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指挥官的好事当然是十八位黄家火枪手教习干的,有战马的、身上的装备好一些的、指手画脚的流寇理所当然是重点打击的目标。

    教习都是黄家正兵战士,而且都是备选总旗官,使用的不是滑膛枪而是线膛枪,精准射击不在话下。

    因此川军人数和被流寇包围地点和历史如出一辙,但是战斗力和士气有了天壤之别,张凤仪成功坚守住侯家庄堡垒。

    在陕州附近合兵一处的川军有了小八千,被堵在商洛附近的紫金梁部插翅难逃,一场恶战后张凤仪和小姑子马香菱射伤敌酋后把他当场擒获。

    擒获匪首紫金梁王自用,白杆兵获得剿寇第一大功,川军威名大振,得知在辽东战果辉煌的白杆兵已经回防,众流寇贼头暂时不敢觊觎四川。

    崇祯七年六月,“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闯塌天”刘国能、“革里眼”贺一龙等等聚众十余万攻破兴安州平利县、旬阳县渡过黄洋河,继续向安康老城进发。

    总督陈奇瑜与郧阳抚治卢象升合兵于上津,在牛蹄岭和狗脊关部下重乒,流寇见明军势大不敢战由毛坝迂回进攻兴安州安康老城。

    明军固守安康老城,贼兵一时无法得手遂由毛坝退入车厢峡。不料,“峡四山峻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逐被明军团团包围。

    明军居高临下垒石塞路,从山上投滚木巨石袭击敌军,或掷火把喷射猛火油烧山。贼兵被困峡内死伤众多,加之长途奔波又饿又乏,偏偏这时流寇军中断粮,贼兵雪上加霜。

    这时对于大明简直是天赐良机,连年干旱的中原大地居然突降大雨,连绵二十天未晴,导致山洪暴发,峡水大涨,贼兵的弓箭都报废了,眼睁睁这些贼头会被一网打尽。

    可惜、可叹,还是崇祯皇帝的“流寇亦是朕之赤子当抚之。”这一句话让五省总督陈奇瑜患得患失观望不前。

    如果此战把那里的十万余皇帝口中的“朕之赤子”杀个干干净净,衮衮诸公一定会煽风点火说有伤天和,皇帝肯定需要人背黑锅,负责五省剿寇的陈奇瑜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正当大明会剿流寇略显成效之时,后金军兵分四路攻掠宣府、大同地区。

    建奴流寇配合默契如同唱双簧,这不是战略家红歹是刻意为之,打死我也不信。

    于是乎,因为流寇被围困在车厢峡无法冲出,诸多在外围形成大包围圈参与围剿流寇的明军撤围,陆陆续续开始北上抵挡建奴的突然进攻。

第六百二十七章:开辟新天地

    有了长江水运,效率大大提高,黄家在长江上的内河战船吨位都不大,但是已经有了几十艘一百吨左右的钢铁平地船,有了海军的增援,汉口的基地无论谁也打不下。

    朝廷是否维护长江水道黄家管不着,但是黄家专门成立了疏浚航道的团队,有几十艘工作船,都安装了手动扒斗,扒航道清淤总在进行时。

    水下爆破礁石的技术又精进了不少,维护汉口至石柱段长江的航道安全完全没问题,这段航道已经能够通行一百多吨的平地江船。

    逆流而上过三峡时需要的纤夫太多,黄家每每都在这些纤夫里挑选工作了三年以上的从军,他们无疑是山地兵好苗子。

    黄家江海联运的效率显著,自然获利丰厚,众乐乐是家主的目的,因此黄家给纤夫的出价高于其他船队五成,纤夫收入高了日子当然改善许多。

    况且每一个年轻的纤夫心中都有梦想,那当然是被黄家看上,从今往后拖家带口远离拉纤的悲惨命运,成为“战神”麾下昂首挺胸的预备山地兵。

    经营延绥镇的武义这一年多也卓有成效,他组织独轮车运输队从山西镇总兵府所在地太原城、大同镇总兵府所在地大同城运粮。

    大同、太原早已修建了新式粮库,开设了“华夏大钱庄”和邮局,千里陆路运粮不容易,效率低下。

    榆林到太原在后世只有六百余里路程,在明朝足有一千里开外,路况还很糟糕,特别是穿越吕梁山太费时费力,没有独轮车还真的难以运输。

    武义已经运作了几个军情处武官成功上位,这些人或者成为团练或者成为巡检,已经招募了许多前边军骑兵,人数达到两千余。

    大明财政每况愈下,而骑兵又是相当耗费钱粮的兵种,边将只能够保证自己为数不多家丁的战斗力,勉强维持家丁的战马不掉膘。

    因此混不到家丁的边军根本难以生计,朝廷点验兵马时发现骑兵的战马养废了还会追责,更加导致普通营兵逃亡严重。

    黄家带来大量钱粮广收骑兵,又运作了许多基层武官依旧打大明旗号,很容易就招揽了两千余人马。

    武义把他们的家小全部转运去了忠明堡屯田,在榆林只留下五百骑兵保证运粮安全,其余人都安排他们在韩宽麾下接受训练学习文化。

    刚开始这些边军根本不敢带着家小去山海关外屯垦,武义安排几个军官带了三百人组团去忠明堡实地考察。

    这些边军见到了防御力无与伦比的双子堡,见到了千军万马奔驰的黄家骑兵,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屯田,见到黄家屯户的日子都过得滋润,心动不已。

    他们得知只要来这里就会得到五亩私有土地,如果家小被建奴袭击杀害,哪怕是妇女,黄家都按照一个人给予一百两银子的阵亡将士标准抚恤。

    三百前延绥镇边军骑兵回到榆林,一五一十给战友讲述在忠明堡附近二百里的所见所闻,又讲了黄家对待边军兄弟们家小的态度,大家这才放心大胆拖家带口去了辽西走廊。

    加上收留的许多老百姓,这一年多,黄家从延绥镇又转运了五万多人口来到忠明堡附近屯垦,现在这个领地的军民高达二十多万,四万余户。

    渗透大明九边是战略,力争不让边军从贼是军情处的基本任务。

    “战神”威名在九边一样叫得响,因为这里有许多高级将领曾经追随黄胜打过仗,而且他们的升职就是跟着黄家人马混到的功劳。

    “华夏大钱庄”和邮局、粮行在九边重镇开设不但没有遭到刁难,还得到了太多文官武将的帮助,连征用土地的价钱都很公道,开始建筑时都会来许多军户劳作。

    黄家给这些军户饱食,每天付三十文华夏通宝作为工钱,许多军户都不愿意走了,就想永远跟随黄家打工。

    忠明堡人口暴增,驻守主将韩宽、顾山河、曹虎成三人还是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法子防止建奴细作。

    从宁远西就开始执行人员只许进不许出的政策,给宁远、锦州运输给养的活儿也是黄家承接。

    从辽东过来了投奔的人根本不需花心思辨别是不是奸细,直接送他们去交趾成为修路劳工的一员即可。

    范文程不知派了多少细作去辽西打探都音信全无,忠明堡的神秘感更加使得后金不敢觊觎。

    遥远的五千里外,琼崖郡王在开辟新天地,九月七日,亚齐国王伊斯坎达尔穆达的十五万部队终于进入早已张网以待的战场,李大钢和谷一仓的骑兵突击迅速堵住敌军退路。

    参加战斗的十三个千总和异民族组建的冲锋队五千人开始收网,一边倒的围歼战打了足三天,敌军被消灭一小半,近十万人变成了俘虏。

    黄胜一天都没有耽搁,即刻转运俘虏去了爪哇岛,依旧一下船就把缴获的冷兵器还给他们。

    爪哇岛上的反抗军一下子得到了十万人的增援,力量直线上升。

    因为这十万人和以前到来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不相同,他们大多数是参加训练的军人,一个个都是青壮。

    荷兰人刚刚稳住形势和反抗军形成战略僵持,谁知刚刚过了两三个月,反抗军就在此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离大海远一些的几个据点被攻破,许多荷兰军民被虐杀。

    爪哇岛果然陷入旷日持久的圣战,荷兰人的日子再也不会好过,黄胜准备让他们继续折腾,等上一两年,等荷兰人发现无法守卫爪哇岛时,可以出面收购东印度公司,参股也可以考虑。

    由于一战几乎歼灭了亚齐这个国家的有生力量。接下来的几个月苏门答腊岛上几乎没有大仗可打,敌人都是望风而降。

    所有的汉裔被留下,所有的异民族全部送去爪哇岛,前前后后可能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去参加圣战。

    目前苏门答腊岛上保守估计还有不超过四十万土著人口,其中有十万左右是留下的妇女,以后可以被汉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