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发现在靶场打枪放铳的居然大部分都是老百姓,一打听,原来这是专门给老百姓修建的演武场,至多只有初级乡勇在这里训练。

    军队的演武场规格更高,黄家正兵、辅兵的训练可不会让人随随便便参观,连中级乡勇和高级乡勇的训练科目也属于军事秘密。

    几个大明的特务头子面面相觑,那些在民用演武场打枪、放铳的老百姓战斗力就比较恐怖,恐怕上了战场,大明边军都有可能干不过他们,海南岛上有像这样的老百姓不下于十万。

    琼崖郡王另外还有多少神秘的正兵啊?他的实力谁人能够撼动?

    特务头子们害怕了,下达命令不许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在海南岛惹事,只要安全回京师各自向厂公、卫指挥使如实汇报所见所闻即可。

    特务头子很识相,知道琼崖郡王所作所为可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够管得着,只要完成探查任务即可,想在这里搞风搞雨很明显不现实。

    年底前,前来宣旨的使团高高兴兴回去了,来贺喜的大明文武也陆陆续续返回,所有的人都得到了纪念品,那是包装精美的一套高脚玻璃杯。

    因为两广、福建文武官员都来了不菲的贺仪,可不能给一份纪念品就打发,琼崖郡王一一赠送回礼。

    来贺喜的大人们早就认为不虚此行,他们见到了崖州风光人人叹为观止,得到了黄家文武的热情款待已经相当满意,谁知还得到了巧夺天工的礼品一个个爱不释手。

    这是黄家工匠精工细作的怀表,表链和外壳都是黄金打制,精美绝伦,见识不凡的官吏当然知道价值,自然得到了他们的青睐。

    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唯一不算圆满之事就是正使徐光启阁老病了,无法再次承受旅途劳顿。

    琼崖郡王挽留他在崖州疗养院安心养病,并且派船去松江府接徐光启的家眷,以防万一徐阁老病情恶化无法见到家人最后一面。

    副使可不敢有反对意见,人命关天,万一由于自己唧唧歪歪,导致徐阁老拖着病体长途跋涉在路上出了问题,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他表态一定上奏天子言明徐阁老的近况,烦劳琼崖郡王费心多多照顾徐老大人。

    蓝尚仪喜滋滋陪同使团回京师,她会替自己和赵蕊、荷香、顾铃儿讨要王侧妃的朝廷告身,当然带去了价值不菲的礼品,最吸引眼球的是九只纯金镶嵌宝石的精美怀表。

    徐光启身体好着呢,这是因为他流露出远离朝堂准备在崖州教书育人渡过余生后,黄胜给他出谋划策干脆装病不回去。

    徐光启在崖州有教堂可以做礼拜,有许多可以研究的课题,他这个上海人其实不适应京师的气候,对崖州的温暖倒是喜欢得紧。

    被黄胜略微蛊惑,徐阁老就被忽悠上了贼船,装病留下教书育人进行科学研究。

    由于海南岛暂时成为自己的领土,三年前在这里做官的士大夫有小一百人,算上他们的家眷有千把人如今都在“华夏岛”集中居住,每天工作学习。是时候放这些大明官吏回家了。

    朝廷都认为这些人死于海盗郭怀一劫掠,他们的亲人也应该这样认为。

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

    在崇祯七年来临之际,亲人们发现本以为在海南已经罹难的老爷们都回家了。

    他们不但安然无恙,一个个都精神着呢,该是何等意外?会是怎样的惊喜?

    被限制自由三年多的士大夫、随从、眷属有一千余人在“华夏城”彩云飞大酒楼欢聚一堂,赵时敏乐滋滋宣布近几日会派客船送诸位回家。

    随从、眷属们近四年的劳动报酬也会结算,欢迎大家以后带着家眷来“华夏岛”观光旅游。

    这些人十几天前就变成了自由人,黄家宣传队的辅兵带着他们在岛上到处观光,不仅仅让他们浏览风景,还让他们参观一个个工厂和船坞。

    人群里有曾经的琼州正五品知府,其他的都是正九品到从五品不等的士大夫阶层。

    这些士大夫在三年前被打着海盗“郭”字大旗的兵丁按倒捆起来时,一个个都以为吾命休矣!

    接下来的情况颇具戏剧性,他们没有被虐待,家中的女眷也没有被侵犯。

    后来就被送上了大海船来到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地方种地,连正五品的官老爷也要下田看着家里人劳作。

    每天有十几个年轻人教士大夫们重新读书,刚开始这些人充满抵触情绪,只不过无力反抗只能听之任之。

    谁知每天被动听这些年轻人讲课后,士大夫们觉得不可思议,以前他们认为荒诞的言论,细想过倒是有了些许道理。

    近四年的军事化管理每天洗脑读科技书,每天又会参与劳作,这些以前说不定分不清麦子和韭菜的士大夫大有长进。

    每天的晨练、跑操也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强壮了许多。

    人就是这么回事,凡事习惯了就好。一千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工作、学习加锻炼身体,日子过得平淡,却也身心健康。

    今天好事来了,所有人都会被释放回家和亲人团聚。士大夫们不知怎的,居然对即将回到大明感到不安和恐惧。

    赵时敏告诉大家马上会获得自由回家乡,没有人不相信,可是回去后自己如何面对朝廷如何面对故旧?

    这些年,所有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家,可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之时却让太多人感到茫然。

    “彩云飞”大酒楼有好酒、好菜、好曲、好风景,可是士大夫们一个个神不守舍味同嚼蜡。

    赵时敏看着他们笑了,他道:“诸位都是我大明读书人,这几年在‘华夏岛’又读了新学,期望大家回去后为大明子民多谋生计,如果愿意来黄家谋差事,本官表示欢迎。”

    黄家如今自信满满,赵时敏根本不做解释,也不和即将被释放回大明的士大夫统一口径,只是告诫大家要懂得执政为民。

    没有怨恨,临别之时居然有许多士大夫泪湿青衫袖。

    崇祯六年底,被郭怀一海盗俘获没有变节从贼的海南岛官吏忽然集中回家了,崇祯皇帝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什么版本的传言都有。

    东厂、锦衣卫出马一个个请回家的大人喝茶,最后得知是琼崖郡王早就从郭怀一手中夺下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扣押他们到现在才放还。

    没有一个回来的士大夫愿意多谈琼崖郡王如何如何,他们情绪稳定颇有荣辱不惊的样子。朝廷没有治罪,也没有让他们官复原职,渐渐地这些人就淡出了群臣视线。

    但是有许多这些士大夫的同年、故旧从他们嘴里得知琼崖郡王比较仁义,宁可费心费力养着也不肯把士大夫一杀了之永绝后患。

    回家的士大夫失去了官位却没有几个愤愤不平,他们根本不怨恨琼崖郡王,相反还劝告好友们多多跟黄家亲近。

    很快大明底层官场许多大人得知“华夏岛”的实际主人就是琼崖郡王,那里有彪悍的带刀子民,那里有不亚于京师的繁华,那里是王道乐土。

    后来一两年,这些回家的士大夫有一大半偷偷地拖家带口从大明消失了,据他们好友说,可能是去琼崖郡王的新领地参加考试,争取做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地方官……。

    接下来许多有理想的读书人也纷纷投奔琼崖郡王,他们可不是被生活所逼为了活命而投靠,他们是带着富国强民的美好夙愿去新天地争取有一番作为。

    黄胜从来不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对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阶层不另眼相看,当然也不会高看一眼,所有人都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能不能被重用靠实力讲话。

    渐渐地,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士大夫阶层就学精明了。

    他们来谋职时不急于参加统一招考,而是进入华夏大学开设的高级培训班学习新知识,跟随大学教授下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现场体验民生。

    崇祯七年的新年黄家体系相当喜庆,家家户户都添置了新衣裳,一百余万户军民在年底消费了超过一千万枚银币银。

    投资带动就业,消费又增加了就业机会,黄家体系的最普通劳力一年都能够挣二十个银币以上,一般家庭平均都会有男女劳力三四个,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

    黄家还有陆军、海军战士十几万,他们一年的净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军官和各级文官的收入当然会远远高于普通战士。

    黄家的技术工和管理者、民事官的收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