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哪里需要如此高强度的马路,能够承受满载总重不超过三吨的四轮马车疾驰就足够,宽度也只有后世“京津高速”的四分之一。

    即便如此,宽敞、平整的大马路已经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货运跑出六百里加急的水平让崇祯皇帝惊讶不已。

    如今“京津高速马路”每天的通行费能够收取七八百两银子,预计抛去成本留下养路费一年可以盈利十五万块银币,股东的投资回报应该在百分之十左右。

    也就意味着投资这条繁忙的大马路十年内可以回收资金。

    王承恩把了解到的明细账如实回禀崇祯皇帝,并且计算出一年的盈利。

    本来运送二十石粮食,从天津港出发到达广渠门需要走五六天。

    需要动用四辆马车,最少五六个车把式,费用和损耗大概在三两银子上下,意味着每石粮食增加成本一钱五厘银子。

    这还是在天气情况允许的前提下,遇上恶劣天气就说不好了。

    如今一辆四轮马车就可以轻飘飘运送二十石粮食,朝发夕至,抛去过路费八钱银子,减去消耗和费用,一石粮食运输成本可以节约近一钱银子。

    王承恩还笃定地认为京师的货物吞吐量大,出行的人口众多,长期以往选择缴费走高速马路的车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盈利能力会一年好似一年。

    王承恩会算账,他举例说明,崇祯听得明明白白,他感叹琼崖郡王太会奇思妙想真乃名副其实的大才子。

    崇祯的智商值不低,他马上意识到“京津高速马路”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客货运输可以风雨无阻。

    确实如此,混凝土马路排水系统完善,除非雨大得让人和马眼睛都睁不开,其他情况下照走不误,下雪更加没问题,因为驿站会组织人手立刻铲除积雪保证畅通。

    一辆四轮马车跑高速马路运一石粮食节约小一钱银子,仅仅是计算了费用,根本没有计算节约的时间成本带来的好处,当然时间成本究竟值多少银子,谁也无法算出。

    但是很快就有许多大明达官贵人就懂得了时间就是金钱,因为他们吃到了一种闻起来奇臭无比,吃起来美美香甜的热带水果榴莲。

    水果快运的商船都是载重七百吨的飞剪式帆船,每一次航行都是人力全驱动螺旋桨增速,从产地到达京师不超过十天。节约的时间换算成银子会吓死人。

    京师的王公大臣觉得银子不够花了,因为太多水果和银子等值,榴莲肉一两就是一两银子,许多诰命夫人爱吃这东西,又恨太贵如同吃银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变成了历史。

    荔枝已经不是只有皇帝的宠妃才吃得到那么夸张,如今原产地两广、福建的荔枝在京师售卖的价格已经能够让太多中产阶级家庭承受。

    互通有无当然得益于便利的海陆联运,沿海地区原产地的果农再也不会因为丰收愁水果的销路,劳动成果获得回报使得积极性倍增。

    由于交通不畅导致太多农作物没有销路烂在田地里或者果树上的结果大为改观,欲致富先修路绝对是至理名言。

    崇祯皇帝也吃了几次白牡丹进贡的榴莲,后来他发现这东西太贵就再也不肯吃了,可是宫里的女人都喜欢上了如此美味。

    皇帝服气了,他知道这一条路利国利民,亲自走了几趟,觉得不虚此行。

    他甚至幻想,如果这样的路在大明修得四通八达,朝廷调兵千里岂不是两天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没有这个可能性,天津卫到京师这条路才会有如此人气,它属于大明京师联通海外的瓶颈,自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高速马路修到狗不拉屎的地方还不亏死啊!

    投资者当然更加高兴,他们只不过是拿些银子试试看,谁知买到了可以盈利几十年的好股票,一个个暗叫侥幸。

    股票这东西如此好,教育了大明无数资产拥有者,现如今经常有人去“华夏大钱庄”打听,都是一个目的,确认近期是不是还有其他股票可以投资?

    十月底,“华夏发展”的股票开始飙升,一度超过每股一百二十块银币,王承恩赶紧请示皇帝,询问要不要把手中的两千五百股变现。

    崇祯皇帝心疼死了,他过早卖了一半拥有的原始股,到今天为止白白损失两万五千两银子,卖还是不卖?纠结啊!

    皇帝很恼怒,那个琼崖郡王太会搞花样,他究竟是不是骗钱啊?

    皇帝已经猜不透了,因为眼皮底下就有成功运作的一支股票“京津高速马路”,很明显那不是骗钱,确确实实有得赚。

    皇帝咬咬牙,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跳不痛快!

    哈哈,开开玩笑,皇上不会这么说,但是他让王承恩看看再说。

    后来只要股票涨过了一百二十块就会有大量卖单,股价就在这个价位徘徊上不去了。

    十一月中旬,几十艘平地船顺江而下,那是马祥麟夫妇率领一千白杆兵送妹妹出嫁。

    小马超见到妹夫很开心,根本没有他已经是大舅哥的觉悟,依旧以下官之礼和琼崖郡王相见。

    送亲的一千白杆兵是优选的精锐,大部分都参加过“锦州大捷”和“战神”人马见面无比热情,

第六百六十五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十一月二十八,南京城张灯结彩,烟花漫天,琼崖郡王的婚礼喜庆且隆重。

    所有的投资人也一个个心花怒放,因为第一年的投资红利出数据了。

    “华夏发展”每股税后净利润高达足三十四块银币,留下一半作为再发展资金,十二月十八号,所有的股东都可以凭股票去“华夏大钱庄”领取每股十七块银币的分红。

    还有小道消息透露,其实“华夏发展”利润还不止这么多,因为十月份大规模出货的利润由于账期的原因没有在今年体现。

    财发精神长,所有的股东脸上都荡漾着笑容,大明上档次酒楼里的话题都是股票,议论的焦点都是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张凤仪也乐不可支,算算小账,马家的股份年底可以入账红利近三万块银币,一向勤俭节约的婆婆秦良玉日常用度一定会大方许多。

    秦淮河畔雕梁画栋,河面画舫上笑语盈盈,南京城所有的大酒楼和楼堂会所都被琼崖郡王包下了,三个大剧院里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达官贵人几乎全部来凑趣,东林党、前阉党、浙党、楚党、复社等等,在黄胜的婚礼现场都能够看到他们的首脑人物。

    不管什么党,在琼崖郡王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华夏发展”股东。

    因此各党派所有的党员都愿意和黄家多多亲近,他们还在不停打听,琼崖郡王何时推出“华夏钢铁”的股票发售。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赋闲在家的钱谦益看了一场戏,然后他就迷上了柳如是,成为了追星族。

    如同冥冥中有天意般,历史已经改写了,柳如是出现在钱谦益面前还是深深地吸引了这老头。

    这不是现代,在封建社会年龄不是障碍,一树梨花压海棠屡见不鲜,甚至在明末属于时髦,七十岁行将就木的士大夫都敢纳十四岁的小姑娘做妾。

    钱谦益只要发现来南直隶演出的剧组里有柳如是,就跟随巡回演出的剧组追看大戏,每一次都在舞台下最好的位置捻着胡须看柳如是的演绎,还不时写几句酸诗送给她鉴赏。

    可惜如今是美女爱英雄,柳如是在十二岁时小小心里就装了一个人,不敢告诉别人。

    钱谦益一个酸儒,一个糟老头子,大红大紫的黄家剧组头牌明星柳如是根本没拿正眼瞧他。

    良辰美景不夜天,黄胜又要做新郎,当然幸福感倍增。

    朋友来了有好酒,朋友太多也是负担,很明显新郎官有些喝大了,再这样下去有可能没法洞房花烛。

    酒意阑珊的黄胜左手拉着侧妃蓝彩儿,右手也拉了一人上台合唱一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

    好词好曲好歌喉,嘉宾们如痴如醉,迷茫在王朝盛衰岂无凭的困惑里。

    唱了一半,黄胜才发现右手拉的不是荷香,而是满面娇羞的柳如是,刚想松开手,发现自己的手被柔荑反握得紧紧地……。

    各路嘉宾起哄,侯方域、钱谦益、朱大成、徐文爵等等都上台客串,连平西伯吴襄都扯开嗓子乐呵呵吼了一阕:

    “……肝胆洞,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