大明富贾豪商群里传得沸沸扬扬。

    这几年“华夏岛”医院治愈了太多疑难杂症,据说被多种疾病缠身的阁老徐光启大人,也是得益于黄家王恭厂医院的系统治疗而康复。

    谁不喜欢在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物价平稳、治安良好、医疗有保障的地方享受生活啊!

    担心南国公被朝廷控制失去实力的大明官僚集团开始见异思迁的紧要关头,黄家只不过通过交易会搞了一个大阅兵就迎刃而解。

    来参加交易会的各路商家都不是井底之蛙,他们认识到南国公立足海岛,拥有无以抗衡的坚船利炮和数万猛兵,普天之下谁人能够动得?

    黄胜在秋季交易会期间不出面,成天在华夏船厂和设计师、造船大师傅一起论证新船型,甚至还亲自划图纸和大家一起参详。

    家主来到船厂和大家一起工作,所有的船厂劳动者工作热情倍增。

    如今黄家的地盘太大,南北距离太长,安全、迅速的海上客运已经提上日程,客船升级已经紧锣密鼓开始了。

    几年前黄家体系老百姓还很贫穷,他们出行可不会讲究,只要船上能够挤得下有个立锥之地就善莫大焉。

    时过境迁如此憋屈的旅行已经不能够适应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军民,他们休假探亲或者带着家小出门走亲访友时,需要考虑让他们在船上度过的时光如同休闲。

    民用船坞在建的五艘客船都是飞剪式大帆船,吨位在一千到一千八百吨之间,一次可以接纳六百到一千二百旅客。

    黄胜亲自上船看了基本配置,普通舱室可以容纳五十人,窄窄的上中下三层铺位能够保证让旅客睡下,有可供洗漱的公用卫生间,通风良好。

    经济舱和头等舱当然更加舒适,但是票价绝对不会便宜,可是不管多贵,总要比大明官员走海路一个人就得一条船甚至几条船为他们服务经济多了。

    黄胜让船厂不要考虑投入比,现在就加大生产量,不久的将来乘船旅行的人会与日俱增。

    黄家的管理者都知道客运完全是补贴运行,根本没有利润,因此对于建造客船不是很上心。

    家主的讲话,使得所有的管理者都得知了家主对待客船的态度,人人表态会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新式客船。

    大家有了共识,积极性当然不一样,设计客运会惠及所有的人民,谁也说不好自己的家小会不会乘船去‘新苏州’看看啊。

    交易会结束,马上就有各位大人的家丁乘坐黄家的客船回大明报告家主此次所见所闻,很快大明官场都知道了黄家实力足以独立。

    官员们纷纷串联,他们拉帮结派来坐落在王恭厂大街的“人间仙境”会所休闲时谈论的当然是新话题。

    所有人对于即将出现的‘华夏发展’充满好奇,都觉得如果自己参股了,南国公那恐怖的武力就变成自己也拥有一份,有些感到耸人听闻。

    大明既得利益者们最起码得知了南国公对大家的态度,“大家发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话成为了美谈,于是乎,衮衮诸公都有意无意想着跟南国公结个善缘。

    大部分官员选择和黄家保持良好关系,这些都是懂得权衡利弊之人,如果‘华夏发展’正如传言般付诸实施,朝廷许多官吏就等同于和南国公上了一条船,以后黄家的势力该是何等存在?

    朝会上已经有许多文武要求尽快落实“锦州大捷”封赏事宜,言下之意当然是让皇帝册封南国公。这当然是大人们伸出的橄榄枝。

    历史拐了弯,本来连病带气在崇祯六年十月初九日撒手人寰的徐光启如今没有一丝命不久矣的迹象。

    原因之一当然是爱徒孙元化安然无恙在崖州活得滋润,原因之二是徐光启在黄家王恭厂医院接受了科学治疗,如今身体健康。

    孙元化知道恩师不放心他被流放的生活,经常给徐光启写信,信中给恩师描绘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天地,孙元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朝气和难以掩饰的喜悦让徐光启悠然向往。

    崖州居然是一个王道乐土,那里连乞丐都没有,老百姓的住宅都是砖瓦楼房,不可想象难以相信啊!

    那里居然还有宏伟的大教堂,有许多天主教信徒,徐光启不淡定了,也是天主教徒的他实在想亲眼所见。

    老人家屡次上书递交辞呈,期望乞骨还乡颐养天年,可惜皇帝就是不许。

    阁老徐光启是个科学家,他也是一个道德君子,南国公出手救了爱徒孙元化,他当然欠了黄胜人情,他反正不想干了,准备回乡后去南国公开办的新学教书育人研究农业技术。

    于是他干脆干了一件有可能触怒皇帝导致他被罢官免职的大事。

第六百零四章: 朝廷是老赖

    最有分量的一道请早日册封南国公的奏疏送到崇祯皇帝龙书案,那是阁老徐光启直言不讳。

    因为他是当事人也是见证人,如今锦州解围已经小半年,皇帝迟迟不兑现承诺的王爵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焉?

    有了带头人,随后就有一个也不在乎官位的阁老呈送奏疏,言南国公进爵郡王之事,那是人老成精的高第。

    他的大管家高见从河南回来又马不停蹄去了“华夏岛”参加交易会。

    高第听回到家中的高见说了‘华夏发展’的章程觉得这里有大文章可做。

    高家已经开始变卖田产、出售铺面以便集中资金争取多多购买股份成为董事会成员,他还准备在告老还乡之时去“华夏岛”安家落户。

    有了两位阁臣带头,期望结个善缘的大人和期望修复由于违约在“华夏大钱庄”提现,失了信誉度的官员纷纷上书,内容当然是要求皇帝兑现承诺。

    兵部尚书熊明遇、户部尚书毕自严被黄家几位将军屡次堵在衙门逼债落得灰头土脸,他们还无法摆出官威进行恫吓,因为黄家家将一个个都是恶战建奴的好汉,没有人吓得住。

    况且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南国公的账目清晰条理分明如何抵赖?

    最后兵部职方郎中高智谋给两位大人出主意,高智谋出面在天湖听雨轩宴请黄家诸位在京师的将领,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和他们把酒言欢,谈了什么内容外人不得而知。

    酒宴散罢,两位尚书大人就去皇城求见天子,后来就没有人去兵部、户部逼债,再后来一位阁老自告奋勇去海南岛传旨进爵南国公大明琼崖郡王。

    这位阁老当然是徐光启,孙元化信中描绘的一切他都想亲眼一见,因此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