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节约成本,如今在这一片辽阔海域跑商路完全没有武力的商船已经超过一千五百艘,黄家拥有的商船、战船总数达到近三千艘,其中四百吨以上的大海船高达七成有余。

    但是黄胜还认为太少,要在三年内翻一番,至少要让黄家体系船舶的总吨位达到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一半才行,接下来再用三年时间争取超越这个西夷。

    自从黄家在中国海崛起,海上马车夫的海运饭其实不好吃了。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使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商船的一半,于是运费的竞争力无与伦比。

    这一种盖伦船遇上海盗唯有利用船速逃跑来摆脱被掠夺的命运,可是黄家的战船和武装商船具备明显的速度优势,又大规模列装固定式望远镜,能够提前发现他国商船。

    因此这几年夺取的西夷商船有七成都来自于荷兰人。

    如果黄胜成功夺取马六甲立足,势必把劫掠的范围扩大到印度洋,那时又会大量夺取西夷的盖伦船,此消彼长成为运力第一的海上强国为时不远。

    黄家在大发展,在紧锣密鼓练兵,在进行实战演习,所有的军民时刻为南下马六甲拓土准备着。

    与此同时一部法律大典也形成文字刊印后下发到了基层,内容言简意赅,不太成熟属于基本法,几十页而已。

    军队里总旗官以上级军官人手一部,民事官全覆盖,连管理三十户的保长都必须熟读。

    大部分内容和大明法度不形成冲突,但是给予了妾室和庶出子女相对的人权,消除了宗族权力,禁止了所有的民间私刑。

    还有一条也形成法律,不许任何妇女缠足,无论主动被动都会被追责,当然不会被斩首,判处社区劳教一年以上必不可少。

    与黄家体系蒸蒸日上形成反差,大明这个年关可过得可不太好。

    崇祯六年的冬天,悲催的皇帝再次被六百里加急带来的坏消息惊扰。

    不是心腹大患建奴寇边,而是实在想不到区区陕西流寇居然愈演愈烈急速向山西、河南、四川蔓延开。

    十一月二十四日,几路流寇合兵一处乘黄河冰冻跳出观望不前的大明官军的合围。

    逃出生天的流寇连克渑池、卢氏、宣阳三县,从陕西进入河南,从此中原大地兵灾连年流民四起,本来就连续遭遇饥荒苦不堪言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河南巡抚玄默集结重兵堵截防止流寇窜入京畿之地,这个时候的流寇们根本没有具体目标,他们就是走一路祸害一路,能抢掠多少算多少。

    既然预备北上去北直隶抢劫受阻,流寇们转而南下,经汝州至淅川、内乡、光化、南阳,于是乎,无产阶级被疯狂人为地制造出来,中原糜烂旦夕之间。

    白雪茫茫,河南西部河南府渑池县的官道上,许多饥寒交迫的难民扶老携幼往东蹒跚而行,他们都是不肯从贼的良善之人,如今心中还有一丝希望。

    那是因为他们听说过只要找到“战神”家的人,所有的老百姓都会有活路。据说归德府有许多日子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已经投奔“战神”现在不仅能够活下来,还混到饱肚子。

    有些老百姓言辞凿凿告诉大家,前几日渑池县就有“战神”的家丁来过。

    他们还在许多醒目的地方贴了图画,留下了文字,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老百姓如果活不下去都可以去“战神”的封地。

    那里有许多田地可以给大家耕种,保证不会让任何人饿死。

    “李老弟,‘战神’的传言是不是真的啊?”一个满脸褶子头发花白的中年汉子问一起艰难跋涉的本庄人老李。

    他的名字叫做王老实,从陕州地界逃难来此,还算幸运由于有三个孔武有力的儿子,一家子九口人还都在。

    李姓汉子肯定道:“王老哥,我说了多少遍了,是真的,那一天我去县城卖南瓜就亲眼瞧见南国公的家丁了,他们一边在墙上画画,一边和围观的许多老百姓唠嗑,就是让大家活不下去尽管投奔黄家。”

    王老实决定带着一家子逃难就是听了传言,得知“战神”家丁会给去投奔的老百姓吃食,以后会给土地耕种,可是他半信半疑,见到同乡就问一遍,好像得到确认后心里才舒服一些。

第六百一十二章:流贼肆掠

    王老实道:“可是我心里不踏实,南国公是天大的官啊!他收留我们这些无用之人干什么?”

    “不知道,反正我听说归德府已经去了不下十几万人,据说南国公的封地有许多良田没有人耕种,因此需要大量屯户。”

    王老实道:“种地啊,这倒是没问题,只要南国公给口饭吃就成。”

    “我倒是无所谓是不是种地,只要两个小子别被流寇祸害了就成。要是被流寇掳去从了贼,一辈子就毁了。”

    “是啊,那帮龟孙太坏了,走一路祸害一路,不知道多少好人家被他们祸害得家破人亡。”

    “咱们加把劲只要能够见着黄家人就能够喝上稀饭了,娘的,晌午喝了一碗南瓜稀糊糊,肚子空得难受死了。”

    王老实叹口气道:“唉!李老弟,你知不知道东庄那些人昨天夜里干什么了?”

    “知道,我宁可死也下不去手,哪怕是饿死的乡亲。”

    王老实略显凄凉的声音响起:“是啊,我想起来就恶心,总之吃人这样的事情我永远做不出。只盼着能够找到黄家人,要不然我可能也会被别人吃了。”

    王老实家的三个儿子也没有正经起个名字,就是大小、二小、三小这样叫着,王大小去年娶了媳妇,儿媳就是大小家的这样叫着,叫自己老婆家里的,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当然是大丫、二丫。

    十八岁的王二小插嘴道:“爹,您说什么呢,有我们兄弟在,实在撑不下去也是我们杀了别人让您吃。”

    这小子血气方刚早就过了这个时代娶妻的年纪,可是家里太穷,只能竭尽全力给大小添了娘子,可惜还是个有听力的哑巴。二小和十六岁的三小可就连个哑巴女人都娶不到了。

    王老实训斥儿子道:“二小不许瞎说,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如何能够做出禽兽之事。快走,找到‘战神’咱家就会有活路。

    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有动力,这些结伴往东的都是钻山沟进密林躲过流寇裹挟的老百姓。

    侥幸逃生的他们在流寇走远时从躲藏地点出来,发现家被烧了,自己变成了赤贫,逼不得已只能在祖坟上最后一次磕头后,别了祖宗基业离开家乡往东寻找活路。

    渐渐地官道上的流民越来越多,走着走着就会有体力不支的老弱一头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不久纷纷扬扬的雪花就会把已经冰冷的尸体覆盖。

    伊州东的官道上,许四九、郭三喜带着八百壮汉,顶风冒雪推着四百辆独轮车顽强地往西前进。这是黄家留在归德府经营的一部人马,这也是许多活不下去流民的希望。

    他们出发时的队伍达到五千人,带着满载粮食的独轮车足三千辆,隔一百里就选择一个有防御力的屯堡留下一些人马和粮食。

    郭三喜和哥哥郭和喜由于长得高大,所以饭量也比一般人大,小时候经常吃不饱肚子,才十四岁就跟着哥哥去当兵吃粮。

    他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家主布置的任务就是尽可能不让老百姓饿肚子,他当然乐于做这样万家生佛的好事。

    军情处传来情报告知西边打起来了,流民遍地许多人饿毙在冰天雪地,人吃人事件屡有发生,不仅仅是吃尸体,易子而食杀妻而食的人间惨剧已经不新鲜。

    留守在归德府的许四九、郭三喜和马跃他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坐不住了,家主是让他们尽可能多救人,在归德府等着流民找上门恐怕达不到家主最起码的要求。

    这些军官属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主对他们失望的主,几位主要领导商议后做出决定,留下孙振怀处理归德府事务。

    许四九、郭三喜、马跃三人带上五千人三千独轮车运了一万余石粮食准备接近战区尽可能多带回一些不愿意从贼的老百姓。

    一路上不断留下人马和粮食就地收容老百姓组织他们继续往东,来到禹州地界时人马只有三成了。

    马跃留在禹州北八十里一个大屯堡里就地驻守,这是一个当地宗族的聚居地,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