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不可一世的左总兵成为阶下囚,缩成一团跪在地上被升斗小民糟践,让官兵们不寒而栗。

    教育效果斐然,官兵胆敢杀良冒功的已经少之甚少。

    老百姓有了“战神”撑腰胆气壮了太多,来了官兵再也不是跪下乞求饶命,而是拿起钉耙、锄头、镰刀和他们对峙。

    老百姓往往一句话就能够让官兵放弃屠杀抢掠的鬼心思,“我们有几个后生已经跑远了,只要有一个活着见到‘战神’麾下,你们就会遭到报应。”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的普遍现象在中原大地大有改观,官兵再也不敢嚣张。

    对于官兵完全采用武力震慑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官兵也要口粮,也有生存的权利。

    他们迫于生计去抢劫也无可厚非,毕竟宁可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的是黄家人马。

    黄胜每一次的军事行动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可能让自己的军队面临会饿死的困境。

    可是大明政府太操蛋,官兵真的有可能不抢饭吃就会饿死,因此黄家也给官军送许多粮食,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五月底,钦差刘若宰赶来洛阳宣读圣旨,朝廷要押解左良玉一干人等去京师问罪。

    一时间中原哗然,河南老百姓绝不答应把左良玉押解京师,他们要亲眼见证左良玉和一干刽子手毙命。

    锦衣卫、东厂带着河南地方军押解几十个狗笼和三百多人犯刚刚上路就不得不停下来。

    因为道路被堵了,数以万计的老百姓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跪在地上拦住去路。

    老百姓不放心朝廷,担心左良玉这厮会被朝廷释放,因此跪求钦差禀告天子,请圣上下旨把左良玉一干人就地正法。

    老百姓如此齐心,当然是许四九带着宣传队幕后操控的结果。

    老百姓不是暴力抗法,而是联名跪求上差请旨就在河南诛杀左良玉。

    天子亲军面对越聚越多的老百姓无可奈何,刘若宰只能派出六百里加急奏报朝廷。

    刘若宰毕竟是榜眼出身,当然,不是黄胜插一杠子,人家是状元公,文采那是杠杠的。

    一封为民请命的奏疏写得天花乱坠,崇祯皇帝看完后深以为然,当着数万苦主正法元凶合情合理。

    又过了半个月,刘若宰接到圣旨,就在开封府处决人犯。

    左良玉和十几位穷凶极恶的帮凶被判扒皮填草,他的儿子和一百多附逆被判腰斩,二百多从犯斩立决。

    刘若宰饱读圣贤书进士及第,他看了数以百计的状子,对左良玉恨之入骨,他笃定地认为祸起中原就是因为大明有如左良玉这样的败类。

    他以钦差身份召集河南文武观摩正法左良玉一干人等,期望能够震慑宵小。

    血淋淋的法场令人触目惊心,许多有杀良冒功行为的武官瞧着罪恶累累的贼将军被复仇的老百姓们生吞,一个个如芒在背。

    诛杀贼将军大快人心毋庸置疑。老百姓一阵阵欢呼,“圣天子万岁!万万岁!”的感恩声不绝于耳,这当然还是许四九他们要求老百姓喊口号感激天子圣明。

    行刑这一天,还有一千余有几条人命血案的兵痞陪绑,这些人不用朝廷判决处斩,直接以军法斩首。

    处理了罪大恶极的元凶,轮到斩杀这些兵痞,雪亮的鬼头刀都高高举起了,早就没了精气神的兵痞都闭着眼睛等死。

    就在这时,祖宽高声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否活命全凭天意,来呀带十人过来。”

    十个兵痞被松绑带到祖宽面前跪下,不明所以。

    祖宽道:“我主琼崖郡王怜惜苍生,给你们这些该死之人救赎自己的机会,十取三杀之,你们抽签吧,签顶头涂红色的生,以后好好劳动改造,签顶头涂黑色的死,别埋怨运气不好。”

    一个兵痞知道有七成生机,颤抖着闭着眼睛抽出一支签后犹自不敢睁眼看。

    围观的老百姓乱哄哄笑骂道:“娘的,红签,这个王八蛋运气不错。”

    那兵痞浑身一激灵,睁眼细看手中签,果然是红色,他哈哈大笑,使劲大笑,笑着笑着就软倒了。

    围观的老百姓见被留下性命的兵痞这副德性笑得直打跌,人人都好奇这样的做法,觉得真他妈紧张刺激。

    将要被抽签决定生死的兵痞,由于受不了刺激,疯了好几十,最后斩杀三百足,七百余兵痞被留下性命,他们会被送去硫磺岛开采硫磺二十年。

    当然表现好会获得减刑保不准还会有娶妻的机会,只不过女人不会是汉人而已,极有可能是倭国婆姨。

    解决了肆意杀民的贼将军,黎喜汉、祖宽他们的下一步是对付杀人恶魔张献忠。

    这个任务就比擒拿左良玉难度大多了,流寇之所以叫做流寇,就是因为到处流窜作案,追踪他们擒拿他们的大头领可不容易。

第六百五十八章:孙传庭

    料峭春寒时,蓝彩儿、白牡丹接到家主一个任务,小规模募股修建一条“高速大马路”。

    起点是天津卫海港,终点京师广渠门,总里程约三百五十里,经过黄家工程师勘探后做出预算,总造价一百五十万块银币。

    高速马路实行全封闭管理,设计的宽度足可以并排跑六辆四轮马车。

    每隔三十里设一个驿站类似于高速公路服务区,里面备足够挽马让过往的四轮马车换马,要始终保持四轮马车以最快速度前进。

    高速马路沿途都有猛火油路灯,四轮马车可以日夜兼程,每隔三十里换马,使客运、货运速度赶得上六百里加急。

    也就意味着十二个时辰足以跑到接近六百里的速度。

    这一条马路成功修建,会使得兵力投送效率大增,会使粮食运输成本直线下降。

    黄家战士从天津港登陆,一天内就可以到达京师。以后从京师接官员逃跑或者由天津卫上岸增援都会轻而易举,还会导致粮食的运输损耗剧减,更加方便快捷。

    黄胜这一次属于尝试性修建收费马路,用募股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一旦成功,以后大规模发行“华夏路桥”股票就有了经验。

    彩儿带着白牡丹进宫公关,很快张焉皇后和周皇后就得知白牡丹准备募股修桥铺路。

    修路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两位善良的美女都被吸引了,带着一群女人认真听来龙去脉。

    只不过她们有些搞不明白,因为这一次的修路行为完全不同,修成的道路不可以让车马随便走,走这一条路需要给钱,行人不可以上这条马路步行。

    彩儿和白牡丹把“高速马路”的好处和运作流程好好地给两位皇后和几位嫔妃讲解了,这些当然都是黄胜把后世的收费高速公路运作模式照搬了。

    崇祯皇帝被周皇后和田贵妃吹了枕头风,知道琼崖郡王又出幺蛾子,居然异想天开,以卖股票的模式让大家共同出银子修路。

    人人都乐于修桥补路,都认为这是行善积德,不用朝廷拿银子,皇帝当然期望能够促成这样的好事。

    崇祯有些哭笑不得,琼崖郡王未免异想天开。

    自己好话说尽,让官员、勋贵拿出银子替国家分忧解难都弄不到银子,这些人会愿意花银子修路?

    崇祯皇帝很好奇,琼崖郡王又将如何空手套白狼,套出一条大马路。

    他召见蓝彩儿和白牡丹,同意她们的计划,给了圣旨。

    为了办事方便,皇帝高调册封负责修路的白牡丹正六品尚仪女官。

    谁知接下来的发展让皇帝大跌眼镜,他下旨同意修建“京津高速马路”刚刚三天,工程就轰轰烈烈上马。

    黄家体系能够高速发展就是注重效率,中国速度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雷厉风行是黄家工作者必备作风,当然说干就干。

    黄胜早就准备修建这一条大马路,物资准备已经提前布置,获得皇帝支持当然立刻开工,海船源源不断送水泥、钢筋到天津港。

    黄沙和碎石就地取材,北直隶劳力多不胜数,这一次全部招募壮劳力工作,工地上,巨大的石碾子配合钢铁人力夯压实三合土拌合的地基,然后在上面浇筑三寸加了钢筋的混凝土即可。

    因为在建的“京津高速马路”和后世的“京津高速”没有可比性,后世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时速一百公里,对路面的要求当然高。

    而这条马路顾名思义跑马和马车而已,时速顶天了大于二十公里就是极限,这样的速度其实跟全速骑自行车差不离,对路面的要求可想而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