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为了避免毒品过早出现荼毒世界,没有干这个来钱最快的罪恶勾当。

    不可一世的英国海军灰飞烟灭的消息传到欧洲各国,“华夏发展”的商船来往贸易的税赋下降了超过三成,最后发展到打着龙旗的舰队没有哪一国海军敢觊觎。

    “华夏海军”远征英格兰相当于倾巢出动,当然要效率最大化。

    黄明道在欧洲滞留期间怎么肯闲着,他编组海军以一百艘战船、商船为单位分散出去剿灭海盗、袭击海盗老巢。

    这期间得到了太多积年老匪积攒的贵金属,消灭海盗得到的贵金属以白银计和袭击英格兰相差无几。

    此次远征回航之时,大型商船和战船足多了八百余艘,这当然是缴获自英格兰人和诸多海盗。

    英吉利海峡大海战被记载于史册,“华夏海军”在这一次规模空前的海战中完胜,成功削弱了敌人壮大了自己,此战被史学家称为汉人独霸四大洋的前奏。

    龙旗飘扬在万里海域,所有的西夷都知道那龙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海权,他们无不望而生畏。

    “南明”终于享受到了大航海时代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成果,源源不断的高附加值产品运送到欧洲和美洲发卖。

    价廉物美的原材料大量涌入“南明”,“南明”政府淌金流银不是虚言。

    有人力、物力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有无数大工匠、科学家在努力工作,“南明”体系的工业革命一直在进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蒸汽机已经完成实验,现在已经形成一系列军用、民用产品广泛使用在诸多领域。

    “南明”生产的蒸汽机都有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燃烧煤炭、木柴和秸秆等等。

    蒸汽机是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它是最重要的原动机。

    蒸汽机现如今在“南明”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

    把蒸汽机作为原动机安装到战船上驱动螺旋桨的试验已经成功,现在有三艘排水量在两三千吨的铁甲燃煤动力战列舰在建造之中。

    “南明”建造的铁甲舰已经越来越大,这当然得益于钢铁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蒸汽机的出现使得冶金行业发展迅猛,热拔、冷拔无缝钢管产品成功问世,镀锌、镀锡防锈技术也日渐成熟,热轧钢板的厚度和宽度都在提高,质量当然趋于稳定。

    钢铁厂热动力驱动的锻打锤最大的已经达到两万斤,锻造龙骨再也不是成百上千人挥汗如雨,效率提高了质量更加可控。

    “南明”的自行车产量每年都在翻番,三轮运输车大部分追随黄胜四年以上的家庭已经拥有。

    因为来到“南明”谋生的老百姓只要勤勤恳恳工作,人人都能够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攒下钱财,家有余资当然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要致富先修路是硬道理,黄胜每一次收留移民在过渡、学习期都是组织大家修路,十年发展十年积累,高质量的混凝土大马路已经四通八达。

    有了平整的大马路,自行车、三轮车、四轮马车带来的高效和便利使得所有老百姓受益。

    老百姓发现使用自行车、三轮车作为交通工具比伺候骡马的费用少多了,购买积极性空前。

    由于产量跟不上,购买自行车和三轮车需要摇号凭票供应。如此火爆的销售,“华夏车辆”的业绩可想而知,股票的价格已经突破三十块银币关口。

    大部分五年前来“南明”的老百姓都在家主号召下踊跃购买“华夏车辆”股票,持股几年下来,单单分红就让人眼馋不已。

    老百姓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真真切切看到了家主一心为民,忠诚度、归属感、荣誉感倍增,他们对家主的每一个号召都热烈拥护。

    黄胜已经成为了子民心中的神,太多子民家里都有他的长生牌位……。

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积累

    “南华橡胶”和“棕榈油”这两家上市公司今年终于可以分红,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半个银币,但是投资人都知道以后会逐年递增,潜力值不可限量。

    因为“南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采取阳光管理,业绩公示没有人敢弄虚作假,橡胶树和油棕榈树可以开始有产出的是那些移植的成树,由树苗开始培育的要体现效益还得两三年。

    大量树苗长成后,橡胶园和棕榈园的经济效益每年倍增不是梦想。所有的“南明”老百姓都懂得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把自己的钱财投入到“南明”的上市公司形成了共识。

    黄胜深知股票恶意炒作的危害,采取财务公示的办法让所有的投资人知道自己投资的股份公司盈利情况,并且加强监管力度。

    股份公司的主官也会在报纸上陈述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目的是让投资人不盲目投资。

    白牡丹主管的股票交易所会防范股价虚高,她的团队经过几年锤炼已经成为专业人才,他们会在报纸上发表股评。

    这当然是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不会和上市公司沆瀣一气欺骗投资者,而是本着中立的态度就事论事,总而言之在“南明”诚信是立足的资本。

    这几年又有十几支股票成功上市,老百姓都乐意购买股票成为投资人,股市可以交易的股票有了二十几支,“华夏股指”这个新生事物也闪亮登场。

    “华夏股票交易所”总部将要在“新杭州”落地生根,分支机构会入住每一个州、府,县城暂时不推广。

    把闲钱存入“华夏大钱庄”获取利息,所有的老百姓都习以为常,没有人还会傻傻的把金银财宝偷偷地埋在床底下。

    崇祯十三年大明多地出现大饥荒,山陕、河南旱灾、兵灾愈演愈烈。

    由于持续干旱,相对好一些的山东内地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蝗灾,百树无叶,赤地千里,斗麦二千钱。

    老百姓掘草根剥树皮苟活,还好沿海有等待饥民投靠的“南明”留守人员,登州、浮山两座坚城有新式粮仓有几十万石储备粮。

    历史记载的父子相食,骸骨纵横,婴儿捐弃满道的末世惨景没有在山东大规模出现,太多山东汉子携家带口投奔南王。

    介于在中原剿寇的明军太不堪,黄胜下达命令,所有的“南明”产业全部撤离山陕、河南。

    哪怕是如洛阳、开封、西安这样的大城都不留员工,留下的只有进行地下工作的特工。

    消息传到大明,内地的达官贵人惊呆了,由此可见南王根本不看好大明局势,为了避免损失已经在撤离人员和财产。

    一时间人心惶惶,诸多有钱人开始变卖家产预备移民海南岛,不愿意漂洋过海的也纷纷来到登州、浮山、海州等等有雄兵驻扎的海滨城市生活做生意。

    他们很聪明,知道海上“南明”班船、邮轮络绎不绝,发现势头不妙可以上船逃之夭夭。

    许多内地老百姓也扶老携幼跟随撤退的“南明”职工往江边、海边赶。

    大明流寇东山再起带动了又一次移民“南明”的大潮,这一次有所不同,大明内地的富贾豪商和地主老财占比很高。

    这些人来到“南明”买地、买房子、买股票,投资做生意更加带动了商业繁荣。

    这个时代正是爆发工业革命的前奏,发达的海贸加剧了商品流通,由于大多数生产都必须人力来完成,需要的劳动力太多太多。

    历史上的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廉价的劳动力,支持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就是让形成自然经济的农民失去土地,逼迫他们走进城市成为产业工人。

    “南明”资本发展用不着如此,因为李独眼比英国资产阶级凶恶多了,他发动的是“铲城运动”,他带着匪兵所过之处所有人都会成为无产者,只要能够逃到海边的老百姓都会成为“南明”劳动力。

    因此“南明”体系的原始资本积累根本没有“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恰恰相反,每一个成为产业工人的流民都在“南明”大小工厂快乐工作,政府已经颁发最低月钱标准,制定了每个月强制休息三天的“劳工法”,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也不得超过五个时辰。

    总而言之资本是贪婪的,但是这跟政府不作为息息相关,黄胜属于先知,当然会善待产业工人,在没有形成劳资对立之前就制定法律保障工人的权益遏制资本的贪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